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资源

亲子资源 

父母与孩子的故事 你不得不看!

收藏
分享到:

楼主icmin 2010-11-12 10:44:01 引用

icmin

  在一次篝火晚会上,老师让学生们站起来发表即席演说,题目是“我的父亲”。

         孩子们纷纷上台,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的父亲。有人炫耀父亲的力气大,有人以父亲会
做家事为荣,还有的孩子则骄傲地说,父亲会在睡前讲故事给他听。

  最后轮到马克站起来发言。他一上台便大言不惭地说:“我爸爸能爬上最高的山,能游
过最深最大的海洋,能打败世上最凶猛的野兽,能制作出世界上最好最帅的玩具狗……”

  全班小朋友听了无不肃然起敬。

  不过,这时马克的神情忽然转为暗淡,小声嘟囔着说:“但是,平常他只是坐在那里看
电视!”

  父母感悟:有位名人曾说过:“一位父亲胜过一百位校长。”父亲在孩子的心中永远都是最伟大的,但是我们却又有多少时间注意到他们的需要?回头看看你的孩子,他的童年只有一次,应该无比的珍惜,因此不要让忙碌的工作及无谓的应酬,成为你们之间的隔阂吧。与孩子分享一些空间,让孩子因你而骄傲吧。

.........................................................................................................................

 

    一个11岁的小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这事发生在1920年的美国,在当时,12.5美元是笔很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
     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却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男孩非常疑惑:“可我哪有那么多钱赔呢?”

  父亲说:“我可以借给你钱,但一年后你要还给我。”

  从此,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这一“天
文数字”,并将它还给了父亲。
   这个男孩就是日后成为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
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父母感悟:许多做父母的,往往认为孩子还小,就将孩子做错事之后应该承担的责任全部揽到自己
头上,让他从小就不为自己所做的事负责。
    其实,孩子的肩膀虽然稚嫩,却应该也能够承受生命中的一些份量。从小培养孩子的责
任心,告诉他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事事指望别人。当他亲身品尝到这种滋味后,做
起事来就不会鲁莽、草率,因为他知道错误需要付出艰辛沉重的代价。
............................................................
  在赖特17岁那年的一个早上,父亲要赖特开车送他到20英里之外的一个地方。那时赖特
刚学会开车,就非常高兴地答应了。

  赖特开车把父亲送到目的地,约定下午3点再来接他,然后就去看电影了。等最后一部
电影结束的时候,已经是下午5点了。赖特迟到了整整两个小时!

  当赖特把车开到预先约定的地点时,父亲正坐在一个角落里耐心等待。赖特心里暗想,
父亲如果知道自己一直在看电影,一定会非常生气。

  赖特先是向父亲道歉,然后撒谎说,他本想早些过来的,但是车子出了一些问题,需要
修理,维修站的工人们花了2个小时的时间才修好。

  父亲听后看了他一眼,那是赖特永远不会忘记的眼神。

  “赖特,你认为必须对我撒谎吗?我感到很失望。”父亲说。

  “哦,你说什么呀?我说的全是实话。”赖特争辩道。

  父亲又一次看了他一眼,“当你没有按预约时间到达时,我就打电话给维修站,问车子
是否出了问题,他们告诉我你没有去。所以,我知道车子根本没有问题。”一阵羞愧感顿时
袭遍赖特的全身,他无可奈何地承认了看电影的事实。父亲专心地听着,悲伤掠过他的脸
庞。“我很生气,不是生你的气,而是生我自己的气。我觉得作为一个父亲我很失败,因为
你认为必须对我说谎,我养了一个甚至不能跟父亲说真话的儿子。我现在要步行回家,对我
这些年来做错的一些事情好好反省。”

  赖特的道歉,以及他后来所有的话都是徒劳的。

  父亲开始沿着尘土飞扬的道路行走,赖特迅速地跳到车上紧跟着父亲,希望父亲可以回
心转意停下来。赖特一路上都在忏悔,告诉父亲他是多么难过和抱歉,但是父亲根本不予理
睬,独自一人默默地走着、沉默着、思索着,脸上写满了痛苦。

  整整20英里的路程,赖特一直跟着父亲,时速大约为每小时4英里。

  20英里的路程里,看着父亲遭受肉体和情感上的双重折磨,这是赖特生命中最令人难过
和痛苦的经历。然而,它同样是生命中最成功的一次教育。自此以后,赖特再也没有对父亲
说过谎。

  父母感悟:“子不教,父之过”。很多父母都熟知这句话。但是,恰恰有很多父母忽视了这句话。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首先应该反省自己。教育孩子如同在岔路众多的地方驾车,时常反省就像时常回头看看是否走错了路,这样
才能避免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
............................................................
   大卫有两个小孩,一个5岁,一个7岁。
    一天,他教7岁的孩子凯利怎样使用瓦斯驱动的割草机。当他正在教他如何在草地尽头
将割草机掉头时,他的妻子叫他接电话。大卫刚刚转身,凯利由于控制不住割草机的抖动,
把割草机推到了草坪边的花圃上,所过之处,大约2尺宽的一片花草已被夷为平地。

  大卫回头发现发生的一切之后,非常生气。这是他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好不容易侍弄
出的令邻居们羡慕的花圃。他开始对儿子吼叫。

  这时,妻子很快走过来,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说:“亲爱的,请记住,我们是在养小
孩,不是在养花!”

  父母感悟:

  为人父母应该明了孰重孰轻。孩子的自尊比他所破坏的任何物品都更重要。

  花已经死了,还有被棒球砸碎的玻璃窗户、被孩子不小心碰倒的灯以及掉在厨房地上的
碟子,它们都已经破了,都已无法挽回。此时,我们不要再去打碎一个孩子的心灵,如果他
们充满活力的内心变得麻木,这种无法挽回的损失才是真正的遗憾。

  有一次,斐济在和一些朋友共进晚餐。朋友5岁的儿子打翻了桌上的牛奶杯。当这个男
孩的父母开始责备儿子时,斐济也故意弄翻他的杯子。当斐济开始解释他48岁还会弄翻东西
时,男孩开始微笑了,而男孩的双亲似乎也明白了斐济的意思,不再生气。

  父母多么容易忘记他们仍然在学习啊!

  那一刻孩子知道不需要害怕错误。除此以外,他还学到,错误只是学习新东西的机会。
即使失败,我们还是会从中学到有价值的东西。
.....................................................................................
有一天,动物们决定它们必须做件伟大的事,以便迎接所谓"新世界"衍生的问题,所以它们
创建了一所学校。

  学校内采用的活动课程包括跑步、爬行、游泳及飞行。为了方便管理,所有的动物都参
加了每一项课程。

  鸭子在游泳项目上的表现非常杰出,甚至比老师还优秀,但在飞行方面,它的成绩只是
刚好及格而已,而跑步的成绩更是惨不忍睹。因为它跑得太慢,所以放学后它必须放弃游
泳,留下来练习跑步,它持续地练习,直到它那有蹼的脚都磨破了,仍然只有游泳一项及
格。但是及格标准只适用于学校,所以除了要上学的鸭子外,没有人在乎这件事。开始时,
兔子跑步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但不久后,它便因为游泳前繁琐地化妆工作感到神经衰
弱。

  小松鼠本来在爬行课程上表现优异,直到有次上飞行课时,老师要求它从地面起飞取代
从树梢滑落,造成了它心理上极大的挫败感。后来它因运动过度导致肢体痉挛,使它在爬行
及跑步课程上,只得了70分或者是刚好及格。

  老鹰是一个问题儿童,也因此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以爬行课程作例子,它不但打败其他
同学先到树顶,同时也坚持用自己的方式。

  一学年结束后,一只在游泳、跑步、爬行方面表现极佳,而且稍微具有飞行能力的奇特
鳗鱼,平均分数最高,成为毕业代表。

  土拨鼠拒绝入学,同时也反对纳税,因为学校未将挖、掘列入课程。它们将自己的小孩
送到其他地方学习,后来其他土拨鼠及地鼠也纷纷加入,成立了一个成功的私立学校。

  父母感悟:

  每一个家庭,都应当有独特的面貌和情况,应当独自解决许多教育上的问题,而并不是
利用已准备好的现成“处方”……。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一个原则。父母望子成龙当然无可厚非,但由于不同的孩子在智力、
体力、能力等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真正能成“龙”成“凤”的孩子只是少数。所以,客
观、公证地评价自己的孩子非常重要,既要着眼于未来,发现兴趣,培养兴趣,又要从实际
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

  如果你的孩子专注于某一兴趣,就要积极引导,着力培养;如果一个孩子确无音乐细胞,
你又何必手持棍棒,声色俱厉地要求他当“贝多芬”?父母应该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的要求是
不是过高,切勿用冷漠的态度、粗暴的行为,给孩子造成心灵的创伤。

  即使你的孩子表现平平,当不了文学家、科学家,一辈子都不会“出人头地”,但当个
身心健康的劳动者又有何不可?
................................................................................................................
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女性。作为领袖,她对印度有着杰出的贡献;作为
妈妈,她是孩子心中最好的导师。

  甘地夫人认为:生活中有幸福,也有坎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使他
们以后能够从容不迫地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变化。作为母亲,她必须帮助孩子平静地接受挫
折,发展自我克制的能力。

  大儿子拉吉夫12岁时,因病要做一次手术。面对紧张、恐惧的拉吉夫,医生打算说一些
“善意的谎言”,安慰孩子:手术并不痛苦,也不用害怕。

  可是,甘地夫人却认为,孩子已经懂事了,那样反而不好。所以,她阻止了医生。随
后,甘地夫人来到儿子床边,平静地告诉拉吉夫:

  第一、手术后有几天会相当痛苦;

  第二、谁也不能代替他受苦,因此,他必须要有精神上的准备;

  第三、哭泣或叫苦都不能减轻痛苦,可能还会引起头痛。

  手术后,拉吉夫没有哭,也没有叫苦,勇敢地忍受了这一切。

  父母感悟: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痛苦和挫折,孩子的第一次挫折很可能就从吃药打针开始。

  看着孩子满脸恐惧、浑身发抖、几近绝望的样子,听着他世界末日般的哀求“妈妈,妈
妈,我怕,我怕,我不想打针。”你会如何对孩子坦诚相告:人生的坎坷会远不止于打针吃
药?你会如何教育孩子理智坦然地接受痛苦和挫折?

  父母没有必要刻意去让孩子吃一些不必要的苦。真正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懂得如何教给
孩子面对挫折和失望的正确态度,以及应对挫折和失望的正确方法。其实,细心的父母如果
善用许多孩子在生活中碰到的小小“挫折”,更贴切地说是这样那样的“不顺”,就可以很
好地让孩子懂得幸福快乐的人必须具备的健康心态。

  人生是一场面对种种困难的“漫长战役”。有一种值得喝彩的人生,正是因为你在艰难
困苦中依然能够昂首挺胸、屹立不摇。早一些让孩子懂得挫折是人生正常的“待遇”,当挫
折到来时,应该面对,而不是逃避,这样,孩子便会早一些坚强起来,成熟起来。以后的人
生便会少一些悲哀气氛,多一些壮丽色彩。

.....................................................................................................................................................................................................................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自己的儿子已经十六岁了,却还是没有一点男子汉的气
概。

  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

  禅师说:“你把孩子留在我这儿吧。3个月后,我一定可以把他训练成真正的男人。不
过,这3个月里,你不可以来看他。”父亲同意了。

  3个月后,父亲来接孩子。禅师安排孩子和一个空手道教练进行一场比赛,以展示这3个
月的训练成果。

  教练一出手,孩子便应声倒地。他站起身来继续迎接挑战,但马上又被打倒,他又站起
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共18次。

      禅师问父亲:“你觉得你孩子的表现够不够男子汉气概?”

  父亲回答说:“我简直羞愧死了!想不到我送他来这里受训3个月,看到的结果却是他
这么不经打,被人一打就倒。”

  禅师叹了口气,说:“你只看见了表面的胜负。你有没有看到你儿子那种倒下去立刻又
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气概啊!”

  只要站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成功。

  父母感悟:

  真正的男子汉气概不在于他是否可以被打倒,而在于他被打倒后能否立刻站起来。面对
失败,可以平静待之,积蓄力量重新再来,这种气概体现了真男儿本色。这样的人可以被打
倒,但永远不能被打败。

  天真的孩童,甚至许多年轻人,由于涉世不深,经常混淆健壮、彪悍、冷酷与“男子
汉”气概之间的区别,因此,人们常常会看到他们在比肌肉、比力量、耍酷。如果父母也不
清楚这种区别,那么,孩子很可能在成长的过程中迷失自己,或在通往真正“男子汉”的道
路上历经曲折。

  人的一生路程很长,稍不留神就有被石头绊倒的可能。我们无法帮助孩子排除一切绊倒
的可能,但却可以教给他们绊倒后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和能力。是的,我们可以教育出一个真
正的“男子汉”,但自己首先要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学学校里,课堂上老师提问的时候,一个同学总是举手,可老师叫他

起来的时候他却答不上来,引得下面的同学窃笑不已。

  课后,老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说如果老师提问时他不举手,同学会在课下叫他傻
瓜。于是,老师就和他约定,当他真会的时候就高高地举起左手,不会的时候就举起右手。

  渐渐地,这名同学越来越多地举起他骄傲的左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地回答出老师的
课堂问题,这个原本极有可能在太多的嘲笑中沉沦的孩子也由一个差生转变成了一个好学
生。

  父母感悟:

  如果不被人重视,一个人慢慢就会自暴自弃,感觉自己是一个没有用的人;一旦认识到
自己的价值,或者让别人认识到他的价值,他的世界就会截然不同。所以,不要忘记给孩子
一些赏识和几分重视。

  孩子最不值得你爱的时候,也是孩子最需要你的爱的时候。伸出父母的关爱之手,在孩子

最需要关爱的时候,而不是在孩子最得意的时候。

.....................................................................................................................................................................................................................

父亲下班回家已经很晚了,身体疲倦、心情也不太好。这时,他发现5岁的儿子正靠在门边等他。

  “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儿子问。

  “什么问题?”父亲有些不耐烦。

  “爸,你1小时能挣多少钱?”

  “这与你无关。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父亲生气地说。

  “我只是想知道。” 儿子望着父亲,恳求道:“请告诉我,你1小时挣多少钱?”

  “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那我就告诉你吧。我1小时挣20美元。”父亲有点按捺不住
了。

  “喔。”儿子沮丧地低下头。过了一会儿,他又抬起头,犹犹豫豫地说:“爸——,可
以借给我10美元吗?”

  父亲终于发怒了:“如果问这种问题就是想要向我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那你还是
回房间去,躺到床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现在需要休
息,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儿子一声不吭地走回自己的房间,轻轻关上了门。

  儿子走后,父亲还在生气。过了一阵儿,他渐渐平静下来。想到自己刚才有些粗暴,他
走进孩子的房间,轻声问:“你睡了吗?”

  “爸,还没呢。我还醒着。”儿子回答道。

  “爸爸今天心情不太好,所以刚才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这是你要的10美
元。”“爸,谢谢你。”儿子欣喜地接过钱,然后又从枕头下拿出一些皱皱的钞票,仔细地
数起来。

  “你已经有钱了为什么还要?”父亲又开始生气了。

  “因为只有那些还不够,不过现在足够了。”儿子回答道。然后他将数好的钱全部放在
父亲手里,认真地说:“爸,我现在有20美元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
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父母感悟:

  人类的生活节奏趋向于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了。越来越多的父母
如今已难得有充足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时间真是件奇妙的东西,可以创造无尽的金钱,也可
以创造无价的亲情,就看你怎么去分配了。

  工作缠身的父母,尽量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吧。倾听他们的心声,不要忽略他们的感受。
孩子如同栽种的花草一样,是需要时间来灌溉和呵护的。

.....................................................................................................................................................................................................................

小男孩正帮父亲把一些藏书从阁楼上搬到楼下较宽敞的地方。小男孩觉得能助父亲一臂之力

是很了不得的事,虽然事实上他非但没帮上什么忙,反而还碍手碍脚,使工作进行得更缓慢。

  但这男孩的父亲不仅有耐心,而且有智慧。他知道让儿子参与工作的意义,远比搬一大
叠书的效率重要得多。

  不过,在这位父亲的藏书之中,有几本是又厚又重的教科书。对小男孩而言,要把这些
书搬下楼,是相当吃力的事。有一回,他所抱的那叠书一连掉落好几次。最后他气急败坏地
跌坐在阶梯上,难过得哭了起来。他觉得自己笨手笨脚,不能把事情做好,而且不够强壮,
无法捧着厚重的书走下狭窄的楼梯。想到自己不能为父亲效劳,他简直伤心极了。

  父亲看在眼里,一言不发,拾起散落在地上的书本,将它们放回小男孩的怀中,然后以
强有力的手臂一把抱起捧着书的儿子,将书和儿子一并抱下楼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一趟又
一趟,父子俩有说有笑地完成了任务:小男孩负责搬书,父亲负责搬小孩。

  父母感悟:

  孩子的每一个好的行动都应受到鼓励,哪怕他做得不到位。

  让孩子帮着一起做事,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而且,孩子也会因为帮了父母
的忙而觉得自己是很有价值的人。

  父母常常抱怨孩子在家里缺少责任感,不考虑父母的需求。其实,责任感和价值感是紧
密相连的。一个人,只有看到自己的行为能对他人产生影响,能够得到别人的喜爱和尊重,
他才能油然而生自豪的感受,并从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

.................................................................................................................

在过圣诞节时,一位母亲领着5岁的儿子去百老汇大街。她认为小儿子一定会喜欢那里的装
饰、玻璃窗、圣诞颂歌、洋娃娃和圣诞老人。

  可是,一到那里,不知为什么,她的小儿子就开始轻声地哭泣,小手拉紧了她的大衣。

  “真扫兴,你有什么委屈的呢,圣诞老人是不接待啼哭的孩子的。”她责怪着。

  “噢!也许是儿子的鞋带没系好。”在走廊里,她靠近自己的小儿子,蹲下给他系鞋
带。这时,她无意中向上看了一眼。

  这是第一次,她从一个5岁孩子的眼睛里看到的周围的世界!

  没有玩具、没有手镯、没有礼物、没有装饰华丽的展览,只有一片混乱的、看不见顶的
走廊……人的大腿、屁股、用力的脚,以及其他的庞大物体在乱推乱撞,看上去很可怕。

  她立即把儿子领回了家,并发誓再也不把自己认为感兴趣的事强加在儿子身上。

  父母感悟:

  作为一个母亲,如果没有经历过这种降级感觉,是不会了解孩子的。所以,做父母的,
不妨把自己的心态落到与孩子一样的水平线上,用孩子的眼光来看现实的世界,那么你对孩
子的很多费解的事,也许就会恍然大悟。

  当我们做孩子时,我们常常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并且常常为此而痛苦。然而,当我们
做了父母后,我们则开始试图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孩子身上,并振振有辞地辩解,孩子不懂
事,我得为他们负责。并像自己的父母想当年那样,对着孩子抱怨:我都是为了你好,等你
们长大了就知道了。

  一个值得反思的“思维怪圈”。

   1   共有记录数:1

用户中心

欢迎您,育儿网游客
快速登录后可以创建和加入圈圈。如果你不是育儿网注册会员,请马上注册

邀请好友

复制圈子地址发给好友

精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