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楼主幸福之鞋 2012-02-23 14:10:32 引用
很多年轻的父母认为,老人的育儿经验丰富,因此带孩子没有问题。但年轻的父母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孩子的教育。老人爱孩子往往表现为对孩子的溺爱,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而很少能做到严格要求与教育孩子。长此以往,这种隔代教养方式必然对孩子的性格发展有所影响。
过分溺爱和放纵,使孩子过于自私、任性。在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老人大多会采取顺从、满足孩子的需要;而当孩子犯了错误时,老人往往也舍不得批评教育。这样,孩子的错误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孩子不合理的欲望也会无原则地得到满足,即使父母想数育,孩子也会因有老人那个保护伞而有恃无恐,稍不合心意就会大哭大闹。因此,这种情况会导致孩子出现“自我中心”,形成自私、任性的性格。
大多数老年人思想比较传统、保守,也不容易接纳新生事物,因此育儿观相对滞后。 滞后的育儿观不利于孩子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另外,包办、替代和保护,不利于孩子独立能力的发展。
多数老年人喜静不喜动,更不爱外出活动。孩子长期与老人相处,耳濡目染就会模仿老年人的言行,不仅模仿老人的话,还会模仿老人的动作行为。时间久了,孩子就会淡化自身的性格,而像个“小老人”一样说话做事,导致孩子缺乏活力、心理老化。
过分溺爱和放纵,使孩子过于自私、任性。在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老人大多会采取顺从、满足孩子的需要;而当孩子犯了错误时,老人往往也舍不得批评教育。这样,孩子的错误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孩子不合理的欲望也会无原则地得到满足,即使父母想数育,孩子也会因有老人那个保护伞而有恃无恐,稍不合心意就会大哭大闹。因此,这种情况会导致孩子出现“自我中心”,形成自私、任性的性格。
大多数老年人思想比较传统、保守,也不容易接纳新生事物,因此育儿观相对滞后。 滞后的育儿观不利于孩子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另外,包办、替代和保护,不利于孩子独立能力的发展。
多数老年人喜静不喜动,更不爱外出活动。孩子长期与老人相处,耳濡目染就会模仿老年人的言行,不仅模仿老人的话,还会模仿老人的动作行为。时间久了,孩子就会淡化自身的性格,而像个“小老人”一样说话做事,导致孩子缺乏活力、心理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