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交流会馆 

育儿交流会馆  

在独立思考中让孩子逐渐成长

收藏
分享到:

楼主qmblmgirl 2012-12-10 14:35:30 引用

qmblmgirl

      孩子需要快乐的童年生活,应该充分体验童年和少年时期应有的乐趣,但这并不等于对孩子放任自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拥有令自己满意的人生。
      不过,孩子承受的压力一定要适度。所谓适度,不仅包括压力的深度——孩子承受的压力不能太大,也包括压力的广度——压力不能只集中于单一方面。
      某些父母会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只要是孩子学习需要的工具,就毫不犹豫地买回家,只要是有利于孩子学习的事,就毫不犹豫地去做。孩子在学校学习,在家里也要学习,至于家务事都由父母一手包办。人们常常会听到父母对孩子说:“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其他的事都不用你操心。”
      父母给予的这种关心就是一种非常沉重而且非适度的压力。孩子会认为必须把功课学好,学好功课就是一切,否则就是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家庭。
      一方面,压力大的孩子在学习上难免会背着包袱。在父母的明示和暗示之下,仅以学习为主要人生目的,孩子会害怕在学习过程中的任何失败,一点点打击都会让他们痛苦不堪。另一方面,孩子对其他方面的事物缺乏体验,不知道除了学习外还有什么成功的乐趣和失败的挫折,不知道如何面对挑战,更加谈不上自信心和责任感。因此,分散压力,让孩子感受到生活中的快乐,培养他们宽广的视野和独立自主的精神,其重要性不亚于让孩子获得考试的好成绩。
      安妮是个手巧的孩子,从小就很喜欢做手工,自制小玩具。不过她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常常做到一半时,兴趣没了,就把东西丢在一边。
      有一天,安妮照着一本书上教的,做了个小飞机模型,得意洋洋地拿给妈妈看。通常妈妈都会夸奖她的“成功作品”,可是这一次,妈妈只是看了一眼,却没有吭声。安妮不高兴了,缠着妈妈,非要妈妈夸奖她不可。
      妈妈这才说: “这个算是你做得比较认真的作品,不过,飞机的小尾巴都还没有贴好,一碰就掉下来了。”
      安妮不以为然:“就这点小毛病啊?再粘一下不就得了。可是我的飞机还是做得很好啊!和书上画的一模——样。”
      妈妈见她还是这样不谦虚,故意做出不屑的样子,说:“你自己觉得好算什么好呀?你看过人家做模型的专家吗?那些模型才真的是又复杂又好看呢!”
      安妮听妈妈说自己不如别人,心里很不服气,要求妈妈带自己去参观,要和那些模型专家比一比。安妮看过那些陈列的模型后,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确做得非常好。但是,自己要是也和他们一样有专门的老师教,不是也能做得很好吗?
      于是安妮参加了有专家授课的模型制作培训班。她个性很好强,总是和别的学生比较,加上学得努力,进步非常快。一段时间以后,她也能做出令老师和同学都非常赞赏的复杂模型来,以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毛病也纠正了不少。
      适当的压力不是负担。如果孩子能自愿承受,相信自己能够做得好,他们会乐于在这样的压力下努力,会把这当成自己的责任。自发的压力可以时时刻刻督促自己,但是外来的压力则容易让人逃避,引起反感。
      小男孩东东六岁开始学英语,效果很不明显,简单的句型也记不住,单字背过之后,很快就会忘记一半。现在上小学了,同班同学中很多人英语都比他学得好。隔壁的小女孩晶晶与东东同年,差不多也是同时开始学英语的,现在不仅能应付简单的日常对话,而且阅读一些英文诗歌也是朗朗上口。
      每当妈妈对儿子的学习不满意时,就会拿晶晶来做比较:“你看人家晶晶的英语说得多好!”“你怎么就不能学学人家?”可是东东对这些话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妈妈更加生气,儿子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
      后来,妈妈想出个办法,有空的时候就邀请晶晶来家里玩,让孩子们用英语对话。这样既是给儿子制造一点学习英语的环境.也算是给他树一个榜样。
      有一天,妈妈又拉着晶晶来自己家,谁知东东却冷冷地说:“我不欢迎你,我妈妈欢迎你。那是她自己的想法。”
      用无谓的比较来刺激孩子,以为这样能对孩子产生压力,谁知这样做却使孩子心中产生了对“榜样”的某种敌意。因此,父母在对孩子施加压力时,必须注意压力是为了激发孩子接受挑战的热情,而不是迫使孩子做自己不擅长的事。切不可与别人比较,或者用其他的方式暗示孩子是一个“失败者”。这不是给孩子适量的压力,而是在破坏孩子的自信心,给孩子脆弱的心灵制造阴影。
      父母在孩子处于压力下时,需要做的是用实际行动支援孩子,推动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奋斗的动力。

   1   共有记录数:1

用户中心

欢迎您,育儿网游客
快速登录后可以创建和加入圈圈。如果你不是育儿网注册会员,请马上注册

邀请好友

复制圈子地址发给好友

精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