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交流会馆 

育儿交流会馆  

家长的教育态度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有多大?

收藏
分享到:

楼主于香肉丝 2011-12-12 11:02:35 引用

zhangcw1n
    态度是人们对一定对象较一贯、较固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倾向,它具有统合性、媒介性和压迫性等特点。统合性是指态度包涵有认知、感情和动机的因素;媒介性是指态度是行为的准备阶段,它要使行为与心理过程相吻合;压迫性是指态度总是指向并倾注于某个对象,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这里的家长态度是指家长对子女受教育的态度,即家长对教育、学习、书本知识、学校及教师等事物的看法和意见。如,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所受的学校教育是有价值的、高效率的,而有的家长可能认为学校教育是没用的、低效率的,还有的家长则可能抱无所谓的态度。由于态度具有媒介性和压迫性特点,加之中小学生对父母长辈的模仿和认同,家长的这些看法必然会影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学生对自己所受教育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家长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业成绩和学习压力。那些重视学校、重视书本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显得更为积极,他们会鼓励子女读书,提供尽可能完善的学习条件;而那些对教育无所谓甚至轻视的家长则表现出消极的态度,比如对孩子的学习不感兴趣,宁可整天打牌喝酒也不过问子女的学习。结果必然是:前者的孩子受父母鼓舞,学起来更努力,更愿意去学习,成绩随之更好,心理品质也得到良好发展;而后者的孩子则可能出现厌学、逃课甚至严重的心理障碍等问题。由英格兰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1967)所做的一项全国范围的综合性研究显示,父母对教育的智力行为及其所持的态度是影响小学儿童教育成就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孩子好的学习成绩与父母的阅读习惯、父母的图书馆借阅资格及家中藏书三个因素呈正相关。那些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其父母一般隶属于某一个公共的图书馆,有自己的藏书,他们读小说,也读其他书。相反,那些成绩不良的学生,其父母往往是对教师不满、对教法沮丧的。道格拉斯( Douglas,1964)的研究发现,父母的态度影响子女在校的表现。在他的调查中,智力和学业成就测验取得最高分的学生,正是父母对其教育最感兴趣的学生;而那些取得最低分的学生,则是父母对其教育最不感兴趣的学生。因此,研究者总结道:“拥有对子女教育感兴趣的父母的学生,不管其开始能力如何,最后都超过了其他人……”
     父母轻视教育对中小学生不利,但若过分重视,则会给他们造成精神上的高度紧张,带来过大的压力。如,有的父母经常要求孩子在学校要“名列前茅”、“出类拔萃”、“出人头地”,或要求孩子学习超负荷的课程。这种过分强调教育的功利意义的做法会损害学习的真正意义,使孩子觉得为了父母自己必须成功,因此产生过重的心理负担。
   1   共有记录数:1

用户中心

欢迎您,育儿网游客
快速登录后可以创建和加入圈圈。如果你不是育儿网注册会员,请马上注册

邀请好友

复制圈子地址发给好友

精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