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心理

宝宝心理 

说教和批评,带来距离和怨恨

收藏
分享到:

楼主月牙湾的LYDIA 2011-08-17 14:39:01 引用

yuyudexin

父母要善于和孩子沟通,避免批评和说教,那些想努力讲道理的父母很快就会发现这种做法让人疲乏不堪。孩子之所以经常逃离或者拒绝和父母对话,是因为他们讨厌说教,讨厌喋喋不休和批评,他们觉得父母的话太多了。

来看一位研究者举的例子:他无意中听到一段父母和孩子的对话,他惊奇地发现,他们几乎都不听对方在说什么,他们的谈话更像是两段独白,一段充满了批评和命令,另一段则全是否认和争辩。这种沟通的悲剧不是因为缺乏爱,而是缺乏相互尊重;不是缺乏才智,而是缺乏技巧。


方式不同则效果迥异

10岁的杰克怒气冲冲地回到家里,他们班级成员本来打算去野餐,但是下雨了。如果是以前,他的父亲就会说一些让事情变得更糟的话:“天气不好,哭是没有用的,以后会有玩的时候。又不是我让它下雨的,你为什么要冲我发火?”显而易见,父亲缺乏耐心和理解,这种处理方式只能使事情更加恶化,杰克对谁都会发脾气,搞得家里不得安宁。

这一次杰克的父亲决定采用一种新的办法。他心里想:儿子对错过野餐反应很强烈,他很失望,用怒气向爸爸表现他的这种失望,作为父亲应该帮助他,需要对他的感受表示理解和尊重。于是他对杰克说:“你看上去很失望。”杰克说:“我当然很失望了。”父亲又说:“你已经准备好了一切,该死的天却下雨了。”杰克说:“是的,正是这样。”这时,出现了短暂的沉默,然后杰克说:“哦,不过以后也可以出去玩。”他的怒气看起来消失了,在余下的时间里,他都很平静。

为什么父亲的第二种方法会有如此好的效果呢?这个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它在哪些方面产生了作用?其实,当孩子处于强烈的情绪波动中时,他们听不进任何人的话,也接受不了任何意见或安慰,更无法接受任何建设性的批评。孩子只希望家长能够理解他们心里在想什么,而且他们希望不用完全说出自己的遭遇,家长也能够理解他们。他们的情绪只会向家长透露一点点,而家长则必须猜出剩下的部分。


控制情绪,避免批评和说教

当孩子的行为不当时,父母往往意识不到是因为波动的情绪导致错误的行为。因此,在纠正他们的行为前,一定要先处理他们的情绪问题。

约翰的妈妈在与朋友聊天时,回忆说:“昨天我下班回到家,还没来得及脱掉外衣,我的儿子约翰就从他的卧室里冲了出来,开始向我抱怨他的老师:‘她布置的家庭作业太多了,我一年也做不完,我怎么可能在明天早上之前写完这篇作文呢?我还有上个星期的一篇短文没有完成呢,她今天朝我高声嚷嚷,她一定恨.死我了!’我马上失去冷静,冲他喊道:‘我的老板和你的老师一样可恶,但是你听到我抱怨了吗?怪不得老师冲你喊,你从来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你就是懒,不要再抱怨了,赶紧开始做作业,不然你一定会不及格。’”

“你发完火之后发生了什么?”朋友问道。

“唔,我儿子怒气冲冲地上楼去了自己的房间,锁上门,不肯下来吃晚饭。”

“那么你感觉如何呢?”朋友问。

“糟透了,整个晚上都被毁掉了,每个人都很烦躁,气氛很压抑,我觉得很内疚,但是不知道怎么办。”

“你觉得你儿子会怎么想?”朋友又问。

 “可能很生我的气吧,害怕老师、沮丧、无望、心烦、无法集中精神。我对他没什么帮助,但是当他抱怨而不愿意负责任时,我就受不了。”

其实,约翰的妈妈只要同情她的儿子,承认他的困境,她就可以说:“唔,你担心明天早上之前写不完一首诗和一篇短文,怪不得你觉得着急呢。”但是,家长没有养成向孩子敞开心扉的习惯,孩子遇到困难时通常会生气,然后把他们的困境迁怒于他人,而这常常激怒父母,然后父母就责怪孩子,说一些事后会后悔的话,可是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既然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很难,那么如果父母能够学会把握在他们愤怒的外表下所隐藏的担心、失望和无助,对稳定他们的情绪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只有当孩子的心情平静时,他们才能正确地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举动。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的言行和态度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出了问题时,一定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妄想通过说教、批评来解决问题,效果自然不会好。要想和孩子沟通,需要家长学习用关心的方式跟孩子交谈。

   1   共有记录数:1

用户中心

欢迎您,育儿网游客
快速登录后可以创建和加入圈圈。如果你不是育儿网注册会员,请马上注册

邀请好友

复制圈子地址发给好友

精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