分享到:
楼主蘑菇松鼠国际早教中心642qe 2020-05-27 16:55:13 引用
这是关于自我意识的话题。
确实,2岁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识已经很明确了,就是俗称有点“倔”了,有了自己的需求:要把整瓶的闪粉都倒出来,并且一意孤行。这其实是非常健康的状态,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他在“自我行动”,就是:我自己选择了一种方式——“全都倒出来”,来行动于我内在的需求。
因此,我们看到的需求“全都倒出来”其实是最表层的行为,行为只是自我满足的方式,那么,他在满足自己什么呢?更深层次的内在动机到底是什么呢?是第一次见闪粉,非常好奇?想摸一摸?还是喜欢那个颜色?还是对“打开瓶盖全部洒出”这个动作本身比较喜欢,觉得更过瘾?还是孩子真的觉得一点点闪粉远远不够,他把闪粉当做了颜料,习惯了在艺术课上颜料可以大范围泼洒,也认为闪粉可以不计量?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才是孩子真正的需求。
因此,以下是一些具体建议:
1
先用提问的方式,
反馈孩子的愿望和需求。
我们可以第一时间讲道理,这很正常,但发现效果不大,甚至起反作用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下次尽早用提问的方式说出孩子的愿望和需求。比如:“你想全部倒出来啊?”(你想怎么怎么做啊?)“你觉得撒一点点不够?”(你觉得怎么怎么样?)第一时间这样反馈,会让孩子感到被理解和看到了,这第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孩子会继续敞开他的耳朵,而不是感到被批评禁止、被拿来比较、被说浪费东西,这些信息,会让孩子关闭耳朵,只感到和我们在对立面,感到羞愧或愤怒。
2
不影响第三方的情况下,
适当满足,
明确东西的功能。
在课堂上这个行为是真的一次都不能接受吗?如果孩子就是为了体验打开盖子的感觉,或把闪粉当成颜料了,撒了一次,会怎么样?老师能接受吗?我们担心的是其他家长的目光吗?还是仅仅和我们想的不一样?通常大人理解不了孩子的世界,我们觉得闪粉当然没必要全撒出来,不需要啊,但孩子的世界一定有必要,只要这个行为是不影响第三方的,老师能接受的,那么就适当满足一次,再告诉孩子:“这是闪粉,不是颜料,闪粉是用来这样撒的,不是用来倒的。”
注意:通常介绍东西的功能,最容易被孩子接受。比如:桌子是用来放东西的,不是用来坐的;筷子是用来夹食物的,不是用来玩的;这种盒子是用来撒的,不是用来打开倒的。当我们这样说时,默认了孩子缺乏的是“知识”,而不是性格倔强。孩子对这样的“扫盲科普”般的感觉最容易接受,并会学着去做。
3
换个方式满足需求,
帮助孩子打破认知局限。
在影响第三方的情况下,也就是孩子不能用自己选择的方式满足自己,那么我们就提供替代方式:
1)请孩子帮忙:你可以帮我打开这个胶棒的盖子;你帮我撒这些小花的纸片等。尽可能,快速请孩子帮忙做别的事情,比较淡定地拿开闪粉瓶子,注意不带有惩罚的意味。
2)比喻、类比的方式,从效果角度来说。比如:闪粉精灵的家,比较小,只在小熊的眼睛这里;颜料精灵的家,比较大,在小熊的身体这里,可以问老师再要颜料;小熊已经吃够了闪粉精灵,颜料可以再来点等等。好了,以上这些方式大家可以试试,会比只从“行为层面”纠正孩子,更能被孩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