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交流会馆 

育儿交流会馆  

中国近现代的美育思想明确提出美育范畴并对其作了科学的界定

收藏
分享到:

楼主newee2006 2012-09-14 11:35:42 引用

newee2006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美育的首倡者,他从情感教育的角度论述了美育的特点和作用。他认为:“美是生活的一要素,或者还是各要素之中之最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梁启超不再像古代的美学家那样只是将美当成要达到某一目的的工具,而是将美、趣味看成人生的重要内容,看成是“生活的原动力”。可贵的是,梁启超在区分了情感与理解之后,又对情感本身作了辩证的分析。他说:“用理解来引导人,顶多叫入知道那件事应该做,那件事怎样做法,却是被引导的人到底去做不做,没有什么关系。有时所知道的越发多,所做的倒越发少。”而“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少份量的磁,便吸引多大份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样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情感的作用固然是神圣的,但他的本质不能说都是善的,都是美的;他也有很恶的方面,他也有很丑的方面……所以古来大宗教家大教育家,都注意情感的陶养,老实说,是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这种功夫做得一分,便是人类一分的进步。”他主张借助“艺术”这一“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来陶养人的情感,极力提倡小说革命,强调文学是“人生最大的嗜好”,以图“支配人道”,“福征兆人”。
      王国维在1906年发表《论教育的宗旨》一文,提出了著名的“心育论”观点。他认为教育包括体育和心育两大方面,心育包括智、德、美(情)三育,“德、智、体、美一四育并举才能造就“完全之人物”。他说:“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日身体之能力,一日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他还从美育与德育、智育的联系中进一步强调了其作用,认为“美育者一方面使入之感情发达,以达完善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人心之知情意三者,非各自独立,而互相交错者”,“三者并行而渐达真善美之理想,又加以身体之训练,斯得为完全之人物,而教育之事毕矣。”
      蔡元培作为学界领袖,更是热心倡导美育,他的美育思想首先在于他第一次科学地界定了美育。他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的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的心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针对青少年的特点,他认为尤其需要加强对他们的美育。他说:青少年“形成慨念之力尚弱,则尤倾于直观。故无论开智陶情,均以利用美术为适宜”。蔡元培还将美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五个重要方面之一。1917年,在任北大校长时,他又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说,认为宗教虽与情感作用关系最为密切,但它是一种片面的宗教情感刺激,常常为扩张己教而攻击、排斥异教,甚至常常发生流血之战。因此,蔡元培主张,“鉴激刺感情之弊,而专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如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

沙发家有帅气男孩 2012-09-18 22:35:30 引用

brgfather
    中小学美育的内容包括:艺术教育,如文学、音乐、图画、戏剧、电影、舞蹈等;组织学生观察和欣赏自然美;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美和劳动美。

藤椅bo8baby 2013-02-04 07:34:27 引用

bo8baby
      
    在我国,美育作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地被提倡、论证,并广泛付诸实践,还是在近代。
   1   共有记录数:3

用户中心

欢迎您,育儿网游客
快速登录后可以创建和加入圈圈。如果你不是育儿网注册会员,请马上注册

邀请好友

复制圈子地址发给好友

精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