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胃女俱乐部

大胃女俱乐部 

南京:醇正不怪的调味技术

收藏
分享到:

楼主莎士比亚他哥 2012-12-10 09:10:58 引用

miaoim2011

    调味,是烹饪工作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操作程序,也是一项规格极严的操作技术。在色、香、味、形四者中,味,当之无愧地该居于首位。无论什么菜肴,即使色彩夺目,造型优美,但如果“寡而无味”,就会无人下箸问津。而烹饪的目的正是为了进食,离开了这一宗旨,烹饪工作也就失去意义。所以我们说,菜肴应以味为主,其余三者皆为味服务。
     我们的祖先对于调味向来是十分重视的。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烹饪大师伊尹就说过:“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袁枚也对调料的重要作用作过精彩的论述:“厨师之作料,如妇人之衣服首饰也,虽有天姿,虽善涂抹,而敝衣褴褛,西子亦难以为容。”
     烹饪艺术,其旨在于给人以“味觉的美”。《孟子》云:“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凡适口之肴馔,人皆爱吃。但是,由于地理、气候条件的差异,物产各不相同。因此,人们的饮食习惯,特别是对于适口的理解也就不尽一样。《履园丛话》云:“同一菜也,而口味各不同。如北方人嗜厚,南方人嗜清淡。清奇淡浓,各有妙处。”常言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说明一个地区(或一个菜系)的口味,自有其规律可寻。
     南京地处南方,菜肴口味以清淡为主,醇正不怪。虽味淡而质浓,虽醇清而有滋,可谓鲜香醇和,咸淡适宜,适应面广。并能随时节变化,不断更新。《礼记·内则》说,“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南京厨师治味,正是以此为调味正宗,并不断沿袭、丰富和发展。
     在调味技巧上,南京菜十分讲究。无论做什么菜,都首先强调心中有数。因为各个菜肴的口味不一,哪种调料为主,哪种为次,哪些要数味均衡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操作人员在烹调的瞬间来完成的。还有投放调料的时机和先后次序,都必须恰到好处,才能使烹调出的菜肴称心如意。
     南京菜之所以汤清味浓,醇正不怪,食后齿颊留香,正是由于严格调味,保持原汁原味的结果。经过千百年来的变革和创造,南京菜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调味技术,并有其独特的风格。

沙发天客33693 2013-01-31 15:06:45 引用

ysjcu2011

    我觉得在南京这几个月都把我吃胖了。

   1   共有记录数:2

用户中心

欢迎您,育儿网游客
快速登录后可以创建和加入圈圈。如果你不是育儿网注册会员,请马上注册

邀请好友

复制圈子地址发给好友

精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