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宝宝

广州宝宝广州 广东

优爸秘籍——让幼儿独立地好好吃饭

收藏
分享到:

楼主冯式育儿咨询专家 2009-07-30 11:10:47 引用

ideas4u

优爸2008-6-7

 

优优——1岁11个月6天

 

今天是优姥爷的生日,举家皆去,每年如此,只是今年的优优长大了。

 

贝贝是优优小姨家的表哥,长优优两岁。

 

中午吃饭了,优优很乖地坐在优爸身边,安静地吃优爸优妈放在他碗中的食物,时常将手伸过来或将脸仰向爸爸,示意脏了,要擦一擦,或从优爸手中将纸拿去自己随便擦两下。其在饭桌前的优秀表现,自然博得大人们的一致赞扬。

 

席间,优优突然将手伸向嘴边,然后举着小手,叫“爸爸”,优爸细看,见他右手食指与拇指间捏着一根鱼刺,优优自己从口中取出鱼刺了,优爸面露惊喜之色,遂将他取刺的过程用语言演绎一遍,并问他是不是,优优点头应着。优爸先前虽曾告诉他吃鱼要将鱼刺吐出,也曾在讲小猫钓鱼的故事后,与他一起表演将钓的鱼吃了并最后取出刺扔掉,但每次真吃鱼时还是会倍加小心,将鱼刺挑干净再给他吃,然千密难免一疏,这次自己取刺还是第一次,优爸惊喜的表情算是对他的表扬,复述是对他的这个行为的强化。后来,吃蛋糕时,优爸将优优盘中的蛋糕切成较小的块,优优便用小叉子叉了自己吃。不足二岁的幼儿有如此表现,其他人无不惊叹。

 

优优的表哥贝贝吃饭时却是另一番景象。吃饭时没有固定的位置,他的妈妈端着碗,追着、喊着,他则坐、立、行,不停地变换着姿势,边吃边玩,边吃边跑。据说,他的奶奶每顿饭就是这样喂的,原因是怕他饿着,倒也喂地胖乎,殊不知,饭是艰难地喂进去了,却将他真实的生活实践和“独立性”这一孩子应具有的良好的性格品质喂没了。他的奶奶这样也还罢了,老人少有不这样做的,但孩子的父母却不该这样纵容。优爸知道这是观念的问题,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改变他们的,遂只简单地说了几句便罢了。

 

优爸常耳闻目睹“孩子吃饭难”的问题,表现主要为:吃得慢,动辄一、二个小时;自己不吃,要大人喂,而且须追着喂、逼着喂;边玩边吃,边跑边吃;吃得少,没吃几口就不吃了;挑食等等。优爸认为:孩子吃饭有问题,不是孩子有问题,多是大人有问题。如果大人从一开始就做得好,孩子也就不会出现此问题,而问题一旦出现,那就说明大人以前的工作是有欠缺的,再弥补可就要费更大的劲了,日积月累挖的坑想一朝填平,谈何容易,但无疑大人的深刻反思并坚决纠正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优优现在每顿饭约仅需十几分钟,绝大部分是自己吃,饭量自己定,每天吃的也不过是些家常饭。也许有人会有疑问,这样能行吗?优爸建议你先去看看优优的宝宝主页中的生长曲线,身高、体重皆超世卫组织推荐的参考数值中的最高值,每次体检后身高、体重的评价皆为上或中上。优优的茁壮成长,当然有他自己的努力,也有优妈辛勤劳作的功劳,但优爸教育引导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时间已久,如果让优爸仔细回忆先前所作的工作,确实很难,但总的原则却是有的,大致为:吃饭应是快乐的,真得关怀孩子,孩子是饿不坏的,“要得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户外运动好处多,断绝零食,给他真得生活,独立性是不可或缺的品质,提前通知,参与准备,固定位置,与大人一起就餐,榜样示范,尊重孩子,不怕麻烦,积极鼓励,不消极暗示,全家态度统一,不威逼利诱,功夫在餐外等等。

 

人之所以为人,当然与一般的动物是有大区别的。多数动物妈妈们将食物找来送到孩子的嘴里,再去找下一口食物就行了。人不应如此,除了睡觉外,一日三餐在人的生活中占了很大的部分,如果一个人每次吃饭时都不快乐,那么很难说他是快乐的,很难说这样的童年是快乐的童年,这应不是大人的初衷吧。人不能象低级动物一样吃饭,这是基本的原则,大人不应为吃饭营造紧张气氛,请放松心态,为孩子创造一个气氛轻松的餐前及就餐环境。让他感觉到吃饭是一种乐趣,这很重要。别为了一口饭,弄得全家紧张,很不值得。人不是一般的动物,人的胃也不是一般的容器。比如一个空碗,你每次都可以满满地往里盛等量的食物,但人的胃不是碗,人吃饭不会每顿饭都等量。大人们请自想,你每次的食量是相等的吗,不论劳累、不论健康、不论心情、不论饭菜优劣,你每次吃的都是等量的多吗?显然不是。既然不是,那么你又何必苦苦地追求孩子吃地等量的多呢?还要知道,孩子正在生长发育中,身体各系统尚不稳定,影响饭量的因素要比大人多得多。

 

说到影响饭量的因素,大人们在一味追求每顿超量的同时,是否真得做到关怀孩子了呢?他正在出牙,牙龈疼痛,你可知?他上顿被你喂多了,现在肚子还饱着、胃还难受着,你可知?今天他没出去运动,还没消化,你可知?你做的饭菜,一如既往地不好吃,你可知?你刚才训了他,他还不高兴呢,你可知?他因为玩累了,刚睡着,你就把他叫起来吃饭,你试试!真得关怀孩子吧,只有真得关怀孩子,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切实地解决问题,才不会把孩子的胃当成一个碗,才不会只管将食物往里装就简单了事,才不会一旦装不进去,就困惑、就苦恼、就迁怒于孩子的不好好吃。

 

孩子虽小,知道饱饿。即便是新生儿,如果饿了他也会用哭来表达,何况幼儿。别怕他饿着,以目前多数家庭的饮食条件,孩子是饿不坏的。这一顿不想吃少吃点,下一顿时饿了自然会吃得好,何必追着、逼着,“吃一口吧,再吃一口。”如果是纠正已经养成的不良习惯,完全可以“狠心”用此招,冷静地想想,一两顿饭不吃对健康能有多大影响,而没养成一个良好的吃饭习惯,却一定会长期地影响他的健康,孰重孰轻?

 

俗语说“要得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是我们的先人经过长期的育儿实践得出的宝贵经验,现在看来也还是很有道理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这句话可能要比以前更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怕孩子感冒的,衣服穿得是里三层外三层,而经常感冒的却也多是这些孩子。怕孩子饿着的,大人卑躬屈膝,象填鸭似地塞满肚子,孩子也不见得就比别人壮实,即便是胖些,也不是什么好事,一来多是虚胖,二来给代谢系统增加负担,更易因生病而影响发育。小儿本就脾虚,如果一味填塞,导致脾胃更虚,得不偿失了。要弄明白,孩子吃得多并不是我们的目的,孩子胖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孩子健康或者更准确地说健壮才是我们一致追求的。优优的饭量并不大,这是与周围的比他小几个月的孩子比较得来的,但在附近却没发现有哪个孩子发育地比他更好。也常听有人抱怨,说自己的孩子吃得不少但就是不长。这些例子就很说明问题了。再说了,小孩的饭量是没有标准的,每个孩子的饭量也不尽相同,不要看着别人的孩子吃得多,就觉得自己的孩子吃得少了,饭量的多少不能与别的孩子比,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判断,吃得一直不是很多,但也饱了,发育也很好,那就不少。如果稳定的饭量突然减少,那才是少了,很可能出问题了,需要尽快分析解决。

 

户外运动的好处,应该是都知道的。但确实有些家长很少带孩子在户外运动,特别是冬天。还有一点要提醒,在家里不闲着并不等于户外运动,哪怕是尚不会走的婴儿,大人抱着在室内和户外,对他的精力的消耗是不一样的,这是优爸从优优那儿总结出的经验,因为两种不同的情况,睡眠截然不同。一年四季,坚持户外运动,亲近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接触纷繁事物,除了强健体魄、开发智力,对孩子的睡眠、吃饭等是很有裨益的。

 

吃饭是人生活的一项内容,是每个正常的人都应该会的。聪儿爷爷目前是“冯德全儿童潜能研究所”的专家,在他近期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既然教育是为了孩子将来能够更好的生活,那么,生活就是教育的方向。这是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的很好诠释,其中的意味,是很值得思考回味的。给他真得生活,让孩子自己吃饭,是他必须学会的,“独立性”是一个孩子不可或缺的品质,你能喂他一年、二年,但能喂他十年、二十年吗?你可以喂得出他的肉,但你会同时喂丢了他的自信。常看到这样的例子,有些孩子上小学了还需要大人喂,试想,如此能力,如此没有独立性,怎能在同学面前有自信。不能自己吃饭,绝不仅仅是一项生活技能的缺失,更重要的是作为人的性格品质的沦陷。曾看过一个事例,一个将上大学的女孩不会自己吃饭,平时都是爸妈喂她,有人问她父亲上大学了怎么办?答曰:陪读,继续喂。问以后结婚了怎么办?答曰:丈夫喂。问有了孩子怎么办?答曰:孩子喂。言罢父亲自己亦觉可笑,失声而笑。这个例子比较极端,难辨真假,但却真实地反映了问题。常有人为婴幼儿的教育而迷惑,理解了“生活即教育”后,问题就变得简单了,给他真的生活,就是给他好的教育。

 

当孩子玩得正兴起时,大人突然打断他,他难免会产生不情愿或反抗的情绪,所以无论你想改做什么,都应提前通知他,告诉他接下来要做的事,给他缓冲时间,以做好思想准备,到时再叫停应该会容易地多。这个道理如果想通了、用活了,相信可以解决孩子很多时候的所谓的“不听话”。饭前也一样,先通知他是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要开饭了,准备工作也要让他参与,程式化的准备工作,会让他从心理和生理上作更好地调整,他会充满对用餐的期待,等会乖乖坐下吃饭的可能性也就大大提高了。每次吃饭前,优爸都会让优优自己找围嘴或罩衣,有时不用吩咐,自己就找来了。“爸爸搬不动椅子,谁来帮帮我?”“优优、优优。”优优帮爸爸将椅子“抬”到餐桌旁,接下来就是洗手,这是每次饭前的最后一道工序,洗完手后爬上椅子吃饭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一家人围在餐桌旁一起就餐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应该让孩子也参与其中,而不应将他孤立出去。应该让他在大人的餐桌前有一个固定的属于他的位置,这也算是对他尊重之一种。优优小时,优爸让他坐在爸爸腿上吃饭,准备二把勺子,一把优优拿着,喂自己或爸爸,另一把优爸拿着,喂优优或接住要掉的饭。后来,优优就有一把自己的餐椅了,位置是固定的,在优妈和优爸之间。

 

大人应做好榜样示范作用。有些人到处抱怨孩子挑食、偏食等,而其实自己就是挑食、偏食的人,有如此模范,孩子又怎能不如此?

 

尊重孩子,象早教一样,更象是一种观念,一旦观念确立,很多事情就都好办了。在大人旁边给他一个固定的位置,是尊重;吃多少,让他自己说了算,也是尊重;饭掉了、撒了,静静地收起来,该擦的擦该洗的洗,需要不怕麻烦,也是尊重,这是尊重孩子,也是尊重客观规律,这个阶段,运动协调能力还不完善,掉撒是正常的,并非故意。当然也有故意的,须另作处理。优优每次吃饱后,都会用手轻轻地拍拍肚子,表示他已经吃饱了,优爸也不再逼他,自己爬下椅子玩去了。

 

要积极暗示,不要消极暗示。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可低估。孩子有了好的表现,要及时有针对性地表扬鼓励,这是对他的积极暗示,这会成为他继续良好行动的动力。大人之间谈论哪种食物不好吃,表示不愿吃某种食物等,这是对他的消极暗示,这会成为他养成良好习惯的阻力,甚至是反动力。

 

全家态度要一致,不只适用于吃饭时,它适用于育儿的全过程。一个大人一个观点,如果众说纷纭,教育的方向不一致,会使孩子无所适从。有人强硬坚决,同时有人软弱迁就,这种环境是惯坏孩子的温床。其实教育孩子这个问题,弹性还是比较大的,就象给孩子讲故事,照本宣科,不错,以故事人物根据需要编造,也不错。育儿的事,很难立时判定谁对谁错,但全家保持一致是关键。

 

追着喂、逼着喂都是不对的,吃得多少先不说,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在求他吃饭,于是将吃饭作为提条件的资本,故意慢吃,答应了条件再快吃,如买玩具、玩玩具、看电视等。这种情况,也不是孩子的错,是大人的原因,也有大人主动提出利诱的条件来喂饭的,更是大错特错。大人应以身作则,从小让他看到,吃饭要专心,不能看电视、看报纸、谈事情等,吃饭就是吃饭,不能以此作为条件提出其它要求,即便提了也得不到满足。再不吃就只好饿着了。

 

其它如断绝零食等,道理是很浅显的,就不赘述了。

 

以上所说,是指养成独立地好好吃饭习惯所适用的原则,对于那些已经养成了不好好吃饭习惯的孩子来说,只能做个参考,矫枉过正,“狠心”一点也是没办法的,这个时候对他“狠”一点其实是对他真地好,是大爱。

 

有一句话说,“功夫在诗外”,其实,让小孩吃饭也是的,功夫在餐外,在玩耍时将一些事情与吃饭联系起来,趁机告诉他吃饭的好处,或利用故事人物巧妙修改情节,让他知道,大家都好好吃饭,等等等等。通过孩子吃饭,能反映出育儿的质量,如果吃饭的问题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别的教育问题想来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平时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质,无论做什么事都是能用得上的。

2009-07-30 11:13:02ideas4u 作第2编辑送花 [1]

沙发猪包包 2009-07-31 12:08:20 引用

tigerbb

很好,学习了

藤椅★薄荷餹★ 2009-08-01 19:31:03 引用

zl1003

不错,学习了~

板凳lizzyli 2009-08-06 09:34:15 引用

lizzyli

超赞!

报纸黄振龙 2009-09-23 16:43:36 引用

lw1309

受教了

地板pig316 2009-09-24 00:31:07 引用

pig316

自己从奶奶手里接回小猪,已经两个月了,让他能独立吃饭确实难,关键一个字:“狠”。只要你能狠得下心,不怕他饿着,你就算赢了!迈进第三个月,小猪已经 独立吃饭了!

7楼伶仔妈妈 2009-09-28 13:18:23 引用

gong0812

深有休会,但家长多了,真的很难教,爷爷奶奶与我们的观点是不一致的,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

8楼梦瑶 2009-10-06 15:05:36 引用

mengyaomon

受教了.我家孩子小一点时倒是很喜欢自己来,可是现在倒懒了,都是教育不得法呀!

9楼成宝宝 2009-11-11 11:25:10 引用

chengzai20081112

深有休会,但家长多了,真的很难教,爷爷奶奶与我们的观点是不一致的,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

孩子一岁的我想刻意培养孩子独立吃饭,但我平时要上班,有时晚上下班回去,孩子的奶奶已经把饭喂了,跟老人沟通问题太难,太直接了担心会伤及老人自尊心还会引来老公的责备说不该这样跟长辈说话,婉转的沟通吧老人好像听不明白,所有事情照旧。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我也很郁闷~~

10楼小金猪妈 2009-11-29 15:46:03 引用

zhxim

很好,学习了。

   1   共有记录数:10

用户中心

欢迎您,育儿网游客
快速登录后可以创建和加入圈圈。如果你不是育儿网注册会员,请马上注册

邀请好友

复制圈子地址发给好友

精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