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心理

宝宝心理 

  正确认识孩子的主观运用期

收藏
分享到:

楼主小雪飘扬 2012-11-08 16:13:03 引用

czsv2hyqns

    幼儿园小班的一位小朋友,在下课后大家都跑去喝水时,将饮水屋中的场景描述为“水泄不通”;在大风将门吹得“眶”的一声响后,发出“吓得我毛骨悚然”这样的惊呼,从而引起了园长的注意,破例将他调到了中班。园长的理由是,这个小朋友的语言发育已经进入了主观运用期,其运用能力已经高于其实际年龄了。
     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说,从4周岁左右开始,便很少在生活中大量使用故事中的句子了,用自己所掌握的词语进行句子组合成了他们这段时间最大的兴趣。这时,一些更有意思的“滥用词汇”的现象便在孩子的生活中显露出来。我们前面所提到的那个把“小坏坏”、“乖孙女”都当成自己名字的小品晶就处于这一时期。
     5周岁之后,孩子身上发生的这些“可笑事”便开始逐渐呈下降趋势了。从最初的越来越多,到后来的越来越少,孩子的语言能力发育产生了又一个质的飞跃。他们已经开始逐渐掌握正确组合句子的方法,并能读简单的书、写简单的字,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甚至能够说出自己对于周围一些事物的看法,语言能力趋于成熟。
     到了6周岁,孩子已经能够基本掌握口头语言,并可以完整地讲述故事,完整地描述生活中的所见所闻。6周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观察力,能够相对完整地表达对一些事物的看法。比如在“5.12”大地震期间,幼儿园组织孩子为灾区的小朋友捐款。有一位大班的小朋友在与父母探讨捐款数目时,父母提出捐10元,而这个小朋友希望灾区小朋友用他捐的钱买一个书包,在知道了买一个书包至少需要20元钱之后,对于父母提出的捐“10元钱”表示不满,希望父母能够同意自己为灾区的小朋友捐20元钱。他提出的理由合理、希望表达出的爱心也比较具体,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与响应。经过认真“研究”之后,他将自己的20元压岁钱租爸爸妈妈给他的80元钱一起投入了捐款箱,他的愿望是:“爸爸妈妈和我希望能为灾区的5名小朋友每人买一个书包。”在这件事情中,孩子对于“帮助效果”的重视完全高于对“捐款数字”的重视,如果5元钱能够买一个书包,10元钱能够买两个书包,他是非常愿意接受“10元钱”这个数字的。
     除了观察力与意愿表达能力之外,6周岁的孩子还产生了较前期更加强烈的学习欲望,其语言发育已经达到了与成年人正常沟通的标准,能够离开幼儿园,成为一名小学生了。
     4~5岁的孩子除了所掌握的词汇量不如成年人外,其语言与成人语言已经没有根本的区别,只是表达方式及语气上有明显不同。到了6岁,他所掌握的词汇量大大增加,对词语和句子的使用也更为熟练,孩子在语言敏感期内主要的语言获得过程便自然地结束了。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阅读书写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6岁并不是绝对的语言敏感期的结束,大多数孩子的语言敏感期都会持续到6岁以上。但0~6周岁是孩子语言接受能力最强、应变能力也最为突出的阶段,其后的所有发展都以0~6岁的积累和巩固为基础,这个时间段的语言能力发展速度与成绩,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孩子的语言发展速度有快有慢,能够自如运用语言的时间有早有晚。有的孩子在语言运用方面的成绩甚至较其他的孩子提早一年以上,这都是平时得到较多语言启发的结果,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父母们借鉴。

   1   共有记录数:1

用户中心

欢迎您,育儿网游客
快速登录后可以创建和加入圈圈。如果你不是育儿网注册会员,请马上注册

邀请好友

复制圈子地址发给好友

精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