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可人0120 2013-02-09 16:19:51 引用
孩子的想法受到无视和压迫的情况时有发生,下面我就以一个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
小朋友正在完成他的作品,他在画雪花片是如何停下来的,为什么会停下来。此时的教师在教室里来回巡视,偶尔向儿童询问一些问题。当这名幼儿以“它转晕了”解释雪花片为什么会停下来时,教师“忍俊不禁”地哈哈大笑。即使这是一位年轻的、与幼儿关系较为融洽的老师,幼儿也在她的笑声中体会到了什么。无论研究者如何启发、要求、希望,该幼儿都不愿意再讲“它转晕了”的相关话题,却有了如下一段对话:
老师:为什么它会停下来了呢?
小朋友:因为我把它扔下去,因为地是很软的地,就像我们荡秋千的地方,因为它软,所以要腾起来,滚下去的时候,速度太快,就滚得越慢,越来越慢,它撑不住,如果你用再大的劲,都是那样子会倒下去的。
老师:倒下去它就会停下来了?
小朋友:嗯。
老师:那要是它不倒下来呢?
小朋友:不倒下来,它可能还会走几步。
老师:这个时候,这个里边有力气吗?
小朋友:如果你用很大的劲,它就没有;如果你用中等的话,就有。
老师:你是在哪玩的?
小朋友:前坝。
老师:你是怎么玩的?
小朋友:这样(向空中扔),掉下去的时候,因为那里很软,它就噌上去,再噌下来。这个地方碰到它,这个地方很软,我刚才碰了一下它,它一摇,就摇下去了。这有点看不清楚,速度那么快。慢啊慢啊,它就再也撑不住了,它就倒下去了。如果不倒的话,可以走……六步吧,大概五六步。
上述事例有两点启示。
第一,成人的语言、行为有意无意地压迫着儿童的理论,使他们的理论缺乏陈述、交流的机会。这位教师也许并不是有意嘲笑儿童的回答,但其“忍俊不禁”确实使得儿童不愿再表达他自己曾经想表达的想法。在儿童与成人的交往中,在理解对方的心理上,有时儿童比成人更像是心理学家。他们可以透过对成人的某一细微的表情、眼神、动作,从而读懂成人的心理世界。所以,即使成人不用“对”或“错”式的语言,儿童照样知道自己的回答是“正确”还是“错误”。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儿童的理论是受压迫的,他们通常因为“不敢”而缺乏交流的机会。
第二,如果因该儿童以“转晕了”回答“为什么停下来了”这样的问题,而做出“乱说”、“什么都不知道”、“这样的问题太难了”的结论,那就不可能有随后的对话,因而也就看不到儿童对一个物理现象的详细描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