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温暖的云朵 2018-08-08 11:17:05 引用
孩子的宽容之心最主要来源于父母的身教和言传。孩子最初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待人接物的方式的。父母宽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计较,与邻里、同事之间融洽相处,孩子就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宽容、好善,乐于与人相处。
在生活中,家长要有宽容的态度,不仅是对他人,更应该对孩子宽容,这样你的宽容之心就会感化孩子。印度民族英雄甘地在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时说过:“是父亲那崇高的宽容态度挽救了我。”宽容也是禅学所崇敬的一种品质。许多禅师擅长用宽容来感化弟子,让弟子学会宽以待人。
一天晚上,一个德高望重的老禅师在院子里散步,发现有一张椅子在墙角下,他一看就知道是自己的弟子翻墙溜出去了。
面对这种情况,老禅师没想惩罚弟子,而是把墙角的椅子挪开,然后自己就地蹲在那里。
过了一会儿,果然有一位小和尚翻墙进来了,他顺墙而下的时候正好踩着老禅师的背跳进了院子。在落地的刹那,他发现自己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吓得手足无措。谁知,老禅师并没有责备他,只是平静地对他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裳。”
事后,老禅师再也没有提起这件事,其他弟子也不知道这件事。从那时起,那位弟子再也没有翻墙到外头闲逛,而且他还学会了宽容地对待别人。
斯宾诺莎曾说过:“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在老禅师的宽容下,弟子彻底反省了自己的行为,同时深受师傅的感化,也学会了宽容。这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因此,家长应该多给孩子一些宽容。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给孩子一个善意的微笑,当孩子失败的时候,给孩子一个激励的眼神,用行动去唤醒沉睡于孩子心中的“宽容”。
让孩子学会宽容,父母对孩子的身教重于言传。试想,如果父母经常带着有色眼镜去议论别人的是非,带着偏见去看待某些人和事物,即使父母每天给孩子强调宽容的意义,孩子也会在潜意识里受到父母这种偏见的影响,从而难以真正学会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