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草雨田的幸福好孕 2012-10-17 15:11:08 引用
很多人把孩子的秩序敏感期表现错误地看成“任性”,有些人为了改正孩子这种任性的“毛病”,还要自以为是地对孩子加以“矫正”。但在这个“矫正”的过程中,你是否知道孩子的内心经历着怎样的煎熬,你的这种“矫正”又会给孩子带来多久的伤害吗?是的,一辈子。所以,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作为成年人,我们有义务了解他们的内心,读懂他们敏感期的需求,给他们正确的引导。同时,利用秩序敏感期的独特优势,为孩子开发潜能。
对于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建立秩序感,而不是为了让他改变“任性”,刻意地去自以为是地破坏他们的秩序感。在秩序敏感期得到正确的启发与锻炼的孩子,会较其他秩序敏感期遭到破坏的孩子具有更强的自理能力、更强的规则意识,同时养成更多良好的习惯。
建立秩序感
孩子以体验秩序为快乐,捉迷藏的游戏之所以会让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东此不疲,就在于孩子们希望通过这种不断重复的方式来体验秩序所带来的快感,并在不断重复的游戏中,体会游戏与环境的关系。
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关小窗的思思,她所选择的游戏是“关小窗”,不停地让妈妈将小窗打开,再由她将小窗关上。在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她体验到了“开一关一开一关”之中的规律性,明白了窗子是能打开,也能关上的,而且只有在打开后才能关上,关好后才能打开。在这个体会秩序感的过程中,她感觉到无比的快乐,并有很强的成就感。
孩子体会秩序感的游戏有很多,比如一遍又一遍地垒积木,不停地爬楼梯、开关灯,还有故意把东西藏起来,再假装突然发现了它,等等。这些举动在我们成年人看来,既没有意义又浪费时间,但对孩子来说却是乐趣无穷。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应该在孩子爱上这些“无聊”游戏的时候,及时地把握住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尽量抽出时间来陪他一起做一些游戏,陪他一起在具有“安全感”的环境中,用重复的方法来感知秩序的存在,并认识周遭的环境。
养成良好的自理能力
妈妈每天为孩子穿衣服,先穿内衣,再穿外衣,最后穿鞋子,这个顺序在孩子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如果某一天先给他穿了鞋子,再给他穿外衣,他就会非常不满,而且将鞋子甩掉,穿好外衣后也要很长时间不穿鞋子,直到“消了气”之后才会同意把鞋子穿在脚上。
妈妈每天给孩子做好可口的饭菜,然后盛到一个漂亮的小碗里,再用一把漂亮的小勺子,盛一小勺饭,放在嘴边吹吹,喂到像小鸟儿一样张着小嘴的孩子嘴里。这个顺序对于孩子来说,也是非常安全的。但如果某一天挨一个碗给他盛饭菜,或者换一把小勺子,又或者在把饭喂到他嘴边之前忘了吹吹,都会让孩子“很不高兴”。他要么闭着嘴拒绝吃饭,要么吃到嘴里再把饭一点一点喷出来,或者干脆直接吐出来。
这些情况常发生在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身上,父母不应该对孩子的行为过于责怪,只需要情绪平静地将一切恢复常态即可。
但随着敏感期的进一步发展,孩子对于秩序的关注便不仅仅局限于“要求他人”了,他们会主动尝试着按照秩序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此时,父母应该尽量不要过于“规范”他们的行为。
当孩子自己用稚嫩的小手练着系扣子、系鞋带的时候,妈妈却赶快冲过来拉开她的手,对她说:“你还不行,来,妈妈给你弄。”每天都用同样的小勺子小碗,用同样的方法吃饭的孩子,在对这个顺序认可之后,逐渐地会产生自己吃饭的念头,尽管他们拿勺子的方法还不是很标准,甚至不能准确地将勺子中的饭送到嘴里,吃得满身都是饭粒,但他们仍旧特别努力地练习。但在这个时候,妈妈却会惊呼着冲过来,唠唠叨叨地责怪孩子吃得太脏,并且用最快的速度将孩子整理得干干净净,然后拿起孩子的小碗和小勺子,一口一口地喂他吃饭。
这些情况在生活中比比皆是,用这种方法培养出的孩子在自理能力上都会有所欠缺,有的很久学不会自己穿衣裤鞋袜,有的没有人喂就不吃饭,自理能力较其他在秩序敏感期内被家长许可“放手一搏”的孩子,要差很多。
所以,父母们在孩子尝试着做一些他能够明白顺序及规律的事情时,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尽量放开手,让他自己试一试。不要过多干涉他,也不要责怪或否定他,要知道,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小的时候,也做过两只不成形的板凳呢!
培养严格的规则意识
孩子的秩序感既来源于眼睛的观察,也来源于成年人的灌输。如果成年人常在他耳边说画过的纸要立刻扔掉,那么他们永远也不会明白用过的纸可以收集起来,背面还可以再用一次。因此,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思想的影响力。
如果我们常对孩子说:“吃过饭要将椅子搬回原位。”或者对他们说:“吃饭不要剩饭粒。”那么他们一定会养成吃过饭将椅子搬回原位、吃饭时将碗内的米粒全部吃光的习惯。这是由于,在我们向孩子灌输这种思想的过程中,这些思想进入他们的思维之中,成了他们的内在意识。这种内在意识一旦形成,孩子在用它监测环境的时候,就会严格遵守它,不会主动去破坏它,更不允许别人去破坏它。
坚持不同的规则,会让人养成不同的生活习惯。秩序敏感期在孩子6岁时才会慢慢消退,6年的时间,足够孩子养成各种不同的、好的生活习惯。而拥有好习惯的孩子,必将是一个优秀的孩子。
教育学家曾经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对于孩子来说,7天就能养成一个好习惯。也就是说,如果孩子能连续7天一直坚持一个好行为,7天后,这种行为就会转化为孩子的一种新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