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手工坊

宝宝手工坊 

孩子半夜里醒来时让他哭哭够就好了的做法,管用吗?

收藏
分享到:

楼主双面娃娃s 2011-10-28 19:01:15 引用

olsua5pc
    我在采访那些听从别人劝告任凭孩子在半夜里哭的家长们时,他们告诉我这样做不管用。偶尔有个别家长跟我说,他们让孩子哭过以后确实停下来了,但其后果却不像希望的那么好。
     有一位叫劳丽的母亲被晚上醒来的孩子弄得筋疲力尽。她在绝望之下屈从了不去睬他的劝告。她说:“我把耳朵塞住,任凭他去哭。我的丈夫不得不拦住我,不让我去理他,因为我内心深处实在想去抱他。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大,最后我再也忍不住了,还是去抱他了。老天爷,他哭得那个凶啊!我再也不那样做了。”
     对孩子的哭声不作出反应的另一次失败的例子是另外一位母亲告诉我的。她的医生劝她让晚上醒来的孩子哭哭够。她说:“我再也忍不住了,最后我还是跑过去给他喂奶,让他入睡。我们两个一起坐在摇椅上哭成一团。我花了比立即作出反应多一倍的时间才让他重新睡着。第二天他整整缠了我一天不肯放。”
     这位母亲学到了半夜里管孩子的一个重要事实:你孩子的哭反应越快,你就越容易使孩子的哭声停息下来。孩子第二天缠着她不放是对他的信任暂时受到动摇而作出的感情上的反应。
     当你对孩子的哭采用不作反应的方法时,你所用的是非强化原则,这个原则是:如果你不去强化某一行为,该行为很快就会停止。这一行为主义的方法在两个方面使我感到迷惑:它首先假定孩子的哭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必须加以制止,这是一种错误的假设。其次,这种做法对孩子正在成长中的自尊心起破坏作用。当孩子哭而没有谁理睬他时,孩子内心对哭的动力减少。婴儿成长发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对某一技能或行为作出适当反应是该技能或行为继续发展的首要动因。如果孩子哭了没人理睬,他就不大高兴了(这正是为什么非强化原则看上去有效的原因)。可是婴儿的哭声是婴儿的语言。尽管这种语言很原始,可哭是一个小小婴儿与外面世界的惟一的交际网络。取消这一交际方式可能会对孩子与照管他的人之间交流的总的愿望受到长期影响。母亲们有时报告说,在让孩子哭了一夜之后,第二天孩子会对她们很冷淡。随着孩子对他自己与人交流的能力失去信心,他也会对照管他的人会不会作出反应失去信心。因此,“让孩子去哭”的忠告会产生短期的好处,但却造成长期的损失。据我看,只顾短期利益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对孩子哭不作反应法的另一种辩解是孩子应该学会睡觉。但是通过你对他的哭不理不睬你并不能真的教会他睡觉,你所教会孩子的是哭不具有交际价值。当孩子哭了无人理睬后,孩子可能自己会重新入睡,但这是在无人理睬以后的失望之下撤退的一种表示。你通过不向你的孩子屈服来教你的孩子屈服。我对于这种方法的聪明之处实在无法理解。这是一种晚间训练,而不是晚间育儿。对宠物是需要训练的,但对孩子我们应该是养育他们。家长们,你们不需要担心你们对孩子的哭声反应迅速会强化哭的行为,因而造就出一个爱哭的孩子。研究表明,孩子很小时如果你对他的哭声反应迅速,到他稍微大一点之后,他就不大会哭。因此,对你的孩子作出反应不会像有些专家警告的那样产生出“训练有素的夜哭郎”。相反,这样做最终会教会你的孩子哭得少些。
     证明对孩子哭不作反应有道理的另一个说法是“可你这样一来培养了一种坏习惯”。在习惯和需要之间常常只有一条极细的界限。习惯一般是指一种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是由于频繁重复而形成的,如果戒除了也不会对人带来什么害处。而另一方面,需要却是一个人正确运作所必需的。对一种习惯如果不去反应,这个习惯就很容易消失,而一种需要则不会那么容易消失。一种需要如得不到满足永远也不可能完全被忘掉,它只是暂时受到压制,以后会以另一种方式重新爆发出来。总的来说,如果你承认晚间育儿时你孩子提出的要求是一种应该满足的需要,而不是应该戒除的坏习惯,那么你和你孩子双方都最终会得到回报:满足了你的孩子的要求以后,睡不着的晚上就会比较少。
    区分习惯和需要常常浪费脑力。我通常把初生婴儿的行为看成是需要,如果满足了这种需要,它肯定就会变成一种习惯,因为婴儿喜欢需要得到满足的那种感觉。简言之,婴儿会形成习惯性需要,但他们所形成的习惯是使他们感到舒服的习惯。连续不断感到一切都好对形成自尊心和个性有好处。如果形成总是感到“不对头”的习惯就会造成一个脾气很坏的、很难弄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不会是爸爸妈妈的开心果。
     孩子的气质也影响到是不是应该使用“让孩子去哭”的方法。要求高的孩子很少屈服于你不去理他。他们会越哭越响,且哭的时间更长,并且是带有令人不安的哭声。这些孩子发出明确无误的信息,即他们需要高的夜间育儿水平。这种孩子天生有一种气质,能促使他们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激烈抗议。要求高的孩子晚上醒来的习惯(即需要)是不可以去破除他的。
    气质温和的孩子通常不会在夜间醒来时哭得让母亲像救活一样冲过来。好弄的孩子看上去会自我安慰,不会引起对他的晚间哭声的紧急反应。对这种所谓好弄的孩子要特别警惕。这样的孩子是一种混合的赐予:他们天生具有自我安慰的能力,让母亲可以少受些压力,但他们同时缺少一种促进依恋程度的态度(比如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抗议性地哭泣),而这种态度对他们个性的培养和他们的母亲育儿技能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有经验的母亲常常能根据哭声的急迫性和哭声减弱的速度区分出“紧急”的哭声和不那么紧急的哭声。要求高的孩子哭起来的势头会越来越厉害直到谁听见了都会去理他,而好弄的孩子哭声很快就会降低,没有旁人介入也会自己重新入睡。对孩子晚间醒来时的哭声要不要去理他是一种根据判断决定的召唤,只有母亲的敏感性能对此作出判断。

沙发clow1999 2011-11-14 10:03:57 引用

yu4Vchild
    长知识了,分享到QQ空间去

藤椅明日隔天涯 2011-11-20 16:07:51 引用

zoutaoqi
    老是让孩子哭,不是会哭出病来嘛,老人们不是都说这样做不好么

板凳帅妈QQ 2012-04-16 22:00:55 引用

qq32975050ci73

都说的很有道理。看来还是要适合自己的才对,不能盲目跟从。。。

报纸家有儿女妞和丁 2012-12-15 20:08:10 引用

WODEYUERWANG2012

有道理,我家宝也爱哭,我都是第一时间冲过去,不想让他哭,一哭就气肚脐,好累呀,不过看到孩子安静满足的入睡也感到很幸福。

   1   共有记录数:5

用户中心

欢迎您,育儿网游客
快速登录后可以创建和加入圈圈。如果你不是育儿网注册会员,请马上注册

邀请好友

复制圈子地址发给好友

精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