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楼主橘子de麻麻 2011-01-10 10:36:56 引用
出生后最初的9个月里由于大脑生长速度快于身体其他部位,宝宝个个都是大头娃娃。相对于身体,宝宝的头一直显得过大,直到3岁左右,身体其他部分的活动和生长速度才会赶上或超过大脑,达到顶峰。每当接收到新的刺激,神经元产生电冲动;一旦神经元之间发生了联系,便形成新的联结,每个神经元的特性会略有改变。大脑的运转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大脑由于受到刺激而建立联结,又由于重复刺激而巩固已经存在的联结。
大脑忽略不必要的信息,缺乏刺激意味着只形成很弱的联结。然而在出生后最初的9个月里,大脑所接受的信息量超过了学习的需要:每个刺激引起神经元间的一次联结,而且此时宝宝的大脑也比日后活跃。由于大脑形成了如此多的联结,它才能有效地运转,并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许多可以作为参考的信息点。然而,9个月后,一个筛选的过程开始了:那些被反复刺激所强化的联结保留焉,而由一两次体验形成的微弱联结渐渐消失了,其意义在于使大脑具有了适应环境的能力和通过学习而自我提高的能力:即一方面具有了适应文化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保持着两次学习的能力。体验改变大脑,改变大脑每次进行新体验的方式:这就是所谓的相关性。
关于“过度”学习和随后的筛选,负责处理声音信息的听觉皮质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出生时,所有宝宝都能分辨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但9个月时,因为缺少体验,大脑中的联结便得不到强化,失去了“听”不熟悉的外国语言的本领。每个宝宝把精力集中在母语上,这会帮助他(她)融入家庭。视觉皮质的活动遵循类似的模式,所以宝宝在4个月时能注意到陌生人面容的细微差异,但到10个月时就不能了。这个过程正是大脑相关性的基础,而幼年是人一生中大脑相关性最高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