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老人

家有老人 

残手残脚的王玲告诉你,只要努力,就会有“明天”

收藏
分享到:

楼主萝蔓果 2011-10-18 20:03:04 引用

wei4t8wkg
    身残志不残。像王玲这样的故事有许多许多,关键是看你能从中学到点什么。
     “手,每个人都有一双手。每双手都有十个手指,有些同学说它们是十个兄弟。说得好,它们确实像十个亲密无间的兄弟,缺一个就会带来困难!我们今天的比赛,就是要看看谁的十兄弟最勤劳,最灵巧
     哦,这是上海市长安路小学四(1)中队举行的“钉纽扣比赛”辅导员老师正在给队员们讲这次活动的意义呢!
     “曜——”随着一声清脆的口哨,每个队员的“十兄弟”都紧张地活动起来。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比赛时间到!
     老师挨个儿检查比赛结果:有的队员钉了两个钮扣;有的钉了一个;.有的连一个也没钉好,线和布乱七八糟地搅成一团……老师摇着头,心里叹息:唉,这些孩子,这些家里的“小太阳”,太缺少锻炼啦!
     突然,老师在王玲身边站住了。王玲那块布上,竟平平展展地钉好了三个纽扣。老师激动了,猛地抓住王玲的双手,高高举起:“队员同志们,请你们再仔细地看看,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
     啊,这双手,这双在五分钟里成功地钉好了三个纽扣的手,竟是一双残缺的手——每只手只有一个萎缩的小手指!
     童年,往往被人誉为是金色的、幸福的。可王玲的童年,却像攀登陡峭的大山,每一步都是那样艰难,每一步都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她在闸北产院呱呱落地的时候,迎接她的不是妈妈的欢笑,却是护士们惊奇的喊叫:“啊呀,这小孩的脚怎么抓也抓不住?”“咦,她的脚只有两个脚趾。”“糟糕,看那每只手只有一个萎缩的小手指。唉……”
     是的,王玲从来到人世间的第一天起,就得了先天性残缺的病症。她不会走路,不会穿衣服,不会用筷子,不会……她每天只能由妈妈或者姐姐帮着穿衣,喂着吃饭。她想学着走路,艰难地移动步子,蹒蹒跚跚,一不小心就摔倒在地,常常跌得鼻青眼肿;她想学着自己吃饭,仅有的两只残指,怎么也使不过来呀……她每天都在经受着难以忍受的疼痛和心酸。
     然而,最使她心酸的还不是这些。
     她很早就学会了叫妈妈,叫奶奶,叫姐姐,却很久不会叫爸爸。她看到邻家的孩子常常搂着爸爸的脖颈撒娇,嘴里甜甜地叫唤:“爸爸抱抱我,爸爸抱抱我。”于是爸爸伸出粗壮有力的手,把孩子高高举起,架在肩膀上,满弄堂兜着玩耍。王玲真是羡慕死了,忍不住问妈妈:
     “妈,我为什么没有爸爸?”
     妈妈一愣,呆呆地看着王玲。继而长长地叹口气。摇摇头,眼圈一红,滚出一串悲伤的眼泪。
     “妈妈,你怎么哭了,别哭别哭呀!”小王玲急了,连忙伸出两只残指,为妈妈拭去泪痕。她不愿意妈妈伤心,她以后再也不问爸爸的事了。
     一个隆冬的早晨,王玲像往常一样,坐在床上让姐姐帮着穿衣。
     “哎呀,上学要迟到了。”姐姐突然惊叫一声,把棉衣往王玲身上一披,就急匆匆离家了。
     王玲没办法,只得自己动手穿衣服。她抬起那双残缺的手,折腾来折腾去,半天也没能把衣服穿好。唉,别人都有一双健全的手,而我为什么却没有?她伤心极了,趴在床上号啕大哭。
     妈妈买菜回家见此情景,心里像刀割般的难受。她强忍着不让泪水冲出眼眶,安慰着王玲:“小玲,别哭,乖,姐姐她要上学,可不能迟到呀!你看,求别人做事多不方便,以后你应该自己学着穿衣服。”
     “我自己?我的手怎么行?……”王玲头摇得像拨浪鼓,哭得更伤心了。
     “难道你的手真的没用了?”妈妈的话突然严厉起来,“你爸爸才是这样说的!”
     “爸爸?他?……”王玲停止哭泣,瞪大着惊奇的眼睛,她可是第一次听妈妈讲起爸爸呀。
     妈妈把小玲拉在怀里,开始断断续续地讲述往事
     “那年,你出生才三天,妈妈抱着你从产院回家。没想到你爸爸迎头就说:‘养这样的小孩有啥意思?将来不会有用的。还是……,妈妈悲痛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看着那残缺的四肢,摇头叹息。妈妈实在舍不得抛弃自己的亲骨肉呀!于是我们之间发生了争吵……最后,你爸爸竟铁青着脸说:‘既然你认为有用,你就去养好了。说完就离开了家,再也没有回来……”
     王玲呆愣愣地看着妈妈苍老的面容,心里比学走路摔跤还痛苦、忧伤。她这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爸爸,她这才知道妈妈脸上为什么老是没有笑容……她猛地搂住妈妈的脖颈,咬着牙,抽抽泣泣地说:“好妈妈,我懂了,我会争气的,我一定要做个有用的人,真的,你等着看好了!”
     这以后,王玲就像换了个人:妈妈叫她上街买两根油条,等到回家时,油条只剩下一根。原来她的小指夹不住油条,有一根掉进阴沟里了。她退缩了吗?没有;她自告奋勇帮妈妈洗碗,“啪”地一声,一只碗从她手里滑到地上,碎成几片。她畏难了吗?没有;她……她不知道什么叫做屈服,疾病和家庭不幸的折磨却使她锻炼出一种倔强、不甘示弱的性格。她以一往无前的气概,与各种困难进行奋勇搏击:她总是说“我行”、“我自己来”、“别人会的我要会,别人不会的,我也要想办法会”。她终于学会了走路,学会了穿衣,学会了扫地、擦窗、洗碗、冲开水、倒垃圾……所有自己的事,她都能自己做。
     呵,痛苦这把犁刀一方面割破了她的心,一方面掘出了生命的新水源。
     三
     一九七七年九月,王玲该上学了,妈妈带着她去学校报名。老师打量了一下这个异常的孩子,虽然内心很同情,但还是婉言拒绝了。
     第二年,妈妈又带着她去报名。老师还是摇摇头,说:“暂且不管她的脚怎么样,就说她的手吧。每只手只有一个萎缩的小手指,怎么捏笔?怎么写字?而作为一个学生,又怎么离得开捏笔、写字!”
     妈妈苦苦要求说:“老师你们就收下她吧,她会捏笔,她会写字呀!”
     “她会?……”老师疑疑惑惑地向王玲看去。
     而这时,王玲已经不声不响地抓起一支圆珠笔,在纸上迅速地书写着自己的名字。老师走近一看,啊,这双严重残缺的手,竟能写出如此端正的字体!
     “这没什么。”妈妈平静地说,“这孩子只不过不甘心成为一个废人罢了。”
     是的,去年学校拒绝王玲入学的时候,王玲就没有甘心。她一回到家就反复琢磨自己的手,手是光秃秃的,但是小手指弯曲的关节还是有的,这能不能利用呢?她试着用小手指的弯曲部位勾住铅笔。没划上几笔,手就颤抖,铅笔不时滚落下来。再来,还是不行。再来……浑身上下都让汗水湿透了,王玲还是一个劲儿在纸上划呀划呀…
     妈妈端着饭碗走过来劝:“小玲,先吃饭吧。吃完饭,妈妈跟你一起想办法好吗?”
     王玲泪汪汪地抬头看看妈妈,忽然她的眼睛里闪出了光:“妈妈,有办法啦!有办法啦!你看,你用两根筷子可以夹住饭菜,我两只手加在一起也有两个手指,两个手指可以像筷子一样合起来使用呀!”妈妈还没弄明白,小王玲就用一只手指勾住笔,用另一只手指挡住笔,在纸上划起来。行呀,铅笔能夹住,就是困难不小:用力太轻,写不出字;用力太猛,疼得厉害。然而对于王玲来说,这点儿疼算不了什么,她什么时候不在忍受着疼痛呢!几个月后,王玲就用这个办法,写出了一行行端端正正、清清楚楚的字体……
     老师感动了,立即把王玲的情况向校长反映。几天后,班主任陆老师找到了王玲:“孩子,从今天起,你就是一名正式的小学生了,学校批准了你的报名申请。我们这个社会是不会抛弃一个要求上进、不怕困难的人的。\\\"
     四
     陆老师没有说错,小王玲入学三个月,就能和十指健全的同学一样迅速地完成作业。从二年级开始,她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作文常常被老师当作范文讲评;全校速算比赛每次都得到好名次……对了,她还当上了四(1)中队的中队长,为集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
     此刻,王玲正迈动着那双“残脚”,艰难地向小蒋家走去。她要去帮小蒋复习功课。
     小蒋,长得虎头虎脑,那脑袋其实并不笨,就是贪玩,害得他差点儿留级。他自己也失去了信心,于是就索性拼命玩。
     王玲为他着急起来,跑到办公室对老师说:“老师,让我跟小蒋一起坐吧o\\\"
     没想到小蒋朝着王玲扬扬拳头说:“你算什么,独手!还想来帮我?哼!”他在课桌上划了“三八线”,不许王玲越雷池一步。而他自己呢,却常常故意把书包放到王玲这边的桌面上;写字的时候,手臂张着很开很开。晚饭后,王玲去他家帮着补课,他不是悄悄躲开,就是“嘘嘘”地赶王玲……
     “唉,这一回,他究竟是躲避我,还是赶我呢?”王玲一边走,一边忐忑不安地想那些不愉快的事。啊,王玲远远地看见小蒋已经站在门口了,心儿顿时紧张得“怦怦”乱跳!可是怪呀,小蒋却一反常态,笑嘻嘻地伸出热情的手:“王玲,快进来o\\\"
     “怎么?你不赶我啦?”
     小蒋面露愧色,嗫嚅着嘴唇,冲出一句话:“王玲,我,我佩服你!”
     “你忘啦,今天的体育课上……”
     噢,记起来了。今天的体育课练长跑,王玲跑着跑着,“啪”地摔了一跤。老师看看王玲的脚,脚跟全是血泡。他感到心痛,就把王玲关在教室里,命令她休息。可王玲怎么说:“我到学校来不是为了受照顾休息,别人能跑,我为什么就不能?”她偷偷从教室里溜出来,又一拐一拐地跟在队伍后面了。
     小蒋还说了许多,比如:王玲帮弄堂里的孤老太拆纱头;王玲为托儿所娃娃穿衣穿鞋;王玲在“勤巧双手”活动中,不仅学会了钉纽扣,还做成功了“土电影机”“小木船”…
     “难道这些都不值得佩服?”小蒋情绪越来越激动,“王玲你是个‘残手残脚’的人,却能够学得那么好,做那么多的事,我为啥就不行?王玲你帮助我,我愿意跟你坐在一起,我再也不欺负你了,真的!”
     王玲欣慰地笑了。她好像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萤火虫,虽然为别人发出的光是微弱的,星星点点的,但那毕竟是光啊!
     生活没有亏待王玲。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她被评为上海市“勤巧双手”好队员,一九八三年六月,又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少先队员。她的事迹登了报,上了电视,传遍干家万户……

沙发小法女 2011-10-24 20:06:54 引用

rvvi07gw4s
    琼瑶———经历磨难,终觅知音
   1   共有记录数:2

用户中心

欢迎您,育儿网游客
快速登录后可以创建和加入圈圈。如果你不是育儿网注册会员,请马上注册

邀请好友

复制圈子地址发给好友

精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