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交流会馆 

育儿交流会馆  

不要为孩子指定未来,也是避免家长失控发怒的方案之一

收藏
分享到:

楼主xi2011 2013-01-23 17:19:17 引用

xi2011

    前面介绍过的法国人科琳娜?布雷女士说过“育儿是培养孩子的个性”这句话,帮助孩子找到他身上的与众不同之处,这是在孩子身上的“个”的发现,这也是抚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具乐趣的事情。不过日本母亲们中的绝大多数,似乎并没有乐在其中。
     没有哪个孩子的成长方式是和育儿书籍中所写的一模一样的。家长们普遍会对孩子寄予各种各样的期待,不过,如果要是像“现在是竞争社会,所以孩子应该争强好胜”、“孩子应该成为一个很努力的人”这样太过具体、狭隘地去为孩子指定一个未来的话,那么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会从这个时候开始让家长感到失望。再说,也没有哪个孩子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去战胜别人。所有孩子都不想被逼着去与别人竞争,大家在一起吵吵闹闹地学习远比互相竞争要有意思得多,这是我最想让家长们明白的道理。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说“我不太会写字,但是小明很容易就写出来了,好厉害啊”这样的话,家长感觉会如何呢?或许有的家长会对孩子生气道:“你为什要夸奖小明啊,你自己都不会写,这怎么可以呢?”可是,“小明可真了不起啊”是孩子非常淳朴、坦率的想法,这种时候家长应该夸奖“你很擅长发现别人的优点嘛”,这样才是为这个孩子好。
     很多孩子的父亲、母亲都是在竞争社会的背景下,在被一直灌输“必须要努力”的观念下长大的。所以绝大多数人,都没能够将“我不想那么拼命,我从来没想过要在竞争中战胜别人”这样的感受坦率地表达出来,并且将这种别人对自己的期待继续灌输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我觉得在抚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让人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并不是孩子变得像家长所期待的那样,而是在不经意间看到孩子身上的很多地方与自己所期待的不同。接着,家长会感到“这也许是孩子身上有意思的地方”,自己对他人的看法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其实对于家长来说,这才是最有意思的。
     “我家的孩子不管做什么都学不会要领,做事一点儿也不麻利,很费时间,真是笨死了”、“别人10分钟就能做完的事情-我家的孩子要花30分钟,而且做得还不怎么样”,假设一位母亲这样想,那抚养教育孩子就一点儿乐趣也没有了。
     “你为什么就不能更麻利点呢,好好想想要领啊。”即便是对孩子这样说,孩子也不会“嗯,我会努力的”这样想。这种时候不要认为这是孩子学不会要领或是孩子笨拙,而有必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举个例子,比如说孩子在玩折纸,可怎么折也折不好,花了很多时间。孩子的父母看到了,产生了如下对话:
     “那孩子好像想把纸折得更细致些啊!”
     “他那是手指还不够灵活,不过,因为想折得更细致,所以要花很多时间也是没办法的。而且,你看,纸又没对齐。”
     “那孩子是想把纸折回去之后再折一遍,这回想要折得漂亮些。这么折来折去,那张纸就得全是皱纹了。”
     “你看你看,这回又重新折了一遍了。这要不费时间才怪呢!”
     “不过,这孩子想把事情做好的心情比别人要强,他就是这种类型的孩子。”
     “这说不定是孩子身上的优点。这种类型的孩子,总催促他是不行的。‘你是属于慢工出细活的类型,所以不用着急,没有别人快也不要紧’,对孩子这样说,应该比较好吧!”
    从这样的角度来观察孩子的话,就会看到不同的结果。如此一来,父母可能会达成这样的共识:办事细心认真可能就是这孩子的优点。
     我在一个电视节目上了解到,大多数有名的能工巧匠在小的时候都是手很笨的孩子,尽管如此,可他们却有“想要做出好的东西”、“想要做出精致的东西”的心情,据说他们都是这样的人。节目中还说,那些小的时候有些小聪明、无论做什么都很快的人,基本上都不愿意成为一名能工巧匠,而且也很少有成大事的,原因是这些人在事情做到一半的时候,就不想再努力了。
    因为那些做事没那么灵巧、同时又不贬低自己的人明白“自己必须要比别人更加努力”,所以他们会付出更多。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他们必然会让自己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这会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从而做出更加优异的成绩来。很多被人们称之为大师的能工巧匠,都是这样成功的。

   1   共有记录数:1

用户中心

欢迎您,育儿网游客
快速登录后可以创建和加入圈圈。如果你不是育儿网注册会员,请马上注册

邀请好友

复制圈子地址发给好友

精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