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楼主金三顺 2012-09-09 13:36:37 引用
20世纪90年代末我在报纸上看到过两段大意是如下的文字:生活的琐碎易使人平庸,现实的丑恶易使人麻木。于是,在忙忙碌碌的社会里,善,成了人世间的虚幻;美,成了神坛上的祭品;而真,则成了江河中不断泛起的泡沫。很少有人拥有坚定的信念,很少有人具备强大的内心,很少有人保持着不流俗的激情。
汉代司马迁与李陵“素非相善”,然而“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土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李陵“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后被俘虏投降。司马迁出于公心,以其实事求是的勇气和发自内心的良知,为李陵辩护。他说:“人固有—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最后受“最下腐刑”。但他以坚强的意志、惊人的毅力完成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文学名篇《史记》,“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无论是为李陵辩护而获罪,还是撰写《史记》而不悔,都表明司马迁是一个具有,坚定信念的人。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祸国殃民,止直之辈遭捕被杀,东汉王朝风雨飘摇。在这血腥、昏暗时期,却涌现了诸如李膺、杜密、张俭、范滂等重气节、明大义的名士,他们不怕受到牵连,敢于担当责任。其中范滂因肃贪倡廉得罪了一些朝中大吏,两次被捕,他从容面对。被诛前与其母诀别,他母说:你现在得以与李(膺)杜(密)齐名,死又何恨!名誉和寿考不可兼得。范滂对其子说:-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恶固然不可为,然而善亦可为?范滂坚持为善,却落得如此下场!)路人听到,尤不流涕。范滂时年三十三。
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疾恶如仇、从善如流,而改革家往往也是具备坚定信念的实践者。他们为了富国强兵,鞠躬尽瘁,殚精竭虑,可个人的下场各不相同,有时候非常惨烈,如秦商鞅被五马分尸;有时候令人扼腕,像北宋王安石富于理想、才情高昂,但似乎将理想化为现实的政治智慧不够,两次罢相,在孤独中郁郁而终。明代张居正是一个例外。
张居正在内阁十六年,从隆庆六年到万历十年为首辅(明太祖朱元璋时已经没有宰相的设置,首辅相当于宰相)十年,海内称治。他的理想是足食强兵、国富民本。这个时期以前数十年,政局混乱,这个时期以后数十年,还是混乱。后人对张居正的评价不一,有的推其为圣人,有的斥他贪恋权位、生活奢侈;他甚至不起川海瑞。但是人们不得不承认其为政铁腕和改革力度。他人阁以后心中只有政局和政治。
对张居正的事业和归宿,后人有颇为感慨的文字:“三十六年以前,看到一位少年入京会试,成为一名新科的进士;三十六年后,又看到这位进七回来,成为功业彪炳的张文忠公。”
方孝孺不认朱棣篡位而被株连十族。史可法在扬州保卫战中自刎未遂被俘,严词拒绝清军劝降而被斩首。黄宗羲真刀真枪领人上战场。王夫子面对张献忠的威逼,以自残相拒;面对吴:三桂相请,嗤之以鼻。王思任被张岱称为聪明绝世、出言灵巧,但在清军攻破他的家乡绍兴以后,开始绝食,最后竟活活饿死。他们不是所谓“识时务者”,他们置生命于不顾的坚定信念是令人回味的。
这些年来,我每年要参加数以百计的项目申请评审或项目验收评审。按目前的评价体系和考核目标,相当一部分“纸上文章”最后会得到支持,尽管其结果对学科发展或技术进步可能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推动作用。这是资源的浪费,也是管理的无奈。也因为如此,一定有真正值得鼓励或支持的项目申请会被否定或束之高阁。这时候就特别需要信念的支撑。诚然,信念最好由信息支撑。很多因素影响最后决策,包括决策者对该事件正确性的信息程度。科学研究表明,信息程度的估计可能是决策过程中的一个根本性的、普遍性的构成部分。没有思想,没有实践,信念就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或者成为空中楼阁。
汉代司马迁与李陵“素非相善”,然而“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土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李陵“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后被俘虏投降。司马迁出于公心,以其实事求是的勇气和发自内心的良知,为李陵辩护。他说:“人固有—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最后受“最下腐刑”。但他以坚强的意志、惊人的毅力完成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文学名篇《史记》,“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无论是为李陵辩护而获罪,还是撰写《史记》而不悔,都表明司马迁是一个具有,坚定信念的人。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祸国殃民,止直之辈遭捕被杀,东汉王朝风雨飘摇。在这血腥、昏暗时期,却涌现了诸如李膺、杜密、张俭、范滂等重气节、明大义的名士,他们不怕受到牵连,敢于担当责任。其中范滂因肃贪倡廉得罪了一些朝中大吏,两次被捕,他从容面对。被诛前与其母诀别,他母说:你现在得以与李(膺)杜(密)齐名,死又何恨!名誉和寿考不可兼得。范滂对其子说:-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恶固然不可为,然而善亦可为?范滂坚持为善,却落得如此下场!)路人听到,尤不流涕。范滂时年三十三。
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疾恶如仇、从善如流,而改革家往往也是具备坚定信念的实践者。他们为了富国强兵,鞠躬尽瘁,殚精竭虑,可个人的下场各不相同,有时候非常惨烈,如秦商鞅被五马分尸;有时候令人扼腕,像北宋王安石富于理想、才情高昂,但似乎将理想化为现实的政治智慧不够,两次罢相,在孤独中郁郁而终。明代张居正是一个例外。
张居正在内阁十六年,从隆庆六年到万历十年为首辅(明太祖朱元璋时已经没有宰相的设置,首辅相当于宰相)十年,海内称治。他的理想是足食强兵、国富民本。这个时期以前数十年,政局混乱,这个时期以后数十年,还是混乱。后人对张居正的评价不一,有的推其为圣人,有的斥他贪恋权位、生活奢侈;他甚至不起川海瑞。但是人们不得不承认其为政铁腕和改革力度。他人阁以后心中只有政局和政治。
对张居正的事业和归宿,后人有颇为感慨的文字:“三十六年以前,看到一位少年入京会试,成为一名新科的进士;三十六年后,又看到这位进七回来,成为功业彪炳的张文忠公。”
方孝孺不认朱棣篡位而被株连十族。史可法在扬州保卫战中自刎未遂被俘,严词拒绝清军劝降而被斩首。黄宗羲真刀真枪领人上战场。王夫子面对张献忠的威逼,以自残相拒;面对吴:三桂相请,嗤之以鼻。王思任被张岱称为聪明绝世、出言灵巧,但在清军攻破他的家乡绍兴以后,开始绝食,最后竟活活饿死。他们不是所谓“识时务者”,他们置生命于不顾的坚定信念是令人回味的。
这些年来,我每年要参加数以百计的项目申请评审或项目验收评审。按目前的评价体系和考核目标,相当一部分“纸上文章”最后会得到支持,尽管其结果对学科发展或技术进步可能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推动作用。这是资源的浪费,也是管理的无奈。也因为如此,一定有真正值得鼓励或支持的项目申请会被否定或束之高阁。这时候就特别需要信念的支撑。诚然,信念最好由信息支撑。很多因素影响最后决策,包括决策者对该事件正确性的信息程度。科学研究表明,信息程度的估计可能是决策过程中的一个根本性的、普遍性的构成部分。没有思想,没有实践,信念就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或者成为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