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书屋

宝宝书屋 

朴素理论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身上

收藏
分享到:

楼主生于1月1日 2013-02-08 16:38:29 引用

kxux2008

    朴素理论的最初意思,是指在并未接受相关的教育前,人们对某一领域的直觉的认识,相当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的“前科学”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朴素理论意味着直觉理论。根据这样的理解,朴素理论更多的是存在于年幼儿童中,因为随着儿童进入正规的教育机构,特别是进入小学、中学后,他们会接触大量的科学教育。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接受了科学教育,并不意味着朴素理论就完全转变成了科学理论,正如后面要指出的,某些朴素理论是相当不容易改变的。比如,不少学过力学的青少年、成人,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坚信“运动需要力”这样的朴素理论。

     此外,当主体在接受某一科学理论的教育影响之后,其朴素理论发生了变化,但却并没有向着科学理论的方向变化,或并没有完全转变成科学理论。对于认识中的这些中间的阶段和过程是不是朴素理论,还有些争议。有研究者更喜欢用迷思概念、另类概念等术语。接下来,我们将以力和运动为例对此进一步讨论。

     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是科学理论还是朴素理论?如果将朴素理论严格地理解为直觉理论、库恩意义上的“前科学”阶段,我们显然不能把经典力学看做是朴素理论,即使与相对论相比,它至少也应属于常规科学阶段,而且也是远离了“直觉”的。但是,如果我们放到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把朴素理论理解为与科学理论相对、朴素理论是科学理论的前期阶段来看,我们也可从广泛的意义上将牛顿的经典力学视为朴素理论。

     根据这样的理解,朴素理论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一方面,大多数的人都不是科学家,对周围世界的理解都是“朴素”的。另一方面,即使是科学家,也不可能是一个全才的科学家,在科学家研究领域之外,他也是朴素地理解事物的。而且,就是在科学家所研究的领域内,由于科学家不得不和非科学家以及非该领域科学家进行交流,也可能甚至必须使用朴素理论。从历史的角度看,由于科学理论本身是变化的,此时科学家的理论是科学理论,一定时间以后,可能就不是科学理论,成为彼时人们的朴素理论了。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在对各种物理现象、心理现象、生物现象做出朴素的解释-但都不是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学家。比如,我们都在使用“树”这一概念,“树”已成为我们朴素生物学中的一类,尽管在生物学中不存在所谓“树”这一类别。这些朴素理论甚至会影响科学理论,以致生物学家也不得不有时采用“树”这一概念,以便与人交流。

沙发盼盼无敌 2013-02-11 14:33:23 引用

fansdb0z

    是啊,这也可以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吧!

   1   共有记录数:2

用户中心

欢迎您,育儿网游客
快速登录后可以创建和加入圈圈。如果你不是育儿网注册会员,请马上注册

邀请好友

复制圈子地址发给好友

精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