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窍门

生活小窍门 

妈妈,我从哪里来

收藏
分享到:

楼主qiqi1005 2018-05-16 09:17:05 引用

zhangyuqi08

几乎每一个孩子,当他开始认识到“自我”的时候,都想要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我己经不能清楚地记得自己是几岁开始问这个问题的了。但是父母给我的答案,却是永远记得:你是爸爸妈妈从别人家抱来的!我相信,这样的情形,在很多我的同龄人的童年记忆里都出现过——你可能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可能是鸟儿衔到家里来的,可能是从远处捡回来的,可能是树上掉下来的,可能是从地里挖出来的,可能是从岩洞里抱来的,可能是从各种各样的情况得来的,但你绝不是爸爸妈妈生出来的!
    在一个孩子第一次想要知道“自我”是谁的时候,他得到的是这样的答案,那么他的“自我”的价值将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有一天晚上我带Samuel去观看了一个国际学校的圣诞音乐晚会,两个小时的演出,除了音乐会本身的盛大和精彩之外,深深触动我心的还有那些鲜活饱满的年轻生命所散发出来的逼人的青春与活力!这与我在国内学校所看到的初中生高中生的生命状态是截然的不同!在高中部的演出中,每个生命散发出来的都是自信、自在、力量、希望、喜悦,其中外籍学生与中国学生的生命差异,不太明显——全都艳丽地绽放着;而小学部的学生,特别是合唱团往台上一亮相,更能让人明显地感觉到两种生命状态的鲜明对比。初中部的学生中r两种生命的差异开始弱化,到了高中部,几乎都被阳光照耀得同样灿烂了。晚会回来后,那些鲜活饱满的生命以及两种生命状态之间的差异,一直不停地跳出来刺激我的神经和心灵。我接触过很多国内学校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可是我很少看到这样自信、自在以及充满力量、希望和喜悦的生命。我与先生分享我的这种感觉,先生给出一个总结:孩子们的精气神儿不一样!先生用“精气神儿”这个词,一语道出了差异的本质!
    何谓“精气神儿”?就是本书中反复提到的个体生命的核心组成部分——精神,或者叫做“自我”、“人格”的那部分!在中国文化里,个体生命里的这部分一直是被忽略的!所以那天晚上那个国际学校小学部的学生中,中国学生与欧美学生脸上所呈现出来的“精气神儿”不一样。为什么到了初中高中,这种差异在弱化?因为在学校的环境里,“自我”被对待的方式与在中国家庭里被对待的方式不一样!当那个“自我”被正确对待后,他就能够慢慢找回“自我”该有的位置和价值,所以生命就灿烂饱满起来了。
    每个人生命中的“精气神儿”,除了受到前面章节中所讲到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之外,跟本节里讲到的“我从哪里来?”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关系。当孩子第一次经历“自我”的存在而开始寻找生命的源头时,如果他得到的答案是垃圾桶捡来的、鸟儿衔来的、树上掉下来的、岩洞里抱来的,那么他的“自我”价值感就会很廉价!一个自我价值低下的人,在人群中,他就会总是低头缩腰恨不得把自己藏起来,那么他的脸上也看不见饱满喜悦的光彩。这正是我看见的许多中国孩子的面貌。我很少看见有三岁以后的孩子可以天真无邪、毫无畏惧、喜悦自信地用眼睛看着成人讲话,很少看见有孩子可以自信地往人群里一站就散发出“我很珍贵很有价值”的气息。而在欧美的文化里,他们对生命的源头有着神圣的敬畏感,所以父母们绝不会告诉他们的孩子:“你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

   1   共有记录数:1

用户中心

欢迎您,育儿网游客
快速登录后可以创建和加入圈圈。如果你不是育儿网注册会员,请马上注册

邀请好友

复制圈子地址发给好友

精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