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一世界——快乐亲子游

一家一世界——快乐亲子游 

【瑞雪兆丰年】-好书推荐(上精品)

收藏
分享到:

楼主幸福的雪花 2011-05-11 15:50:47 引用

emilyandrachel

瑞雪妈觉得我们圈圈的小朋友都很幸运,因为很多妈妈们都很有心、接触并在实践着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像天翼妈、熊妈都提到看过孙瑞雪的《爱和自由》,花妈、鑫妈也都看过很多关于儿童教育方面的书籍。 

最近瑞雪妈正好在参加一个真爱妈妈成长小组,是瑞雪妈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同学组织的。其中有个同学跟我们分享了一个书单,在这里瑞雪妈借花献佛分享给各位爸爸妈妈。里面提到的有些书我看过,有些书在看,还有很多都没看过,其中就有《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爱和自由》等。家长也是需要学习成长的,而对于我们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书。希望这些书单对大家有帮助。大家如果看过这方面好的书籍也可以拿出来分享。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了我们孩子的幸福,也为了我们自己的幸福。

2011-05-12 11:19:37fanfan00 作第1编辑送花 [6]

沙发幸福的雪花 2011-05-11 15:53:45 引用

emilyandrachel

阅读有顺序-兼好书推荐

 

好书推荐—— 


   
阅读是最简单最方便的一种学习方法。从别人的经验里,我们总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我曾经写过《大声为孩子朗读吧》一文,建议从孩子出生开始,一直到孩子小学结束,父母每天为孩子阅读15分钟。这是一个既容易又很难坚持的一个阅读计划。如果父母做到了,那将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除了为孩子阅读以外,更重要的是父母自己也要有一个阅读习惯,否则,孩子的阅读习惯也很难养成。
   
从我自己的经验,我一直认为:养育孩子是我此生为止经历过的最难最高深最有价值的一门学问。民族的素质不能只靠学校,不能只靠科学技术,最关键的还得靠父母。如果每一对父母的素质都提高了,整个民族的素质自然就提高了。在今天还不能得到更多正规机构的支持和帮助以外,父母就只能主要通过阅读来获得自我成长和养育孩子的知识。
   
人类的进化到了一个特殊时期。在我们曾祖母的那个时代,对一位称职的母亲而言,她并不需要预先学习关于养育孩子的知识,因为她的本能就能告诉她如何做母亲。曾祖母养育孩子的艺术,就像天地运行一般地恰如其分。随着现代科学的极速发展,养育孩子的科学知识也成铺天盖地之势向年轻的父母袭来。在被信息淹没的同时,曾祖母时代固有的为人父母的本能也在以相同的速度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年轻父母的困惑和焦虑。在我们责怪如今的孩子难养的时候,我们常常听见父辈们同样的责怪:我们那时养四个五个孩子都轻松过来了,你们现在连一个孩子都养不好。
   
是什么使现在的孩子难养了呢?
   
是我们失去了为人父母的本能!是我们不了解人类的幼年期在这个特殊时期里的成长规律!本应是亲密和睦的亲子关系,却变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间无休止的战争。
   
如果我们不学习为人父母的艺术,我们的孩子仍会沿袭我们的养育方法,来养育他们将来的孩子。在国外,社区的家庭教育培训和以及社区对准父母和新父母的支持和帮助都已经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所以,国外的父母们都很清楚应该怎么对待新生的孩子,怎么养育学龄前的孩子,怎么养育青春期的孩子。而不是像我们一样,面对孩子时束手无策。
   
当然,养育孩子是一门很高深的艺术,不可能通过我介绍几本书就能达到理想的状态。但我希望,朋友们能通过这几本书的指引,寻求到适合养育你自己孩子的方法。《黄帝内经》里说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如果我们只掌握了某种对待孩子成长的方法,而不去了解孩子发展的真正规律以及其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不去改变自己的某些言行习惯和心理上的负面特质(进行自我成长),那我们充其量也只是一个下工!要成为上工的父母,我们需要修炼我们自己,蹲下来用心去感受孩子,而不是用高高在上的姿态来俯视孩子。
   
对于6岁前的孩子,母亲和孩子之间的链接更紧密一些,母亲照顾孩子的时间也相对多一些。而6岁前的生命质量是决定人一生幸福与否的关键时期,所以我们说母亲的素质决定民族的命运
   
但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同等重要,而不只母亲的责任,所以,父母需同时阅读这些书,达到同步成长。否则,阅读的一方会比不阅读的一方成长得快,到时会出现夫妻格格不入的状态,这对婚姻关系和孩子的成长都是非常不利的。

  

 

藤椅幸福的雪花 2011-05-11 16:00:02 引用

emilyandrachel

写给准妈妈、新妈妈


   

我一直在思考,该以什么样的顺序来介绍我读过的有关育儿和成人自我成长的书。我家几大书橱的书,育儿和成人自我成长的书占去了将近1/4,该从哪一本介绍起呢?最后,我还是决定从准妈妈所需要的书开始入手。
1
、《育儿百科》
   
对于准妈妈来说,日本作者松田道雄的《育儿百科》是一本不错的选择,虽然也有人说它不好,但相比国内许多鱼目混杂的育儿百科,这却是一个上等的选择。该书对妊娠期以及产前检查的注意事项、新生儿的护理以及常见疾病、一岁以内每月龄的孩子会出现的状况、母乳喂养等方面,都有非常详细科学的介绍。对于即将为人父母以及新为人父母的人们来说,该书不愧为一本育儿宝典。
   
我是在8年前开始用松田道雄的《育儿百科》的,随着儿子的长大,我对这方面的书也不再关注,所以也不知道如今是否还有比这本书更好的书。写这个贴子时,我特地上网查了查,查到一本似乎可以与之匹敌的另一本美国作者斯波克的《斯波克育儿经》,看内容介绍好像不错,但我没读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也欢迎用过的朋友提供建议,以供其他朋友参考。
2
Incarnating Child
   
这是一本人智学理念启迪下婴幼儿保育方面的书,台湾把它译做《我来了》,作者是Joan Salter,大陆还没有简体中译本。关于人智学,中国大陆绝大多数人对之了解甚少,如果有朋友了解华得福教育,可能就会对人智学有所了解。
   
该书从准备为人母应该有的身体、心灵准备谈起,详细介绍了孩子出生后的前六周护理、婴幼儿期的喂养、孩子的感官发育、孩子生命中第一个七年的发展状况、以及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等。
   
该书带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孩子、理解人类的发展。书中的许多见解你也许是第一次听说,但它不无道理。比如书中说:若让婴儿在最初的几个星期里生活在玫瑰粉红和兰色的环境下,将具有莫大的意义。作者建议用两种丝制的帷幔(一件为兰色,一件为粉红)来达到这个目的;一个放在顶端,一个穿过摇篮的挂钩围绕在摇篮旁边;这样做一来可以创造柔和的颜色,二来可以软化现实世界尖锐的轮廓,这有助于婴儿内心的平静。
   
不过,这本书在大陆买不到,我看的是英文版,台湾可以买到繁体中文版。
3
、《捕捉儿童敏感期》
   
谈到蒙特梭利教育,朋友们还是相当熟悉的。你可能听说过许多有关该教育的书,比如《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力的心灵》等等。但对于对该教育不是很了解的朋友来说,《捕捉儿童敏感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 

在书中,孙瑞雪老师用200多个孩子(0-10岁)敏感期的真实故事讲述了儿童成长的秘密。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秘密,我们就可能用我们自以为是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孩子来说致关重要的某些行为,从而扭曲了孩子的发展。该书可以带领我们初步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
   
孩子从3个左右开始吃手,从此见什么都往嘴里放。有人说,那是因为孩子要长牙了,牙龈痒,所以见什么都咬。真是因为这个原因么?如果你不了解真正原因,而阻止孩子咬东西,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不良影响呢?
   
不防去书里听听孙老师的分析吧。
4
、《让孩子做主——母乳妈妈育儿手记》
   
这是小巫从她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到孩子一岁之间所经历的真实记录。
   
当你仍在身材和母乳之间犹豫不决的时候,作为国际母乳协会咨询员,小巫用她亲身的经历,通过生动幽默的故事,将会为你提供最新最正确的母乳喂养咨询和指导。
   
因为小巫的这本书,许多妈妈大胆地挺起乳房,让孩子享受吸吮的快乐。
   
这些日子里,相信朋友们会更认同小巫早就在提倡的母乳喂养。我们为什么非要等到大的灾难降临才能醒悟么?
   
如果一个孩子得不到母亲的乳汁喂养,那将是他一生最大的不幸!可是越来越多的妈妈在选择让孩子不幸!
   
我的儿子比小巫的儿子小一岁,因为小巫的这第一本书,我从此成了小巫的粉丝,买了她出的所有书。但这第一本书,我是在儿子3岁时才看到的,所以至今后悔没有给儿子更长时间的母乳喂养。
   
给准妈妈、新妈妈的书,先介绍这些吧,如果你相信母亲的素质决定民族的命运的话,你也对孩子的养育真的感兴趣的话,相信你会找到更多有关方面的信息。
   

板凳幸福的雪花 2011-05-11 16:01:28 引用

emilyandrachel

写给准妈妈、新妈妈


   
我一直在思考,该以什么样的顺序来介绍我读过的有关育儿和成人自我成长的书。我家几大书橱的书,育儿和成人自我成长的书占去了将近1/4,该从哪一本介绍起呢?最后,我还是决定从准妈妈所需要的书开始入手。
1
、《育儿百科》
   
对于准妈妈来说,日本作者松田道雄的《育儿百科》是一本不错的选择,虽然也有人说它不好,但相比国内许多鱼目混杂的育儿百科,这却是一个上等的选择。该书对妊娠期以及产前检查的注意事项、新生儿的护理以及常见疾病、一岁以内每月龄的孩子会出现的状况、母乳喂养等方面,都有非常详细科学的介绍。对于即将为人父母以及新为人父母的人们来说,该书不愧为一本育儿宝典。
   
我是在8年前开始用松田道雄的《育儿百科》的,随着儿子的长大,我对这方面的书也不再关注,所以也不知道如今是否还有比这本书更好的书。写这个贴子时,我特地上网查了查,查到一本似乎可以与之匹敌的另一本美国作者斯波克的《斯波克育儿经》,看内容介绍好像不错,但我没读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也欢迎用过的朋友提供建议,以供其他朋友参考。
2
Incarnating Child
   
这是一本人智学理念启迪下婴幼儿保育方面的书,台湾把它译做《我来了》,作者是Joan Salter,大陆还没有简体中译本。关于人智学,中国大陆绝大多数人对之了解甚少,如果有朋友了解华得福教育,可能就会对人智学有所了解。
   
该书从准备为人母应该有的身体、心灵准备谈起,详细介绍了孩子出生后的前六周护理、婴幼儿期的喂养、孩子的感官发育、孩子生命中第一个七年的发展状况、以及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等。
   
该书带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孩子、理解人类的发展。书中的许多见解你也许是第一次听说,但它不无道理。比如书中说:若让婴儿在最初的几个星期里生活在玫瑰粉红和兰色的环境下,将具有莫大的意义。作者建议用两种丝制的帷幔(一件为兰色,一件为粉红)来达到这个目的;一个放在顶端,一个穿过摇篮的挂钩围绕在摇篮旁边;这样做一来可以创造柔和的颜色,二来可以软化现实世界尖锐的轮廓,这有助于婴儿内心的平静。
   
不过,这本书在大陆买不到,我看的是英文版,台湾可以买到繁体中文版。
3
、《捕捉儿童敏感期》
   
谈到蒙特梭利教育,朋友们还是相当熟悉的。你可能听说过许多有关该教育的书,比如《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力的心灵》等等。但对于对该教育不是很了解的朋友来说,《捕捉儿童敏感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
   
在书中,孙瑞雪老师用200多个孩子(0-10岁)敏感期的真实故事讲述了儿童成长的秘密。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秘密,我们就可能用我们自以为是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孩子来说致关重要的某些行为,从而扭曲了孩子的发展。该书可以带领我们初步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
   
孩子从3个左右开始吃手,从此见什么都往嘴里放。有人说,那是因为孩子要长牙了,牙龈痒,所以见什么都咬。真是因为这个原因么?如果你不了解真正原因,而阻止孩子咬东西,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不良影响呢?
   
不防去书里听听孙老师的分析吧。
4
、《让孩子做主——母乳妈妈育儿手记》
   
这是小巫从她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到孩子一岁之间所经历的真实记录。
   
当你仍在身材和母乳之间犹豫不决的时候,作为国际母乳协会咨询员,小巫用她亲身的经历,通过生动幽默的故事,将会为你提供最新最正确的母乳喂养咨询和指导。
   
因为小巫的这本书,许多妈妈大胆地挺起乳房,让孩子享受吸吮的快乐。
   
这些日子里,相信朋友们会更认同小巫早就在提倡的母乳喂养。我们为什么非要等到大的灾难降临才能醒悟么?
   
如果一个孩子得不到母亲的乳汁喂养,那将是他一生最大的不幸!可是越来越多的妈妈在选择让孩子不幸!
   
我的儿子比小巫的儿子小一岁,因为小巫的这第一本书,我从此成了小巫的粉丝,买了她出的所有书。但这第一本书,我是在儿子3岁时才看到的,所以至今后悔没有给儿子更长时间的母乳喂养。
   
给准妈妈、新妈妈的书,先介绍这些吧,如果你相信母亲的素质决定民族的命运的话,你也对孩子的养育真的感兴趣的话,相信你会找到更多有关方面的信息。

 

报纸幸福的雪花 2011-05-11 16:05:31 引用

emilyandrachel

写给愿意用心感受孩子并享受做父母的朋友们(一) 

   
在一个讲座上,有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妈妈问老师:我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我该怎么弥补以前为人父母时的不足之处呢?老师是这样回答的:父母的职责和荣耀是永远的,从此时开始学习做父母也不晚。
   
在接下来介绍的书目中,无论你是将为人父母,或是初为人父母,或是家已有叛逆郎,我都希望你能从中获得一些为人父母的艺术。
   
任何事情,从此时、当下开始,一切都不晚。为人父母这个永远的职责,更是如此。
   
我不能对以下每一本书都进行介绍,对于想要用心感受孩子并愿意学着去了解孩子的父母们,相信你们能从其他很多渠道了解到这些书的信息,并做取舍。
1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李跃儿著
   
这是我在我的儿子4岁时、第一次接触新的儿童教育时读的第一本书。还记得当时我差不多用了两个通宵读完这本书,读完后的第一感觉是:我不要成为拿走我孩子幸福的罪人。
   
时隔3年多了,当时读书时发生的一幕还历历如在眼前。我坐在窗下读书,对面楼里某楼窗户传出了母女俩声嘶力竭的吼叫声。女儿一边哭一边苦苦哀求:你不要打了不要骂了啊,我不是在改了吗?。。。妈妈的声音充满了仇恨:你这个不争气的讨债鬼,你想把我气死啊?你看,你洗的碗,教过你多少次了,还洗不干净;你看你昨天洗的衣服,像什么样子,我怎么就生出了你这样的东西啊!。。。
   
记得当时我的感觉是:恨不得冲进那家人家里,把孩子搂在怀里,告诉她:你做得很努力了,你值得有人爱。
   
从孩子的声音判断,孩子大概上初中了。我难以想象10几年里,孩子就是在这种没有爱、被自己的亲身母亲歧视的环境下成长的!一颗本是高贵的灵魂,如此成人以后还能高贵起来么?
   
彼情彼境下,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让我心疼不已。曾多少次,我对着我那刚满4岁的儿子也吼过:你烦死我了,我不要做你的妈妈了?曾多少次,我那不满4岁的儿子搂着我的大腿苦苦哀求:妈妈,你不要凶啊!妈妈我不哭了。。。
   
孩子的人生才开始,难道我们就这样怒吼着走过以后的漫长岁月么?人生一定应该还有比争吵更重要的事要做!父母与孩子之间,一定应该还有一种比争吵更温暖的沟通方式!
   
读完《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上帝为我打开了儿童教育这扇窗。从此,我和儿子之间没有了争吵和斗争,我们的生活被爱满满地包围着、甜蜜着、幸福着;从此,我成了李跃儿老师的忠实拥护者,并期望着,有一天,我也能像她一样,有一所我自己开办的孩子们的巴学园。
   
不论我们的孩子是愚笨、还是天资聪颖,他都应得到父母完全的爱和尊重;不论孩子出现什么样的偏差,父母首先应做的是反思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责备孩子。

2、《爱和自由》,孙瑞雪著

这是我接触新教育后读到的第二本书。

孙老师说:在爱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已经早已过时。。。个性与创造力之间是画等号的,创意不能教;打骂中长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观现实,苦难使他们失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难的童年经历做斗争,都在寻找自尊和证明自己。。。

孙老师是第一个把爱和自由引进中国大陆的人,也是第一个在大陆真正实践蒙特梭利教育的人。经过14年的儿童教育实践和研究,孙老师机构的蒙特梭利园已经在好几个城市开花了,越来越多的父母也开始接触到新教育,学着用真爱去爱孩子。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不是每个父母都懂得用真爱去爱孩子。相信《爱和自由》能让你更好地了解孩子,从而成为成就孩子幸福人生的守望者。

喜欢泰戈尔的这首诗:


让我的爱
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
而又给你
光辉灿烂的自由。
3
、《倾听孩子》  (美)帕蒂芙乐 
   
在你了解了什么是真爱以后,在你认识到不能成为拿走孩子幸福的罪人以后,面对孩子成长中的某些行为,你可能充满了焦虑和困惑。对于以前我们因为不懂儿童而带给孩子们的伤害,我们该怎么办呢?

惠芙乐教会我们用倾听的方式帮助孩子摆脱负面情绪,修复过往的心理伤痕。金钱、地位、业绩、宝马车、名牌衣服,都不能保证孩子一生的幸福,但你的时间——用心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却是保证孩子人生福祉不可缺少的因素。《倾听孩子》,需要你宝贵的时间。

朋友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请驻足片刻。每天,在心里,为孩子留一片安静的角落,用心去感受一下孩子;孩子,将因为你的这一片刻而幸福一整天。
4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美)海姆诺特 
   
这是我至今为止,读过遍数最多的一本书。每过一段时间,我就觉得,我需要重温这本书,来获取力量和爱,以平和地面对孩子成长中的某些言行,从而能够更好地和孩子沟通并帮助孩子解决成长的烦恼。

这不仅是一本教你如何与孩子沟通的书,这本书里的沟通准则,适用于任何人之间的沟通。许多朋友告诉我,当读完这本书之后,发现,原本紧张的夫妻关系也变得更加亲密了。

我还相信,读完这本书之后,当你再次面对上司的指责与咆哮时,你的心里会有一股强大而平静的力量让你的上司停止怒吼,而不再只是委屈和不满。

这本书,有神奇的魔力,让你和别人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
5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美) 阿黛尔伯 
   
该书作者是儿童心理学家海姆诺特的追随者。本书同样适合慢慢去读,反复去读。

和上一本书一样,作者都力图教给我们一种肯定个人尊严和人性的亲子沟通方法。

要改变我们以往的亲子之间的沟通方式,很难!但就如吉诺特所说:学习一门新语言并不容易。。。但对我们的孩子来说,这会成为他们的母语所以,当我们学习使用宝贝,虽然妈妈因为你做的这件事很生气,但妈妈仍然很爱你。时,我爱你,妈妈就会成为孩子们的母语

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信念,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终将改变。
6
、《和孩子划清界限》  小巫 

在本书里, 小巫将告诉你如何训育自律宝宝。

在提倡爱和自由的同时,有父母对规则产生了质疑。实质上,爱和自由与规则并不矛盾,爱让孩子感到归属和价值,是滋养孩子心灵的甘露;自由让孩子得到充分发展;规则是孩子安全的保障。

小巫告诉我们:我们的孩子没有缺点!只要我们相信这一点,我们就会不断反思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帮助我们认识孩子在成长中的某些阶段性合理行为。
7
、《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小巫 

时下流行不输在起跑线上,而小巫却告诉你,养育孩子的目标应该是要赢在终点线上

这本书能很好地回应当今考试与人才的讨论,希望朋友们读完这本书后,不再为别的孩子上了很多兴趣班而自己的孩子什么都没上而惶恐不安。

曾经,我也想如老卡尔那样,把我的儿子培养成小卡尔那样的天才(《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的主人翁)。 幸好,我很早就认识了小巫,赶紧打消了这个念头,才能让我的儿子自由地如花儿班绽放。

很多朋友问我,你的儿子如今上了哪些兴趣班,现列举如下:6岁学会了滑冰;7岁请钢琴老师,如今上了一年了;今年夏天开始学游泳;上个星期给他报了跆拳道班(这是他的最爱,不报都不行)。其他的兴趣班,我儿子不知为何物。去年小学入学之处,他的识字量只有200多个字。但如今,他已经能抱着大部头的书自己如痴如醉第啃了。

我的儿子入小学之前什么兴趣班都没上,那他上小学时,是否落后了呢?请耐心阅读《旅程》里的文章。我曾说过:素质教育不等于不学!关键是什么时候学,如何学的问题。
8
、《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彭懿 

享受阅读,是人生一大幸事!

如果你希望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能够拥有关爱、善良、正直等良好品质的人,为孩子选择高品质的阅读书籍,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办法。

看着许多父母给孩子买那些粗制滥造的所谓的故事书,或者什么小学入门直通车、以及小学教辅等书,我心里在为孩子感到可惜。在该培养孩子情感能力的阶段,我们的父母用知识来充满孩子的大脑,让孩子的心灵从小处于干渴的状态。

介于此,一直以来,我就很想把有关儿童阅读的一些书推荐给朋友们。如果你想真正了解什么才是孩子们的书,除了彭老师的这本书之外,以下也是具有同等价值的好书。
9
、《相信童话》    梅子涵   
10
、《幸福的种子》  (日) 松居直   
11
、《孩子,让我陪你一起成长》   陈恩黎    
12
、《朗读手册》  (美)  吉姆利斯   

 

地板幸福的雪花 2011-05-11 16:06:40 引用

emilyandrachel

写给愿意改变自己的朋友们

 

 

 

上面的一些书都是有关儿童教育的书籍。

在学习儿童教育的过程中,追根究底起来,我们会发现:孩子的问题源于成人,成人的问题源于童年,童年的问题源于家庭(这是大李的话 )。

于是,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成人的自我改变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如果成人自身的问题不解决,那这些问题就会在孩子身上被无限地放大。我完全相信徐浩渊博士所说的我们都有心理伤痕这句话,虽然许多成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心理伤痕。

下面这些书籍,希望能指引你找到新的人生方向和幸福。
13
、《活出自己——让生命拥有一切可能》  许宜铭 
14
、《生命的重建》   (美)  露易斯  
15
、《少有人走的路》  (美) 派克   
16
、《懂得健康》    麦基卓  黄焕祥   
17
、《懂得爱》  同上
18
、《懂得生命》  同上
19
、《一生的学习》  (印度)  克里希那穆提
20
、《谁在我家》   (德)  海灵格

7楼幸福的雪花 2011-05-11 16:08:40 引用

emilyandrachel

写给关注健康的朋友们

 

 

在有孩子之前,我对中国的传统医学,可谓是一窍不通。

有了孩子,开始关注医学。我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兴趣,源于我对抗生素危害的认识。我这个年龄的人是吃着四环素长大的一代,最明显的标志就是那一口四环素牙。

当我的儿子第一次发烧到医院就诊时,医生看了一眼验血报告就给孩子开了静脉注射的处方。而根据我当时肤浅的理解,抗生素对病毒是没有作用的,于是我问:请问是病毒还是细菌引起的发烧?年轻的医生很肯定很自信很简洁地回答:病毒。我接着问:病毒为什么要用抗生素?年轻的医生很惊讶地看着我,回答到:抗生素退烧快啊!(意思是:你真是一个无知的妈妈)而我当时的所有学问都告诉我:抗生素对病毒是不起作用的,国外医生对孩子的发烧(病毒引起的发烧)一般只给家长建议:多喝水,多休息。

自此以后,我知道,我的孩子的健康,还得靠我自己,不能全部交给医生。(不过近年来,情况似乎有所改变。上一次小西发烧去医院验好血以后,医生很负责任地对我说:回家多喝水,病毒没有特效药,需要时间。记得当时我对医生感激不已,对医生说:你是我至今碰到的最负责任的医生。” 

从此,我开始对中国传统医学发生了莫大的兴趣。我经常和朋友开玩笑说:我此生唯一的两大兴趣爱好就是——儿童教育和中医保健。

还记得当时,我不知道该买什么书,就把高等医药院校的教材:《中医儿科学》、《推拿学》、《伤寒论》买了回来,仔细肯了够透。再后来,就接触到了更多更通俗的一些有关中医养生保健的书。

从此以后,我家无论大小,小毛小病都是被我这个土医生给治好的,对于我无能为力的病,基本都是到一个老中医那里就诊了。

上个星期,我先生刚刚感冒一次。病起时,我就给他刮痧,刮完后他沉沉地、美美地睡了一觉,醒来后感冒就神奇般地好了。

我不排斥西医,但我深信中国传统医学的神奇之处。为了孩子的健康,请不要随便用抗生素。

下面是我读过的有限的几本有关中医的书。
21
、《走近中医》   唐云
22
、《思考中医》   刘力红
23
、《求医不如求己》系列    中里巴人
24
、《黄帝内经》
25
、《人体使用手册》   吴清忠
26
、《中医儿科学》
27
、《推拿学》
28
、《伤寒论》
最后三本都是中医学院本科院校的教材。

8楼幸福的雪花 2011-05-11 16:13:58 引用

emilyandrachel

第二段说是出现敏感词了。

9楼幸福的雪花 2011-05-11 16:15:29 引用

emilyandrachel

还有下面这些书目是瑞雪妈一个同学整理的,有些书跟上面的是重复的。

 

育儿类
李跃儿《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小巫《让孩子做主》(0-1岁)《给孩子自由》,(1-3岁) 《和孩子划清界限》(1-6岁)
[
] 帕蒂·惠芙乐《倾听孩子》
孙瑞雪《爱与自由》《捕捉孩子的敏感期》
[
]海姆·G·吉诺特《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亨利·克劳德博士 约翰·汤森德博士《为孩子立界线》
卢勤(6岁以上)《告诉孩子,你真棒》《告诉世界,我能行!—成长面对的50个问题》
《好父母 好孩子—卢勤30年家教精华》
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有吸引力的心灵》《发现孩子》
)A. S. 尼尔周德《夏山学校》
黄晓星 《迈向个性的教育一位留英、美学者解读华德福教育》

健康类
[
] 松田道雄《定本·育儿百科》
医学博士 威廉·西尔斯 玛莎·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王应麟《小儿王的育儿经》
吴清忠《人体使用手册》
唐云《走近中医》

婚姻家庭
[
]亨利·克劳德 约翰·汤森德 《为婚姻立界线》
[
]格雷 《男人来自火星 女人来自金星》
玛希娅·葛芮《相信童话的公主》--女性寻找自我第一书
罗伯特·费希尔 李嘉诚先生真情推荐——《盔甲骑士》
李子勋 《幸福从心开始》

心理健康.自我修养
 
徐浩渊《我们都有心理伤痕》
许宜铭《拥舞生命》
[
]亨利·克劳德约翰·汤森德 《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限》
[
]亨利·克劳德 约翰·汤森德《界线对谈》(过犹不及续集)谈判艺术的技巧
岳晓东《登天的感觉》

 

10楼ieyos 2011-05-11 17:47:00 引用

jiaaii
谢谢楼主的分享

11楼心怡小花 2011-05-11 20:13:35 引用

shhuii

这个书目推荐非常实用!送花给瑞雪妈妈

12楼幸福的雪花 2011-05-11 21:53:56 引用

emilyandrachel
ieyos于2011-05-11 17:47:00写道:谢谢楼主的分享


不客气!

13楼幸福的雪花 2011-05-11 21:54:37 引用

emilyandrachel
心怡小花于2011-05-11 20:13:35写道:

这个书目推荐非常实用!送花给瑞雪妈妈


谢谢花妈送花,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4楼花仙子小蓓 2011-05-12 09:04:12 引用

xinxin030409

谢谢瑞雪妈,送花。

15楼o江畔小池 2011-05-12 09:23:00 引用

lttlinda

瑞雪妈分享这么多好书 妈妈们任务重了哦~

16楼文佳yoyo 2011-05-12 09:25:22 引用

yoyo_wang

感谢瑞雪妈的推荐哦!

17楼余子轩 2011-05-12 09:26:43 引用

iyuzixuan

很多好书哦谢谢推荐!

18楼暖如春风 2011-05-12 10:01:05 引用

zhenteng

感谢入瑞雪妈的分享

19楼天祺的熊妈 2011-05-12 10:06:12 引用

xiongpuchun

瑞雪妈整了一堆好书给大家啊!很高兴偶已看过了其中的三分之二,而且绝大多数是在怀孕的时候和在家休产假的时候读的,其中有一些的确对偶的育儿观产生过质的帮助和改变!

 

个人体会:

这些书中有一些是完全理念型的,比如《爱和自由》、《有吸引力的心灵》、《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等,我很庆幸自己在怀孕及孩子早期时接触到了这类书籍,应该讲,此类偏理论讲观念的书可以帮助你树立正确的育儿观,而这恰恰是我们很多新妈妈在初期会忽略的问题,因为在宝贝一周岁以内,很多妈妈更多的会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吃喝拉撤、头疼脑热上,而实际正如孙瑞雪所言,从孩子出生那天起,他们对这个世界的需求就是多样性的,这种多样性自然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当我们做家长自认为“孩子还小,教育可以等以后再说”的时候,其实已经错过了一个最佳时期。最近,我已给我们单位连续怀孕的几位同事送了《爱和自由》,几乎每个人的反馈都是“犹如一剂良药”,正如我当年的感受,做家长是一门学问,如果没有正确的育儿观,那一定会学歪的!

 

第二类书就是讲育儿方法的,比如《捕捉孩子敏感期》、《倾听孩子》等,我个人的体会是这类的书籍不能完全照搬,一百个孩子有一百种性格,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的独立体,作为家长,首先要做的是了解自己孩子的喜好、性格、优缺点,书中的各种方法是经过实践的,但如何能在你自己的孩子身上有成效,却不是照搬照抄就可以的,方法可以学,但一定要活学活用。比如孙在捕捉孩子敏感期里讲的一个例子,说有有个家长发现女儿有一天突然对画画很有兴趣,于是当天她就买了一大堆彩笔和素描纸,然后让她女儿画,没想到这个女孩整整画了一个晚上,孙鼓励家长的做法,建议千万不要因为怕孩子太累而去强制中断她画画。但我一朋友某天跑来告诉我,有一天她也发现女儿最近对色彩和画画很有兴趣,于是想起孙书里所写,就依样也买来一堆画具,但她女儿只画了一个小时就全部扔到一边了!她很困惑,于是得出结论:书中都是特例,并不适合实际情况。但我却反而认为她并没真正看懂所谓的“方法”,如果我们每个家长都抱着看这种书学方法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的观念,那你多半一定会失望,真正的“方法”是鼓励你作为家长不断去尝试和修正自己,而不是你的孩子。如果你每一次都能在自认为孩子敏感期时不厌其烦地跑去实现孩子的“梦想”,那你才是真正学会了所谓的“方法”,而不是只指望这种方法能给你带来一个从此爱上“画画”的孩子!

 

看到瑞雪妈的书单,想起一些这些年阅读育儿书籍的感受,原本只想写只言片语,没想到一开头就收不住了,呵呵,话痨还是就此打住,总而言之,多谢瑞雪妈的分享,偶接下来要继续补全还没读过的书呢!

2011-05-12 10:06:28xiongpuchun 作第1编辑送花 [0]

20楼georgiahujiachen 2011-05-12 13:19:16 引用

georgiahujiachen

谢谢瑞雪妈的分享,里面有好多书没有看过,还得要努力学习了!

   1 2    共有记录数:26

用户中心

欢迎您,育儿网游客
快速登录后可以创建和加入圈圈。如果你不是育儿网注册会员,请马上注册

邀请好友

复制圈子地址发给好友

精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