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楼主家住城外 2012-06-19 16:11:48 引用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行为往往反应出一个问题,即失“度”。家长无论选择哪种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总是无法把握一个适宜的尺度,往往不是做得太过就是做得不够。
比如,当孩子不喜欢的某位长辈请客或者来访,孩子不愿与其亲密共处时,家长不是让孩子自己去处理,而是帮助孩子出谋划策,甚至代替孩子找借口回避。也许家长的初衷是好的,是怕孩子言行不妥暴露了真实感情,既伤了对方的自尊也伤害了父母与对方间的良好关系,为保险起见,还是父母出主意解决更稳妥更安全。
类似此案例,家长大都会选择维持他人的尊严,这本没错,但过分的是要求孩子压抑和改变自己的感情;一旦遇到民主、宽容的家长,能够重视孩子的感情,允许孩子不喜欢某长辈,这时便会往另一边倾斜,即因自己首肯了孩子的态度而不自觉地充当孩子的同谋甚至是保护伞、挡箭牌。
长此以往下去,会对孩子造成很多不良影响:
孩子没有能力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养成孩子对难题采取回避和责任转移的行为方式;虽然“不喜欢谁”的感受为父母所接受,父母竭力粉饰的表现让孩子无法对自己的这一感受坦然。
所以,此刻父母的过度保护实质上却是一种“不足”,是对孩子情感选择所给予的尊重、支持与信赖的不足。
家长良好的反应首先是让孩子对自己的决定坦然,其次是让孩子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而其间,父母不仅要通过自己的态度告诉孩子,你尊重他的感情,还要向孩子传递一种信息,即你相信他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情。
当然,孩子最初很难将此类问题处理得体,难免有捉襟见肘的时候,比如,明明想用一个理由婉拒对方的约请,却又没能抵挡住对方一再的热情劝说而答应,此时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明白此刻孩子的内心是很窝火的,所以,别用劝诫去激惹他,保持平静反而更有利于平复孩子的心情,对孩子报以安详的微笑,或者轻柔地拍拍他的肩或背,平静地说,没关系,下次你会处理得更好。
比如,当孩子不喜欢的某位长辈请客或者来访,孩子不愿与其亲密共处时,家长不是让孩子自己去处理,而是帮助孩子出谋划策,甚至代替孩子找借口回避。也许家长的初衷是好的,是怕孩子言行不妥暴露了真实感情,既伤了对方的自尊也伤害了父母与对方间的良好关系,为保险起见,还是父母出主意解决更稳妥更安全。
类似此案例,家长大都会选择维持他人的尊严,这本没错,但过分的是要求孩子压抑和改变自己的感情;一旦遇到民主、宽容的家长,能够重视孩子的感情,允许孩子不喜欢某长辈,这时便会往另一边倾斜,即因自己首肯了孩子的态度而不自觉地充当孩子的同谋甚至是保护伞、挡箭牌。
长此以往下去,会对孩子造成很多不良影响:
孩子没有能力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养成孩子对难题采取回避和责任转移的行为方式;虽然“不喜欢谁”的感受为父母所接受,父母竭力粉饰的表现让孩子无法对自己的这一感受坦然。
所以,此刻父母的过度保护实质上却是一种“不足”,是对孩子情感选择所给予的尊重、支持与信赖的不足。
家长良好的反应首先是让孩子对自己的决定坦然,其次是让孩子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而其间,父母不仅要通过自己的态度告诉孩子,你尊重他的感情,还要向孩子传递一种信息,即你相信他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情。
当然,孩子最初很难将此类问题处理得体,难免有捉襟见肘的时候,比如,明明想用一个理由婉拒对方的约请,却又没能抵挡住对方一再的热情劝说而答应,此时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明白此刻孩子的内心是很窝火的,所以,别用劝诫去激惹他,保持平静反而更有利于平复孩子的心情,对孩子报以安详的微笑,或者轻柔地拍拍他的肩或背,平静地说,没关系,下次你会处理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