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心理

宝宝心理 

准确理解儿童便于沟通

收藏
分享到:

楼主qk4by6 2012-05-30 16:10:20 引用

qk4by6
    我们是试图和孩子沟通的,而这种沟通不过是想让他听我们的,按我们为他设定的轨迹发展,这不是真正的沟通。我们装成小孩子是一种策略,是一种手段。而当它是且仅仅是手段时,当我们并没有将自我投放进这个角色时,这个角色便成了一个脆弱的外壳,一层即溶的糖衣,一种美丽的包装。天真不等于愚蠢,无声不等于迟钝,当孩子觉察到教师表演背后的意义时,便丧失了与这个“同伴”沟通的兴趣和能力。
     是不是一定要装扮成儿童才能达成与他们的沟通?大卫·埃尔金曾记录过一次晚宴上皮亚杰的故事:
     用餐到一半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举行晚宴的餐厅是在一个花园里,两个七八岁的儿童突然出现在窗口,并且轻轻地拍打着窗玻璃。我想,绝大多数在场的人都打算“嘘嘘”地将他们撵走,然而当我们还没有来得及这样做的时候,皮亚杰已经转过头面对着儿童微笑,他耸耸肩,然后向他们微微挥了挥手。这两个儿童也耸耸肩,微笑着,轻轻地挥挥手消失了。
     皮亚杰和这两个孩子完成了一次圆满的沟通。他们彼此明白了对方的意图,以简单而亲切的表情手势作出了解释和协作。相比于那些准备将孩子“嘘嘘”撵走的成年人,皮亚杰表现出了作为一个儿童心理学大师所具有的与儿童交往的智慧和品格,那就是尊重和理解。这种态度和能力远比乔装为儿童的表情和声音来得有效和深刻,它使得彼此真诚、敞亮、协作,在对彼此情感、智慧的潜力互相激发的基础上创造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它不是一种工具和手段,而是人的存在方式、生活方式,也正因为如此,它是完美的、有效的。
     儿童来到世上,要遭遇形形色色的人——父母、教师、同伴、商店里的服务员、医院里的医生、公园里的园丁,甚至大街上的流浪汉。不论职业、身份、地位、年龄,他们认同的是那些同他们一样怀着“赤子之心”的人,而非仅仅戴着儿童面具的人。童真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是符号背后的意义,而非浅表的形式。要和儿童沟通,我们不一定要从外表上变回儿童——事实上也不可能,关键是心里要放下权威的意识,认真地去倾听、理解,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不仅是教育活动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这个时代对每个人的期待。
   1   共有记录数:1

用户中心

欢迎您,育儿网游客
快速登录后可以创建和加入圈圈。如果你不是育儿网注册会员,请马上注册

邀请好友

复制圈子地址发给好友

精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