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楼主三角老头 2012-06-05 15:12:35 引用
人是语言动物,以语言融入常态社会。但是在三岁之前,儿童不会以语言交往。幼儿通常是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示关注和友好的。如果不是为一件物品争抢,孩子之间的这种肢体动作只是好奇与友好的表示。
孩子的动作往往笨拙生硬,在搂抱、推搡的过程中甚至会将对方摔倒在地。有些家长以大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间的接触,如果自家孩子被击打或被推倒了,就觉得孩子“受欺负”了。有的家长之间为此还发生口角,关系紧张。其实原因只在于小毛头们还没学会用语言交往,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
我在网上曾看过一位妈妈的帖子:她很烦恼,因为他的宝宝“被人欺负”。每个小朋友都过来打宝宝一下,而宝宝不知道还手。所以她教宝宝练习打架,一边击打沙发,一边喊口号:“我不要受欺负。”可是他宝宝却哭起来了,很抵触她制定的训练方法……
所有的小朋友都来“打”宝宝,宝宝都没有产生不良情绪。而妈妈为了保护宝宝,宝宝却感觉糟糕。这是为什么?只因为一些正常的现象被成人的意识扭曲了。在扭曲的见解下,所做出的应对不可能正确。
对于幼儿来说,拍打别人有时是出于好奇,有时是出于模仿,不论是主动方还是被动方,都还没有“欺负”的意识。幼儿的无意识行为被大人们误解了,在误解的意念支持下,教孩子学习殴打,并给他传播仇恨的意识,这是超出幼儿理解力的事情。
面对幼儿的暴力行为,家长要做的事情是:
1.看护好自己的宝宝,免受意外伤害。如果宝宝间有肢体冲突,迅速将宝宝分开、带离现场。
2.不要责备宝宝,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揣摩宝宝的意图,帮他用语言表述出来。以后宝宝在同样情况下,就知道用什么话来表达意愿,而不是用唐突的动作来示意。
孩子的动作往往笨拙生硬,在搂抱、推搡的过程中甚至会将对方摔倒在地。有些家长以大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间的接触,如果自家孩子被击打或被推倒了,就觉得孩子“受欺负”了。有的家长之间为此还发生口角,关系紧张。其实原因只在于小毛头们还没学会用语言交往,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
我在网上曾看过一位妈妈的帖子:她很烦恼,因为他的宝宝“被人欺负”。每个小朋友都过来打宝宝一下,而宝宝不知道还手。所以她教宝宝练习打架,一边击打沙发,一边喊口号:“我不要受欺负。”可是他宝宝却哭起来了,很抵触她制定的训练方法……
所有的小朋友都来“打”宝宝,宝宝都没有产生不良情绪。而妈妈为了保护宝宝,宝宝却感觉糟糕。这是为什么?只因为一些正常的现象被成人的意识扭曲了。在扭曲的见解下,所做出的应对不可能正确。
对于幼儿来说,拍打别人有时是出于好奇,有时是出于模仿,不论是主动方还是被动方,都还没有“欺负”的意识。幼儿的无意识行为被大人们误解了,在误解的意念支持下,教孩子学习殴打,并给他传播仇恨的意识,这是超出幼儿理解力的事情。
面对幼儿的暴力行为,家长要做的事情是:
1.看护好自己的宝宝,免受意外伤害。如果宝宝间有肢体冲突,迅速将宝宝分开、带离现场。
2.不要责备宝宝,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揣摩宝宝的意图,帮他用语言表述出来。以后宝宝在同样情况下,就知道用什么话来表达意愿,而不是用唐突的动作来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