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人情

风土人情 

民族教育的各方面条件改善了但民族教育的发展

收藏
分享到:

楼主yy乖宝 2017-07-23 09:17:04 引用

aileen1207

民族教育的发展,要求民族成员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省民族地区解放以前大都处于前工业社会发展阶段,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传统的生活方式观念、宗教观、道德观、教育观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解放后,虽然我省各民族跨阶段进入社会主义,但是旧的意识形态和观念并未完全消除,而这些不仅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的腾飞,也严重影响着民族教育的发展。传统的落后的生产观消费观,主要表现为民族成员对生产要求低、消费要求低,因而求知欲也低,惰性相当严重。落后的生产观消费观很容易使民族成员乐天知命、安于现状,缺乏积极改变现状的进取精神。因为这种极低的生产要求和消费要求不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只要老天风调雨顺就能满足,传播现代科技文化的教育在有些民族成员那里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缺乏掌握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渴求。近几年我省有些民族地区辍学率上升,除了天灾人祸,补充劳力的原因外,与惰性严重、逃避学习是有关系的目前,省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仍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科学技术难以自发地转化为经济效益,这就使得民族地区对于现代科技产生了一种排斥感。省少数民族地区专业人才奇缺,仅有的一些专业人员,由于缺乏必备的物质条件和发挥才干的社会环境条件,所以专业技术派不上用场,致使人才奇缺的地方出现了浪费人才的现象。因此,民族成员很难从现实生活中耳闻目睹到科技文化对治穷致富的促进作用,对学校教育也就缺乏积极性,无论家长和学生对学校教育并不抱多大希望,可学可不学,使我省民族地区入学率低,升学率,合格率更低,教育质量差,教育发展缓慢,从而形成民族教育发展中的恶性循环圈。进入80年代,经过上下一致的努力,民族地区入学难的问题已基本解决,5060年代那种学校少,师资少从而导致学龄儿童入学难的状况已经改变。像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玛曲县这样的贫困山区和牧区的中、小学校舍、师资相对满足,因此,省民族教育主要已不是入学难”而是教育难”不少民族地区教师请学生入学,阿旬、活佛劝学生上学,有的地区甚至雇人上学。所以,尽管民族教育的各方面条件改善了但民族教育的发展仍然缓慢.

   1   共有记录数:1

用户中心

欢迎您,育儿网游客
快速登录后可以创建和加入圈圈。如果你不是育儿网注册会员,请马上注册

邀请好友

复制圈子地址发给好友

精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