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wertyyuyu 2019-10-14 11:17:03 引用
我的母亲在“服务和施与”方面一直都是我的榜样和导师,因为她总是不断探察我服务他人时的动机,她会问我:“这个动机正确吗?”我富于同情心,然而,同情心的另一面就是所谓的“救世主”情结,把自己当作不可或缺的、高人一等的人,试图“拯救”那些需要我去拯救的人。在服务领域长时间学习后,我发现施者与受者之间的界限已经日益模糊,正如助人者与受助者之间的界限一样。让我们的孩子培养同情心和社会正义感的确重要,但同时我们必须走得更深更远一点,明智地引导他们这份同情心。
在我读中学的时候,我觉得帮助别人是很单纯的事,因为那时候没有什么看得见的回报。随着高校倾向于更重视那些一直投入时间和精力帮助别人的人,因为这证明了申请者的好品格,可以给他的“CQ”(品格商数)加分,这一美好的事正逐渐变得复杂。
在大学申请过程中负责指导学生的中学顾问们会鼓励学生做一些社区服务的工作,让他们的大学申请表看起来更有社会责任。在国际学校就读IB课程(Intemational Baccalaureate)的学生,要获得毕业文凭,必须履行150小时CAS(创造、行动、服务)的任务。
这种趋势让更多年轻人开始从事志愿者服务,也获得了服务机会。但与此同时,一些年轻人却常常不加选择地参与社区服务,以此来满足学校的要求,而没有真正利用服务的机会,为他们的心带来真正的转变。法定的或要求的服务使得服务行为本身变成了一项义务,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和目的。
北京四中的校长刘长铭说四中的老师鼓励学生自己组织起来,去帮助社会上那些不那么幸运的人,而不考虑此类行为能否带来个人利益,想以此在学生身上培养社会责任感。他还告诉我,在看到高中学生自我组织起来去筹款帮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在他们的美国大学申请和高考全部完成之后继续去贫困的地区义务支教时,他特别开心,因为这显示出学生们这么做,不是带着功利性的目的,并没有考虑额外的奖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