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桐桐妈☆ 2009-08-09 15:17:28 引用
自从接触“冬病夏治”的概念之后,就一直想治治自己十余年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无奈工作之前没钱,工作后又没时间,有了孩子之后更是难得空闲,一直拖了下来。
今年早些时候,在“我爱中医”圈圈里发现中医芃芃妈发的冬病夏治的提醒贴,心里一动,决定今年一定不再拖拉了,恰巧入伏那天,烹饪高手其其妈又在博文中说预定了冬病夏治的伏贴,我留言咨询后,热心的其其妈还通过QQ给了我一些指点。万事俱备,再也去预约真说不过去了。
去伏贴之前,为了进一步了解信息,还特地上网查了查上海比较有名的敷贴医院,才发现不同医院的伏贴方法及频率差别蛮大的,不过似乎都提到效果不错,由于自己知识不足无法判断哪个更好,便选了离家比较近的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但由于牵涉要外出旅游一周,错过了伏贴的最佳时间,据说头伏、二伏、三伏那三天如果赶上伏贴是最好的。
桐桐爸帮我预约好之后,我看了看收据,感觉比我想象的便宜呢,每个疗程贴5次,我的第一个疗程共收费139.25元,包括穴位敷贴治疗费18*5=90元,离子导入费6*5=30元,中草药费3.85*5=19.25元。说实在的看到这个离子导入费有点吃惊,不知道伏贴为什么还需要这个,我想象中的伏贴,就是一块膏药贴在背上的。这个偏差让我开始感到好奇。
8月4号那天是我预约伏贴的第一天,按照约定的时间16:00-16:30我到了伏贴门诊,大约是预约时已有时间段安排的原因,发现人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多,诺大的伏贴室里分成两个区域,成人位子大约有10余个,接受伏贴的成人背上放着一包东西,身上接着一个通电的仪器趴在桌子上接受治疗。孩子们则排成一排趴在自己区域的床上,背上盖着毛巾,毛巾下面鼓鼓囊囊的,我猜想那可能是拔罐,因为我同事说他儿子接受哮喘的冬病夏治就是靠拔罐的。
轮到我了,医生让我找了个空位坐上,拿了两张湿纸巾放在一个仪器电线两端的垫子上,让我把一只手覆在上面,另一只手则用于枕自己的额头,然后就开始往我脖子里的大椎和肺腧穴位附近放置中药柱,放完之后又把一个塑料纸包着的一大团东西压在中药柱上,开始通电,一边调节上面的按钮一边对我说,有电麻感了要告诉他们,反应迟钝的我,好久才找到这种感觉,医生的工作便完事了。
我爬在那里,一边体验中手上的电麻感,一边期待着火热的感觉快点袭来,因为我想象中的伏贴,是需要让身体热起来的,但20分钟左右过去了,仪器都吱吱地叫了(护士听到叫声就过来关仪器拿掉中药了,我才知道是做完了),我还没有热感,相反,放中药的部位还感觉凉丝丝的,真怪了。于是奇怪地问小护士,怎么觉得这么凉啊,小护士说,不同的人感觉不一样的。真的这样么?
8月6号第二次去伏贴时,给我操作的医生换成了男的,很奇怪,这次做的时候,我伏贴的部位有了点点温热感,给我取下中药时,那个男医生也忍不住说,你这里好热啊,我借机问他为什么上次做时感觉有点凉,这次却有点热?男医生说热了说明做的效果好。原来是这样啊。两次伏贴,不同的体验,难道不同医生的操作手法所致?
鉴于第二次的良好感觉,昨天第三次去做时我特别希望上次那个男医生给我操作,但没有轮上她,是另外一个女孩子做的,做的过程中有点麻辣感,但做完之后我用手摸了摸伏贴的部位,没有感觉到上次那个男医生说的“好热啊”,于是疑惑地问给我取药的医生,为什么上次热这次却不热,女医生说肯定是热的,否则不会那么红的。说的我一头雾水呵呵。
至今为止已经体验了三次,没想到每次做的感觉都有所不同,不知道什么状态是最好的呵呵。希望都有效果吧。可惜到秋冬天才能看出来。
个人认为,要是伏贴不用那个仪器就好了,通电的东西,总让我感觉有点不爽,不知道芃芃妈医院里的伏贴,是否也要借助这种仪器,我喜欢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