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楼主wxxhofcboy 2012-03-30 11:38:12 引用
公平地讲,我们现在的教材,尤其是低年级的教材的编写者已经比较努力地去迎合低龄学生的接受特点,有意地将教材有氧化。但是,对于教材的整体而言,其编写思路仍然是基于成年人的思维习惯的。很多教材的编写者要么是压根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过问题,要么是以成年人的心态去揣度学生的想法,这两种情况最终都会产生让学生难以自然接受的教材。
在中国,教材几乎就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这一状况。国外的一些教材写得很有趣,这些教材的编写者把“简单、有趣、实用”(即有氧信息的三大黄金法则)作为编写教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完全变成享受。这样的教材编写者是值得我们敬佩的。遗憾的是,在中国,这样酌教材,这样的教材编写者,实在是太少了。
相对于比较固定化的教材而言,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是更大的。教师实际上是教材内容的再编写、再发挥者。好的教师,是可以将比较枯燥乏味的教材讲得有趣的。比如易中天讲的品三国,纪连海的历史课,余世维的企业培训课,都是比较典型的案例。但是,大部分教师限于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以及程式化的教学规定,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有些教师基本上是在做教材的传声筒。教材怎么写,教师就怎么讲,既无拓展,也无内容的简化和趣味化处理。这样的课听多了,别说学生觉得乏味,就是教师自己听也觉得犯困。
在中国,教材几乎就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这一状况。国外的一些教材写得很有趣,这些教材的编写者把“简单、有趣、实用”(即有氧信息的三大黄金法则)作为编写教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完全变成享受。这样的教材编写者是值得我们敬佩的。遗憾的是,在中国,这样酌教材,这样的教材编写者,实在是太少了。
相对于比较固定化的教材而言,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是更大的。教师实际上是教材内容的再编写、再发挥者。好的教师,是可以将比较枯燥乏味的教材讲得有趣的。比如易中天讲的品三国,纪连海的历史课,余世维的企业培训课,都是比较典型的案例。但是,大部分教师限于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以及程式化的教学规定,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有些教师基本上是在做教材的传声筒。教材怎么写,教师就怎么讲,既无拓展,也无内容的简化和趣味化处理。这样的课听多了,别说学生觉得乏味,就是教师自己听也觉得犯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