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奶爸

超级奶爸 

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对孩子有影响吗?

收藏
分享到:

楼主军中有缘 2011-12-12 13:31:12 引用

chult8zkx
    父母的文化修养主要是以其所接受的学校教育水平为指标的,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品德面貌及抱负水平的有力因素之一。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父母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其成绩普遍比父母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学生为好,同时,前者的品德也较后者为佳,学习志向也更高。如受过高等教育的母亲,其子女具有读研究生抱负的,比只受过初等教育的母亲的子女多四倍;而那些母亲只受过初等教育的子女,只想读到中学毕业的,也比有高等教育水平母亲的子女多四倍。当然,研究揭示,关于父母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还是由于文化修养层次的不同,导致了家庭教育的不同,如家庭文化生活、学习指导,还有前面讲到的父母对教育的态度以及教养方式等。例如,文化修养高的父母注重家庭的民主和谐气氛,倾向于使用赞许、表扬、温情、引导、鼓励、探索等为特点的教育方式对待子女,这就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及其在同伴群体中的适当行为,并促进他们形成高学业动机。冉如,文化修养高的父母能更好地理解子女的需要,对子女的期望水平也比较适宜,平时更注重与子女的沟通,因而对子女的学业评价更客观、准确,很少给子女的精神造成伤害;反之,文化修养低的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得更差一些,也就容易产生消极影响。
     同样,父母职业差别是家庭教育影响的一个客观指标。不同的职业,因其有不同的特点,会带来不同的家庭环境、学习条件、学习气氛等,所以就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如有调查发现,在父亲职业与中小学生问题行为方面,知识分子家庭的学生一般行为问题分值较低,而干部、丁人、个体户三种家庭分值较高,即问题较多。这是因为,知识分子一般以教师和科研人员为主,其下作具有稳定性,知识水平较高,能理性对待生活,同事关系和谐,心境平和,对社会规范的认识深刻,能身正为范、与人为善,孩子无形中受其感染,加之有正确教育引导,所以问题较少。而干部主要从事管理下作,且经常出差,使得孩子狭小的心理时空时常显得不完整,甚至产生轻度焦虑,加之家长将干部本身的支配行为带到家中来,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不利,可能会使其出现攻击行为,干扰他人的时候较多、较强。下人与个体户,或因其丁作枯燥、心里烦闷,或因其忙于业务,呆在孩子身边的时间少,都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由此可见,父母文化与职业都会对中小学生的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并且,由于某些家长自身的局限性,对这两个方面的调节或弥补比较困难。但是,这并不是说教师对此就无能为力了。实际上,如果注意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都是通过家庭教育这一中介来实现的,那么,就可以采取一些具体有效的措施。
   1   共有记录数:1

用户中心

欢迎您,育儿网游客
快速登录后可以创建和加入圈圈。如果你不是育儿网注册会员,请马上注册

邀请好友

复制圈子地址发给好友

精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