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交流会馆 

育儿交流会馆  

家长应如何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

收藏
分享到:

楼主神秘的小镜子 2013-01-02 17:17:24 引用

cqleabaobei

      而学龄中、后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已较为强烈。父母除了鼓励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而家长的作用主要是从旁协助。在孩子能够克服困难后,他们将更有勇气和信心面对挫折,对于养成坚韧不拔的性格也大有好处。培养选择能力
      人的一生中会不断遇到各种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如何选择才能达到较好的结果?有赖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有赖于判断力,也有赖于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一个人各方面智慧的综合。要培养选择能力,就应特别注意培养思考的习惯和方式。这也有一个从小训练、循序渐进的过程。
      当孩子年纪还小时,父母会在很多事情上为他们做主:“看电视还是玩游戏?”“喝牛奶还是喝饮料?”父母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知道哪一种选择对孩子是有好处的。等孩子年龄再大一点,父母也会让他们在关键的事情上听从自己的建议:“上普通高中?还是上艺术学校?”“学文科?还是学理科?”因为父母认为,凭自己多年人生阅历得出的结论,肯定比孩子的想法更切合实际。
      在父母密切的“关怀”下长大,孩子在学习、生活,乃至人生道路的选择上,会变得不知所措,不相信自己能够独立做好什么事,凡事都依赖父母的安排;再不然则会产生叛逆心理,自信心变得扭曲,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偏要和父母作对。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孩子构建独立自主的意识,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真正独立的人格是建筑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的,而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从培养自主选择的能力开始。
      不用担心七八岁的孩子不懂得“选择”是什么意思。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自幼时对细小事物的理解和选择开始,父母要逐步培养、启发和鼓励孩子用正确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如此一来,他们才将更有能力和信心去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
      当孩子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时,选择教育就可以开始了。要注意的是,对已经处于学龄期的孩子,父母在要求他们做出决定时,不应只是简单地让他们“选A还是选B”,或回答“是还是不是”。这种选择题对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性并无帮助。
      年轻的妈妈牵着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准备过马路。男孩间:“为什么我们不从这里过去,要多走一段路到那个路口呢?”
      妈妈:“你看,这里不是有栏杆吗?”
      男孩:“是啊!栏杆有点高,我跨不过去。不过,妈妈可以抱我过去啊!”
      妈妈:“妈妈穿着裙子,跨栏杆不方便。那你再看附近是不是有人行道啊?”
      男孩:“是啊!前面那个路口就有。”
      妈妈:“老师不是教过交通规则吗?你说,要是我们有人行道不走,要跨栏杆过去,是不是不遵守交通规则呢?”
      男孩:“喔!不遵守交通规则,警察叔叔会骂我们。不过这里没有警察啊!”
      妈妈:“那你看这里的汽车是不是很多?”
      男孩:“是很多。我们应该等车少的时候再走,免得被车撞到。”
      妈妈: “要是车一直不变少,那它们什么时候会停下来呢?”
      男孩:“遇到红灯的时候。对了,前面的人行道那里就有红灯。”
      妈妈:“那你说我们该从哪里过马路呢?”
      男孩:“应该走人行道。等红灯让汽车停下来的时候我们再走,就不会被车撞,警察叔叔也不会骂我们了。”
      即使是对小孩子,家长提供的选择也不应是单纯的是非题。选择的基础包括对后果的预见、现有条件的分析、得失利弊的权衡等。在孩子的知识范围内,让他们运用已具备的知识,再引导他做出合理的分析,由他们自己得出结论,显然比父母直接下命令更能让孩子受益。
      年纪小的孩子可以做出与自身思维能力相符的选择。当孩子知道这一点时,将对自己的思考力更有信心。而孩子们做出选择的前提,是父母要帮助他们了解选择的条件和后果。
      随着孩子知识的增加和理解力的提升,父母就需要控制自己的“帮助欲”了;减少对孩子的直接干涉,正是锻炼孩子思考能力的重要步骤。此时,父母必须用诱导的方法,敦促孩子运用宽广的思维想问题,当孩子需要作决定时,不妨多问问:“还有别的选择吗?”
      迪迪的表哥在看体育频道的新闻,迪迪却想看文艺节目,可是她向表哥提出要求时,表哥不肯让步,所以迪迪非常生气地向爸爸告状。
      爸爸没有维护迪迪,也没有批评她对表哥发脾气,而是平静地对迪迪说:“表哥不让你看电视,你很生气吗?”
      “是的。
      “那如果我们硬把他赶走,他又会有什么感受?”
      “嗯,他也会不高兴吧?”小学四年级的迪迪已经开始懂得体会别人的感觉了。
      “那么,有没有办法不让他不高兴,又能让你看电视呢?”
      “也许我可以和他谈,和他讲道理,那个晚会比新闻好看多了。”
      “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还有别的选择吗?”爸爸显然认为这个选择比用发脾气来威胁表哥要来得好。
      “要不然只好等他看完这个新闻,再让我看。”
      “这也是一种选择,还有别的吗?”
      “表哥喜欢玩游戏机,我把我的游戏机让给他玩,请他和我交换。
      对于迪迪提出的选择方案,爸爸始终保持赞赏的态度。这一点非常重要。现在的学龄儿童由于受到考试教育的影响,往往下意识地认为一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而这个时期的孩子也非常敏感和好面子,有时他们会因为害怕自己的答案可能不符合标准,为了避免答错,不愿意多做思考,甚至回避问题。特别是当他们曾经有过答错的经验后,就可能对自己能否给出正确答案缺乏信心。
      父母可以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孩子做“复选题”,让他们知道在解决问题时,没有哪个选择是错误或正确的,而是合适不合适、有效无效的问题。当孩子发现自己的思考总是有价值时,对自己思考能力的信心会大为增加,以后遇到问题时,也会乐于去寻找答案。另一方面,孩子们懂得通过不同的选择达到目标,也将令孩子受益终身。

   1   共有记录数:1

用户中心

欢迎您,育儿网游客
快速登录后可以创建和加入圈圈。如果你不是育儿网注册会员,请马上注册

邀请好友

复制圈子地址发给好友

精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