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书屋

宝宝书屋 

【凡妈文集】-蒲公英读书馆借阅第八期

收藏
分享到:

楼主幸福麻辣烫 2011-08-30 15:35:13 引用

ygbeibei-zengyifan

 

今天是2011年8月30日 曾一凡5岁4个月14天

 

 

蒲公英读书馆借阅第八期

2011818日至824

《威利床下的鬼》

 

    维利的床下有鬼!
    维利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它,可是他确信,鬼就在那儿。
    “没准儿这个鬼会从床缝里爬出来,偷走我的玩具熊呢!”维利一把扯过被子,把脑袋蒙上。
    哇,真可怕呀!
    听,那声音又“
窸窸窣窣”地响起来了!
    “妈--妈妈--妈妈妈妈--”维利使劲地喊。
    房门“咚”的一声推开了。“你在做噩梦吧,维利?”妈妈问道。
    “嘘--”维利压低嗓门说,“嘘--妈妈,我床下有个鬼!”
  

    一个如此简单的故事,相信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会碰到,自己睡的时候害怕有鬼在床下。书中的妈妈如此有耐心,将孩子的心结一一解开,为了让孩子更加放心,甚至趴在床下为孩子看看是不是真的有鬼。

    就在此时,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不怕鬼的妈妈却被一只小老鼠吓得逃出房门,甚至乒乒乓乓堆了一堆东西在门口,孩子却很兴奋,甚至希望是只米老鼠,最后,睡在妈妈身边的宝宝希望亲自抓住老鼠,那样妈妈就不再烦恼了。

    妈妈爱孩子,宝宝爱妈妈,就这么一个简单的生活细节体现的淋漓尽致。画面温馨,仔细注意一下,维利用小手小脚缠住妈妈,不让妈妈走的细节,是不是在每个孩子身上都发生过呢。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有一只100万年也不死的猫,它死了100万次,又活了100万次。有100万个人宠爱过它,有100万个人在它死的时候哭过,可是它连一次也没哭过,它先是国王的猫,然后又是水手、魔术师、小偷、孤老太太和小女孩的猫,但它活得浑浑噩噩,对一切漠不关心,直到有一天,它变成了一只只属于自己的野猫,爱上了一只美丽的白猫,它才头一次知道为什么而活……

    算不上华丽的手绘,文字简简单单,淡淡的。死去,复活,再次死去,复活。猫儿很自豪活过一百万次,他不悲痛,不哀伤,因为从没有真正付出爱,直到遇见自己所重视的她, 那个真正让自己付出真心的白猫,就想那样一直到老。 
    最后白猫死了,他哭了,了解了自己的心,再没复活过。悲伤而感动,酸酸的.... 

《欧先生的大提琴》

    这是一个发生在战火中以音乐抚慰人心的故事。
    男人都去参战了,陷入围城困境的妇孺老少,食物不足,缺水缺电,度日如年。星期三救济车的出现,成为人们唯一相聚交谈的场合,点燃了他们心中微亮的希望。

 

    述说这故事的小女孩儿不满大人之间的战争,她无时无刻不愤怒,但也只能苦中作乐,自我调节。她和其他孩子有时在走廊上奔跑、吵闹,捉弄不甚合群的邻居--大提琴家欧先生。从父亲口中,她知道,他曾有过辉煌的往昔,身边拥有一把“最好的大提琴”。它的每一个部分都来自不同的国家,需要全世界共同合作才能做得出来。

    有一类儿童文学作品一开始时,故事中的主角需要逐渐认识--现实中孩子也往往对成人有某种误会,随着了解的加深才逐渐化解。正如这篇故事里最初小女孩儿认为欧先生孤傲、不合群。然而,当配给卡车惨遭炸毁,人们陷入集体性伤痛时,欧先生挺身而出,在星期三的下午出现在广场上,用大提琴演奏巴赫的音乐,给大家带来勇气和力量,小女孩儿渐渐对欧先生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欧先生的大提琴》带给战争中人们的是爱,还有勇气。这样的图画书不仅适合孩阅读,也适合送给所有不幸阴霾笼罩的人们,一如封面的亮色。 
    1992
527日,萨拉热窝的一个面包店正在烤面包并分给饥饿的被战争打得支离破碎的人们。在下午四点钟,长长的队一直排到大街上。突然,一颗炸弹正落在排队者中间,当场炸死22人,血溅满地。一百米外,住着37岁的Vedran Smailovic,战前,他是萨拉热窝歌剧团的大提琴首席,当他看到窗外的大屠杀时,他再也忍无可忍了。他做他唯一能做的,从那以后的每天四点整,都会穿上正式的音乐会服装,走出他的公寓,在炸弹留下的坑的中心放上一个小露营板凳,为被遗弃的街道和人们演奏。当敌人的炮火向他袭来时,他侥幸地逃过一劫,没有了大提琴的陪伴,他吹着口琴,继续他庄严的演奏。之后,这位勇敢的大提琴家还曾被马友友邀请出席自己的演奏会,为了纪念音乐带给人们的希望与力量--或许这就是欧先生的原型?

    这是一本关于战争的图画书,可是它却并不是说教的那种。 
    这是一本关于希望的图画书,让人刻骨铭心的一种精神。 

    《欧先生的大提琴》给人的是战争中的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或许不会直面战争,但是,我们需要给予他们这种希望,这种欧先生通过其独特的方式传达的精神。 

《菲儿》

    菲儿是一条红色的、特别喜欢讲故事的鱼。
    每天晚上,他都给鱼宝宝们讲故事。
    听着菲儿讲的故事,鱼宝宝们不知不觉地就,
    呼呼--呼呼--呼呼呼呼--
          ……

    读书馆送来的版本,蓝色的封面中间一条红鱼,却没有书名,好奇怪,翻开,第一页上,右下侧‘菲儿’两个字上面一行小字‘爱讲故事的’。然后我离开,凡凡自己翻开一页又一页,然后我听见好夸张的大呼小叫:妈妈,你看好多好多鱼,黄色的小鱼……

    文字很少,鱼,很多,简单而有趣味的一本书,初看不觉,又看,再看,方觉趣味盎然。

    红鱼“菲儿”的名字,来源于意大利语“fiaba”意为“故事”、“童话”、“寓言”等。故事中,菲儿把鱼含在嘴里的情节初看时百思不得其解,后百度得知:其实,有些鱼类真的会把卵含在嘴里孵小宝宝。比如,有一种鱼叫做“丽鱼”鱼妈妈会把卵含在嘴里,保护即将出生的鱼宝宝。为了防止把快要出世的宝宝咽到肚子里,鱼妈妈会连续十几天不吃不喝呢。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文字主要来自网络。

附:蒲公英读书馆借阅系列博文

          《开启蒲公英读书馆之旅》

   《蒲公英读书馆借阅第二期》

   《蒲公英读书馆借阅第三期》

   《蒲公英读书馆借阅第四期》

        《蒲公英读书馆借阅第五期》

        《蒲公英读书馆借阅第六期》

  《蒲公英读书馆借阅第七期》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   共有记录数:1

用户中心

欢迎您,育儿网游客
快速登录后可以创建和加入圈圈。如果你不是育儿网注册会员,请马上注册

邀请好友

复制圈子地址发给好友

精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