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楼MY-1LOVE 2009-05-31 11:55:09 引用
天天儿才刚刚九个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懂的不多,没有那么互动的环节可以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但是孩子的早教应该是从胎儿时期就开始了.我也凑凑热闹,写写我的经验和感想吧.
每个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如果我们自己对别人说谎就不能要求孩子诚实.如果我们学不会控制就不能怪孩子长大以后脾气暴臊.这一点应该从怀孕前就开始做到.女儿怀孕很苦,受的限制很多,但为了孩子就应该坚持下去,不能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去吃一些对孩子不好的食物,也不能因为怀孕就趾高气昂,对家人乱发脾气,自己的一言一行,乃至心里的想法,肚子里的胎儿都真切的感受着呢.和宝宝说话,聊天,看书,学习,听音乐这是怀孕其间应该坚持做下来了.
宝宝出生后,前六个月是塑造自信的最佳时期.因此,在这一个阶段里,千万不要对孩子大吵大闹,不要因为劳累失去信心耐心而迁怒于宝宝.如果他哭了就要马上抱起他来,不要相信有的老人所认为的,孩子哭一哭是好事.在六个月以后,适当的啼哭有助于他明白凡事都有规律,他也要遵守规律,但六个月以里的宝宝,你如果放任他哭泣不管只会传给他"我是不重要的,妈妈不爱我"的信息.次数多了,他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样如果他将来变得非常的胆小怕事,不敢表现自己,甚至懦弱,那么,做父母的就要反省自己了.我自认为这一点我和天天爸爸做的十分棒,但也付出了代价,一个是得罪了老人,一个就是把天天儿培养的太过于自信了...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说天天儿:你要再这样下去,就不是自信,是自大了.呵呵.
观察自己的宝宝,多鼓励他.我家天天儿二个多月的时候,我自己带他.当我每次不得已离开他一小会儿的时候,(比如上卫生间)他就会大哭.为了安抚他,我就在卫生间里大声的和他说话.我发现,如果我说"妈妈",他就会喊"啊啊",如果我说"宝宝呢"他就会说"啊啊啊",如果我说"你去哪儿啊"他就说"啊啊啊啊",这样,四个音节以里的都可以分辩清楚.我就经常和他反复的玩这一个游戏.等到三个多月的时候,天天儿就能发出十几个音节来了.但是因为老人后来帮忙带了一段时间,他这个本领就消失了.时至今日想起来,还是很不高兴.
相信宝宝的能力.我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住院,楼梯处写了四个字"儿童乐园",我妈妈每次抱我路过的时候都会念给我听.结果有一天我就突然自己念了出来.旁边人都很惊奇,以为我认识字,我爸说:都是假的,认识什么?我爸的这个观点,我不能接受.比如现在,我教天天儿认识颜色,从红色开始,拿出三个一样的不同颜色的东西,都给他认其中的红色.教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就能准备的从三个里面把红色的拿出来了.我曾经让天天儿表演给爷爷看.我的本意本来是期望爷爷夸夸他,但老人家却说:认识什么,都是假的.(这话和我爸说的真是像啊)说完,还把那个红色的东西混入到一大堆的玩具中去,让天天儿去捡.这样孩子就找不到了,他以此来证明孩子根本不认识.我个人认为这个理论和方法都是错的.没有孩子从一出生就什么都懂,都是一点点学会的,有了一点进步就要夸奖他而不是打击他.对几个月的孩子不要要求他和大人的思维一样清楚准备,要允许他犯错误.
最重要的一条:坚持自己的理念.我和天天儿爸爸因为从天天儿出生后就坚持用科学的方法喂养和教育他,曾引起过四个老人强烈的不满.因为很多习惯和想法都和他们的发生强大的冲突.这也是很多家庭遇到过的.这一点上,我要感谢天天儿爸爸,他的坚持和信任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安慰.他常说:"你不能为了一个好儿媳妇的名声就把孩子豁出去,那样的话,到头来你什么也得不到."我非常感谢他.
总之,我的早教方法,偏向于给孩子自信,让他自己发展自己.不强求他完成什么学习任务,不与人攀比.我认为到目前为止,他的前期铺垫我和天天儿爸爸做的很好.我的宝贝,身体强壮,三个月自己抱着娃娃就能坐一下,五个月就能扶着沙发站着,六个月能坐的很稳了,现在九个月,爬的很好,有一点支撑或者帮助就能站的很好,如果大人扶着他,就走的很好了,但因为爬行对孩子的大脑小脑都有好处,所以我和天天儿爸爸都是鼓励他多爬,少走.性格上也很好,不怕生人,但从不接受生人的食物(这一点绝对是天性,我没教过).很自信,想做的事自己就一定要去做(这一点有时候很烦人,比如他要爬过去拿一样东西,我们认为他不能拿,他就坚持不懈的一次次的爬过去,拿到为止,安全的东西还好,如果有危险我们拿走了就是一场争吵了,天天儿会气得大叫).他喜欢的人他就愿意让他抱,不喜欢的人坚决不让抱.很有勇气.我长这么大了有时候还不会拒绝人,总怕伤人感情.但天天儿却显出了坚持自己的个性,很令我欣慰.另外,最让我欣慰的就是他很爱我和他爸爸,他每次吃东西,都要递到我的嘴边让我尝尝他才高兴.而别人就不肯给尝了,哪怕是他爸爸想吃他也不给.但是有一次,他在视频里看见爸爸了,他可能没见过爸爸变成平面的样子,十分的焦急,哇哇的大哭起来,拼命的拿小手摸屏幕里的爸爸,急得啊啊直叫,怎么劝也劝不住.身子一个劲儿的往电脑里使劲儿,我用手机把这个场面录下来了,回来给他爸爸看,他爸爸感动的眼泪都下来了.但是他爷爷奶奶却把这个场景理解成了:这孩子胆儿小.看见人就说,这孩子胆儿小.我也不能认同,因为他表现出来的是焦急而不是害怕.再一个,我认为,即使孩子对什么事物表现出了害怕的情绪,也不要一下子盖上"孩子胆小"的帽子,长期以往,只会让孩子真的变的胆小而不会有任何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