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书屋

宝宝书屋 

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好书——《爱出一个好宝贝》读后感

收藏
分享到:

楼主融融之家 2010-09-26 19:52:53 引用

RONGRONGZJ

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好书

——《爱出一个好宝贝》读后感

 

中秋节的下午,我收到了桐妈的赠书,这份带着爱的温情的中秋礼物让我感动不已,拿到这本书的感觉是亲切的、温暖的,用一个准确的词来形容它是——爱不释手。当我利用中秋假期的零星时间迫不及待的读完后,又要迫不及待的拿起笔和大家分享我的感受,不想说一些违心的恭维的话,直想剖析一下此刻自己内心的独白。

先说说这种亲切的、温暖的感觉,说《爱出一个宝贝》的亲切,是因为桐桐妈的许多育儿理念早已非常熟悉,成书之后,这些教育理念、观点更系统、更丰富,更有可读性,更能引人入胜;说它是温暖的,因为追随桐桐妈育儿心经的近2年来,不仅我收获满满,而且融融也进步不小,收获良多,同时还感到有许许多多的共鸣之处。

共鸣之一:快乐育儿的观点。这一点生活中很多人信奉玩耍就是快乐,学习就是痛苦的育儿思想,自己的育儿实践让我实在不能苟同,我深知融融在阅读中、在英语学习中、在识字活动中、在百科闪卡活动中那种游戏式的学习成长和收获所带来的精神上的巨大快乐,我直觉,这种快乐的游戏式学习也是融融精神快乐的极为重要的一面,面对别人对此或是冷嘲热讽或是羡慕,我的内心尤为清醒而坚定,因为孩子的快乐生活来源之一——顺势引导,快乐游戏学习,我这种强烈的感觉在桐桐妈《爱出一个好宝贝》的开篇便得到了印证,找到了桐桐妈对此的理论支持,仿佛找到了知音,内心的释怀、坦荡、明晰让我对自己的育儿实践充满了更多的自信。

共鸣之二:自然随机教育。我也非常喜欢自然的随机施教,比如中秋假期带融融到植物园玩,走到小湖边,找一个安全而又平整的大石头坐下来晒太阳,引导融融观察在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湖面美景;湖面上跳跃的小虫被小鱼吃掉后水面留下的一圈又一圈放大的圆晕,融融找个小石块投入水中,也会有一个个放大的圆晕,直至湖面再度恢复平静,这个探索、尝试的过程都让融融兴奋无比;还有找一些带有少量树叶的树枝在湖里蘸水之后,在大石块上作水印画;比如雨后植物园的小路上有层出不穷的蜈蚣出没,我会向融融发问:“蜈蚣有几条腿?它们分别是要到哪里去?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融融回答:“蜈蚣有42条腿(答案曾在一首儿歌里学过,不过我已记忆模糊,有待求证正确与否),蜈蚣要回家找它的妈妈了,这个蜈蚣叫蜈蚣宝宝,那个蜈蚣爸爸,这个叫蜈蚣妈妈,这个叫小汤姆,这个叫佐艾,这是三个流浪汉,这是汗花花,这是汗蓬蓬,这是汗托托……”,这些名字都源于融融所读过的书里的主人公,这种自娱自乐的方式常常让他乐不可支,又开动了脑筋充分发挥了想象。

的确,这种随机的自然观察式的学习带给孩子的互动快乐不亚于先进的早教机与昂贵的玩具。

共鸣之三:“重复”的乐趣。和桐桐很类似,融融超喜欢听《机灵狗》中的《cupcake》和《a kiss for me》,去蛋糕房买蛋糕极喜欢选纸杯蛋糕,边吃边说“cupcake”,在家里动辙向妈妈索吻时,就来一句“a kiss for me”。

读书对“重复”已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比如《轱轱辘辘转》这本书已重复了三个月之久,对书中每个细节都烂熟于心,不厌其烦的执着重复让我深为振惊,以至于这本书基本上像作者所说的必须粘上胶带才能继续看的程度,后来,买来它的姊妹篇《忙忙碌碌镇》,虽比不上《轱轱辘辘转》的着迷,但也读了近2个月之久……

融融重复的程度有时超出我的忍奈极限,甚至多次就“重复”阅读向桐桐妈求教呢,再次从《爱出一个好宝贝》里找到这背后的理论支撑时,内心再度释然。

共鸣之四:识字,无需负担。缘于一场讲座,让我高度重视早期阅读,要不要识字,各方专家意见相左,于是在孩子识得一部分字时,内心特别纠结,曾经很长时间坐卧不安在网上找到识字的利与弊,有成功的例子,有失败的例子,铺天盖地的利、弊信息,并没有让我找到答案,直到看到桐妈的关于识字的5条忠告,特别是“妈妈千万不要把识字作为自己的负担,当然更不能成为孩子的负担,自然的结果是最好的”,这个最佳答案让我心中的纠结渐渐消散。

共鸣之五: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在我尚未接触到家庭理论书籍时,直是凭着母性的直觉做到:让融爸和我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留给了融融,除了断奶分别了5天,还有陪奶奶走亲戚离开了我1天,融融从出生到3岁快2个月,仅有6天夜里离开我,用荣老师的话说,就是把自己“泡”在孩子身上,当然亲历了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进步和变化时,这也牢固地树立了孩子的安全感。

2岁多一点儿时,融融能每天主动和所有认识的人说再见,我记得有1次融融因生病午睡起床正好妈要上班走时,我能读懂融融眼神中的不舍,但他还是主动和我说“再见”,让我感动不已,也记忆犹新。

还有融融两次入园的经历,都让我感觉到孩子的安全感较好,在入园焦虑时没有不可收搭的大哭大闹,入园第一天,向给他盛饭的马老师说谢谢,让马老师特别感动;前段时间,柴老师还特意告诉我:“班上有个小朋友入园快一个月了,课堂上提起爸爸、妈妈、奶奶这些字眼时,还会哭一会,你们家融融像个小大人一样,拍着这个小朋友的肩膀说‘别哭了,吃完饭,你奶奶就来接你了’!”

刚刚读完了小巫的《给孩子自由》,再次印证了桐妈的这种观点。

共鸣之六:关于早期阅读。融融刚出生时,爱子心切的融爸便分别买来黑白、彩色婴儿视觉挂图(虽然我实在看不出靶心、琴键等著名图形的艺术性),但就此拉开了融融开始阅读的序幕,后来各种各样的启蒙大卡、左右脑开发挂图等等买了不少,后来什么也不剩了,因为这些被融融全撕坏完了。

后来,连续听了2场高品质的早期阅读讲座,让我一发不可收拾:先是买来《婴儿画报》、《噼里啪啦》系列、《小兔汤姆》系列、《小怪物就是我》系列、《青蛙弗洛格》系列、《小兔波利品格成长》系列、《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迪士尼双语故事》系列、《神奇校车》系列、《巴巴爸爸》系列、《大象巴巴》系列、《儿童情绪管理图画书》系列、《阶梯数学》系列、《机灵狗》、《逻辑狗》、《阿罗》称列、杜曼闪卡系列、海豚花园绘本系列、杨健教授的《早期阅读》系列、《爱迪英语》系列、《中国儿童大百科全书》系列及零零星星从书店买的、别人送的,还有一些自做的自制书等等。

在这些书的品读中,融融渐渐品尝到阅读的快乐,也养成了稳定的阅读习惯,以至于很多时候晚上睡前的关灯成了困难。

共鸣之七:接纳孩子的负性情的好方法——倾听。特别同意桐妈的“发脾气是孩子修复故障情绪的方式,学会倾听他们的脾气,可以让他们完成心理康复的同时,学会设身处地,进而愉快与他人相处”的这种观点,当我面对融融撒泼耍赖、嚎啕大哭时,也时尽力做好倾听和共情,让他及时清除不良情绪,回归常态的,很多时候这一招屡试不爽。

 

后记:

《爱出一个好宝贝》的读后感在昨天的工作间隙中被迫中断10余次,思绪被数次打断,成稿后感觉零零散散,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种感觉。

另外,还有桐桐妈的“多些正强化、少些负强化”,与杨健教授讲座中的所提到的3岁前正强化的重要意义如出一辙;“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的成长都蕴含着无数可能”与在现移民加拿大的幼教专家许耘主张的“育儿要秉承一种理念: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再次左右逢源;“理论不是万能的”、“父母想办法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不能让无知浪费孩子的潜能”等等理念,让我也有特别深的感触和共鸣,只是不能在此一一赘述。

 

总之,《爱出一个好宝贝》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好书,它有很多理念是经得起实践的反复检验,桐桐妈以她的博学、博爱让我们受益匪浅,掩卷深思,只有一种感觉:相见恨晚!

假如,我能早一些熟识桐桐妈的这些真知灼见,我的育儿路将会有更少的遗憾!

   1   共有记录数:1

用户中心

欢迎您,育儿网游客
快速登录后可以创建和加入圈圈。如果你不是育儿网注册会员,请马上注册

邀请好友

复制圈子地址发给好友

精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