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楼主kkiss 2020-02-21 12:17:03 引用
问题的关键在于爸妈打孩子的态度,还有挨打时给小孩贴上什么标签。在某些文化中,体罚是很平常的事情,只要孩子犯错,打一顿是理所应当。就算爸妈一辈子只打过孩子两三次,孩子也觉得挨打极其平常。道奇博士通过研究黑人社区发现,挨打是成长过程的必由之路。相反,在白人社区,体罚是一种不能说的禁忌。只有孩子犯下最糟糕的错误,才能跟孩子动手。比如父母对孩子的行为非常生气,大发雷霆,脾气失控。这隐含的信息是:“你所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忍无可忍了,所以必须得给你一个特殊的惩罚,就是打屁股。”挨打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他不再是传统社会标准所认为的好孩子了。
得克萨斯大学研究发现,这个社区接受过詹姆斯•多布森( James Dobson)博士的“聚焦家庭”运动鼓吹,其中竟然有1/3的家庭每周打孩子三次以上,但体罚对孩子并没有什么负面影响,正是因为体罚被认为理所应当。请注意一点,在有体罚的家庭当中,大多数的爸妈也是很少打小孩的。而且,本书所谓的体罚是打屁股,不是家暴。道奇等学者也并不是要鼓励家长打小孩。这些学者只是认为,要了解体罚对孩子的影响,一定要把体罚的附加意义考量进去。
卡明斯博士的父母争吵和道奇博士的体罚研究都证明了同一个观点:如果把攻击行为看得过于简单,父母一片好心反而可能帮倒忙。父母吵架或体罚不一定伤害到孩子,孩子最关心的是父母的反应,远远超过他对父母吵架或自己挨打本身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