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楼主qmblmgirl 2012-05-31 10:36:27 引用
中西方在对“游戏”的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到了现代以后,西方的“游戏”概念里最强调的规则性(指约定的规则而非外在强制的规则)在中国几乎从未被意识到。相反,一提到“游戏”总容易让人产生与规则(外在强制的规则)相冲突的意识,游戏就是作为规则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因此它与统治阶级,与制度、礼法和秩序是水火不容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不可能融合或并存。所谓游戏精神亦是指个体自由,可以是现实中行为方式的自由(如阮籍、嵇康),也可以是精神的自由(如庄子的《逍遥游》),但游戏绝不会是群体的(如西方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这就是中西方对于游戏精神理解上的最大不同。也有学者指出,在我们的“游戏”概念中,极少有对语言的信任和对对话的意识,我们的游戏观通常是极其主观主义的,强调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中国人对游戏一词的态度在今天的国际政治或世界贸易的局面中显得不合时宜了,在今天这样一个强调平等对话、尊重规则的时代,如果还将游戏作出传统的理解,视为对规则的背叛,那么就不可能与对话方达成沟通。要与世界同步发展,产生一种可持续发展,只有在严肃的人生态度下,遵守规则进行公平的竞争,并在竞争中使规则不断得到更新,对民族主义进行合理的扬弃,在对话中贯彻爱的精神,这样才能成为现代的“游戏者”。
也正是基于传统文化对于游戏一词的理解,我们现行的教育也使得游戏与整个教育处于对立的状态,因为认为游戏必定是自由的,而教育恰恰是训练和管制的,所以两者在儿童生活中非此即彼。在现在的国际社会文化背景下,或许我们更应该吸收西方的游戏精神,强化对话和规则意识,达到在更广泛的整个人类共同生活的背景下的“游”和“忘”的境界。
也正是基于传统文化对于游戏一词的理解,我们现行的教育也使得游戏与整个教育处于对立的状态,因为认为游戏必定是自由的,而教育恰恰是训练和管制的,所以两者在儿童生活中非此即彼。在现在的国际社会文化背景下,或许我们更应该吸收西方的游戏精神,强化对话和规则意识,达到在更广泛的整个人类共同生活的背景下的“游”和“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