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书屋

宝宝书屋 

【中国孩子的阅读问题】-连载

收藏
分享到:

楼主o麻花o 2010-09-26 11:58:52 引用

kelongmo

中国孩子阅读问题

  作者:童喜喜

 

目录:
1
:给孩子搭把阅读之梯
2
:书是粮食不是药
3
:形式和内容上的进阶,在怎样的情况下可以进行?
4
:读写之间有座桥
5
:为作文冲一道浅沟儿
6
:阅读的四个层次
7
好书、坏书?这是个大问题!
8
:对孩子精神食疗的法则及对精神食疗的补充说明
9
:你信书吗
10
:关于幸福

 写在前面

   
我的工作是写小说。谈阅读问题,不是我的专长,只是这两年做过不少讲座,由此有机会与较多专家、老师、父母、孩子有一些探讨。
因此,这个帖子里只有真话,没有真理。我抛砖引玉,非常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我写了不少儿童文学作品,谈孩子的阅读,有时会童婆卖瓜,哈哈~还请见谅。
但我最想做到的,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谈阅读,帮他们说出对阅读的困惑,和大人谈谈在引导上的问题。

中国是个特殊的国家。在孩子成长中,也会遇到特殊的问题。这是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问题。
我们可以等大环境好了再跟着前进,也可以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一点一滴地改变大环境——显然,我们必须做后者。因为孩子的成长,等不及。
那我们就一起前进吧!


 

 



 

沙发o麻花o 2010-09-26 11:59:43 引用

kelongmo

一、给孩子搭把阅读之梯

阅读是种能力,很多人知道。
阅读能力是将文字转换为画面的能力,可能还有人不知道。

说到后一点,我都不用那种据科学家研究的论证方式了,不信你可以做个最简单的实验:童喜喜这三个字,当你想起时,即使你没见过我,你脑子里依然是勾勒出一个作者的模糊影像,而不是这三个字的笔画,对不对?

所以,所谓的阅读能力强,其实是指孩子转换的能力强。看见了文字后,能飞快形成画面,这样孩子读书就越读越有趣。
孩子的阅历少、所见到的事物少,根据文字形成画面的能力也相对较若。搭阅读梯子,就是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就是帮孩子把文字转换为画面。

因此,个人以为,给孩子搭建的阅读之梯,有三种搭法。

一是从形式上搭梯子:从图画这种最直观的形式,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比如先从现在流行的绘本入手,让孩子通过看图,对书籍产生兴趣。然后从图很多文字很少的绘本,到插图比较多的书籍,最后到插图少的书籍。

这一点要切记:不能一直停留在绘本的阅读上。我是听一位老师说,他们全区师生都以研读绘本为荣,这位老师批评这种现象,结果反倒遭遇批评——这怪事听得我冷汗直冒。我敢肯定地说:这是绝对错误的!绘本只是一级阶梯,即使对于那些对绘画有特别兴趣的孩子来说,也同样只是阶梯中的一级,因为任何艺术的表达,归根结底是表达作者的思想。绘本由于篇幅和形式所限,不可能对思想做更细致的阐述。在绘本上停步不前,完全是对孩子阅读生命的浪费。

二是从内容上搭梯子:从描写孩子所熟悉的事物和生活的图书入手,再让孩子开拓视野、扩大阅读范围,读读其他的好书。如从阅读描写当下孩子生活的小说开始,逐步提升至对经典名著的阅读,逐步进行科普、历史等方面的阅读。

这一点也有个要注意的问题:并不是外国作品,就一定不易被中国孩子接受;并不是对外国作品的阅读,一定要晚于中国本土作品的阅读。比如有位父亲问我:为什么孩子喜欢读外国文学,却不愿读《西游记》《红楼梦》等中国经典?我的回答是:外国文学(包括儿童文学)基本来说,应该是更注重个性与人性的文学,这一点与当下孩子的生活、思想轨迹是很吻合的。而《西游记》《红楼梦》等名著,是中国人、而不仅仅是孩子的瑰宝,也就是说,它们应该是更适合中国成人阅读。再加上孩子理解起古文来并不轻松,因此,两者其实无法比较。

三是用声音搭梯子:文字的实质是什么?是声音。
mama——
这一声呼唤,代表了孩子最爱的那位女性。妈妈——这两个字是对照着那声呼唤,才与那个人联系在一起,从此才有意义。
很多父母苦恼:孩子只爱听人讲故事,不爱自己读书。
这是一种小小的阅读障碍:识字太少、认字艰难,就会很大程度上磨灭阅读的乐趣。
而听故事就不一样了:完全绕过障碍,直达故事本身。

我们说给孩子阅读搭梯子,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从读书中得到乐趣。
毫无疑问,声音是把不可缺少的梯子。可我们常常忽视这把最简单有效的梯子,因为我们大人识字多,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困难。
对此,我要给大人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看五线谱和唱歌,是一样的吗?
当然不一样。

因此,我们作为大人更要记住:对识字不多的孩子来说,自己看书就像看五线谱,而听人讲故事就是听歌。
这,也许同时能说明:为什么有的孩子很大了,却时常希望听大人讲故事。
讲故事吧!

不用担心自己不会讲故事,更不用担心讲故事时不知如何分析、评论——要知道,一个人在用心讲故事时,哪怕只是照着朗读一遍,自己对故事人物的情绪也会隐含其中,而这种微妙的变化,孩子也许说不出,但一定能够感受到。

而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混沌中的浸染、濡染,恰恰就是真正的教育


藤椅o麻花o 2010-09-26 12:00:22 引用

kelongmo

二、书是粮食不是药
孩子吃饭是一天三顿,哪个大人会问孩子饿不饿、饿了才同意孩子吃饭?

孩子生病了才会吃药,哪个大人会给没病的孩子吃药?

书是粮食不是药——这句话,对当下的中国大人、尤其是望子成龙的父母来说,或许比任何阅读方法都重要!


孩子肉体的成长,五谷作为粮食。孩子精神的成长,图书作为粮食。这实在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

可事实上,不少大人把书当作,导致很多孩子也把书当作

孩子作文不好?买本作文书。孩子数学不好?买本数学练习册……

大人说这叫良药苦口,孩子却不管什么良不良,只是觉得药苦。


首先,书是粮食,所以阅读不苦。有的好书让孩子觉得、读不下去,那不是书的错,而是粮食也分阶段。比如,米饭有营养,可对一个适合喝牛奶的婴儿来说,米饭无法下咽。

因此,必须给不同阅读阶段的孩子,挑选合适的粮食。不要因为孩子暂时没爱上某本好书,就给孩子贴上不爱读书的标签。

其次,书是粮食,所以见效不快。就算是吃药,还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何况是吃粮?孩子读书,是精神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和孩子身体的成长一样:每天盯着孩子,就觉得孩子没什么变化。可过一段时间回头去看,就会发现孩子的改变。

因此,不要孩子读完一本书,就迫不及待地问:你读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要知道,某些暂时形容不出的感受,可能才是真正的收获,是需要时间去反刍、消化的。

第三,书是粮食,所以不能偏食。在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引导孩子爱上阅读之后,还要让孩子读各种门类、不同作家的书。从门类来说,文学、科学、历史……读得越杂越好。从作者来说,一般每个作家都有自己写作上的优势,如果只读一位作家的作品,就牺牲了汲取更多养分的机会。

因此,孩子的阅读要扎根在更广袤的土地之上。只爱读小说、只爱读历史、只爱读xx作家的书等等,类似这种阅读的专一,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好事。

记住书是粮食不是药,那么,面对孩子的阅读与成长,大人也许会心境平和许多。

请放心,粮食绝对是有用的。古人早说过:食补也胜于药补。


三、形式和内容上的进阶,在怎样的情况下可以进行?

这个问题好!

湖南有位叫桃花仙子的山区老师,阅读做得特别扎实:从学生读一年级开始,就给学生读大量的绘本、故事、儿歌

如此进行到二年级上学期时,正在按一般专家推荐的适合图书,给学生读绘本,结果孩子们同时嚷嚷:老师,这个故事太幼稚了!换个故事吧!

同样是故事,幼儿的故事更重反复,在反复中强调,而大一点的孩子对过多反复会觉得不耐烦。

——
因此,有时的进阶,是孩子主动提出来的。

这,当然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种。

但有更多的进阶,是由大人自己体会、甚至主动引导。因为在阅读过程中,绝不是每个阶段都泾渭分明,恰恰相反,每个阶段之间是模糊的、有弹性的、有的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比如,孩子不识字时,可以有的时候给孩子讲故事,而有的时候不妨丢给孩子一本没字的图画书看、甚至玩,让孩子明白这里面有故事就好。

比如,孩子识字不多时,不妨一边给孩子讲字多的图画书,一边对孩子耍耍赖,说:哎呀我讲累了,你给我讲个故事嘛!(让孩子讲字少的图画书)。这样阶段交叉,孩子慢慢会自然从字少过度到字多。

比如,孩子开始独立阅读时,不妨给他一本和自己生活内容最贴近、篇幅较短的图书,让他自己读;同时大人和孩子共读、共讲一本距离眼下生活较远、篇幅较长的图书,这就像大人在牵着孩子的手,一起爬山,孩子在阅读的进阶上,自然会省力一些。

……
相信论坛里的父母,比如寻梦园,已经有过很多这样进阶的妙招呢!

只要记住书是粮食不是药,记住不着急、不焦虑,就尽管去尝试吧!

另外,要对我前面所举的例子注解一下:请注意,我说的是故事幼稚,而不是绘本幼稚。

绘本只是一种表达方式,有大量适合中高年级段的绘本。因此,不要在大孩子阅读绘本时,对孩子泼冷水。大孩子欣赏好绘本,从语言和画面上同时感受世界之美,同样是很好的阅读方式。

读绘本,大孩子和小孩子的区别只是:小孩子只读绘本就行,而大孩子绝不能只读绘本。



板凳o麻花o 2010-09-26 12:01:49 引用

kelongmo

三,读写之间有座桥

中国的老祖宗对语文教育有个观点,是:早阅读,晚开笔。

如果在这里把开笔狭义理解为自己动手写文章,个人非常赞同这个理念。

所谓厚积薄发、水到渠成,都是用来形容写作的词语,其实也是形容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阅读是厚,写作是薄,从营养丰厚的阅读土壤上,才能长出嫩嫩的写作小苗;阅读是水,写作是渠,只有阅读之水足够丰沛,自然就能冲刷出写作的沟渠。

现在的语文教育,往往在孩子还小、阅读量还远远不够之时,就要求孩子组词、写句子、写作文。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容易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乐趣,进而损伤的就是对语文的兴趣,实不可取。

我认为,阅读和写作之间,存在着一座桥:说。

目前不少名师在教低年级段语文时,开始重视

而我要特别推荐、强烈推荐的,就是!因为这是我收获最大的亲身体验:用来连接读和写,不仅仅针对小学低年级段的孩子。

我的童年在一个小镇上度过,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我妈就是传说中的嫂娘,她和我爸主动承担了抚养三个叔叔、一个姑姑的义务,日子十分拮据。

尽管我妈时常念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那读书是指读课本,是指要我的叔叔姑姑们不放弃学业,根本不懂什么课外阅读。

我的童年,因为经济也因为理念,我没有一本自己的课外书。当然,小镇的小学也没有图书馆。我的同学也没有课外书。直到小学高年级,我才得到邻居姐姐的信任,偷偷读到几本当时的禁书:金庸和琼瑶。

如此匮乏的环境,最终我却能走上写作这条路,回忆起来,我最感谢的,是我的小学老师,是一种贯穿了我的小学生活、叫做口头作文大赛的比赛。

我童年时,这种比赛在全班、全校、全区甚至全市时常举办。

所谓口头作文大赛,其实十分简单:老师准备好很多作文题目做成小纸条,学生前来抓阄,抓到作文题目后想10分钟,站到大家面前,口头说出一篇作文。

进行这种训练,不仅不辛苦,还十分有趣。

不用写字,只需要轻松动动口,把所想的说出来,说得好还会得到表扬——说话和写字,哪个孩子不爱前者?

得益于这种训练,从开始我就不怕作文,而且觉得写作文很有趣——毕竟说得多、写得少。

但我现在回想起来,口头作文的效果可不简单:它培养的是用书面语言来思考、表达的习惯和能力。

我的亲身感受是:用书面语言思考、表达,与传统所说的打腹稿并不相同。前者要求更高。

打腹稿通常会期待落笔之后反复修改,思维上有惰性。真正用书面语言思考,其实就是用心、用嘴写作,因为必须出口成章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小学时因为常常参加这种比赛,导致还是小学生的我每次看到什么新奇的事物,总是会下意识地想:该怎么说它?现在我成为职业写作者,依然有这个习惯。

尤其是在前几年我开始职业写作、又没有接受任何宣传活动的时候,生活非常单纯、安静,我这种下意识的,几乎有点疯魔:我还会自己嘴里嘀咕着,扮演好几个人对话……

2003
年,我写的第一本儿童文学《嘭嘭嘭》,就只吃馒头和苹果、最多从早晨10点写到凌晨2点,如此,闭门6天完稿。(绝非粗制滥造。读者认可和十余次获奖可为我证明。)

2009
年,我在新教育又创造了个人奇迹:7天中,走过4座城市、开一天什么都没写的大会,写出对新教育的评论7万余字,《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发表。(因杂志容量,篇幅删减至15。)
……
请原谅我自吹自擂、不厌其烦地细说这一点,实在因为我因此训练受益太大!

我甚至认为:在应试教育带来的巨大压力下,口头作文训练不仅适合小学生,同时适合所有希望加强作文训练的、所有年龄段的学生!

让孩子真正明白写作就是说话,让孩子对写作不再恐惧,综合演讲与写作的长处,在阅读和写作之间建一座桥,在尽可能减轻压力的状态下帮助孩子成长—— 这是多好、多简单便捷的一种方法啊!

口头作文训练,初中以上的孩子,如果自觉的话,可以自主进行。不妨用口头作文、录音、回放、思考、重新口头作文,这样进行自我检测。如此一来,作文训练不会占用太多时间。

但对于小学及以下的孩子,一定要有大人做评委评委的点评能让孩子知道好与坏(点评注意:与其批评说得不好之处,不如大力表扬说得精彩之处)。

具体到不同年龄段,训练的做法也要有所侧重。

对还没上小学以及小学低年级段的孩子,训练的是说句子、一段话。这时的孩子不会写多少字、但口头词汇量已经掌握得比较多,这时的大人则要做三件事:

1
,鼓励孩子开口,经常进行交流。

2
,及时把孩子说得精彩的话记下来。孩子如果说得结巴、不流畅,就记下大意、简单顺一下,给孩子读一遍,问他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对吗?这样孩子才知道正确的表达方式。

3
,隔一段时间把这些话重温给孩子听听,告诉孩子你这句说得真棒啊。只有这样点评,孩子才会渐渐明白:怎样是好的句子、好的段落。何况,这些好句子、好段落是由自己说出来,这种激励与激发,可想而知。

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直接训练开口说作文。这时的孩子识字量、阅读量已经加强,这时的大人不妨从以下方面引导:

1
,鼓励孩子把阅读中背诵过的精彩语句、片段,融入自己的口头作文中。

2
,鼓励孩子说得长一点,说的字数不妨超过平日写作文要求的字数。3,要求孩子用规范的书面语言来说,尽量去除那些嗯嗯啊啊、然后、后来等口头习惯用词。

4
,把孩子的口头作文录音。一则对于说得十分精彩的作文,不妨大人帮助着笔录来,向报刊投稿(帮孩子做做,减轻孩子的负担,万一成功对孩子是很大的鼓舞),二则过一段时间,不妨再说个同题口头作文,两者比较一下,若孩子有进步,则要猛烈表扬^O^

——
试试这种口头作文训练吧!!!


报纸o麻花o 2010-09-26 12:01:52 引用

kelongmo

三,读写之间有座桥

中国的老祖宗对语文教育有个观点,是:早阅读,晚开笔。

如果在这里把开笔狭义理解为自己动手写文章,个人非常赞同这个理念。

所谓厚积薄发、水到渠成,都是用来形容写作的词语,其实也是形容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阅读是厚,写作是薄,从营养丰厚的阅读土壤上,才能长出嫩嫩的写作小苗;阅读是水,写作是渠,只有阅读之水足够丰沛,自然就能冲刷出写作的沟渠。

现在的语文教育,往往在孩子还小、阅读量还远远不够之时,就要求孩子组词、写句子、写作文。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容易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乐趣,进而损伤的就是对语文的兴趣,实不可取。

我认为,阅读和写作之间,存在着一座桥:说。

目前不少名师在教低年级段语文时,开始重视

而我要特别推荐、强烈推荐的,就是!因为这是我收获最大的亲身体验:用来连接读和写,不仅仅针对小学低年级段的孩子。

我的童年在一个小镇上度过,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我妈就是传说中的嫂娘,她和我爸主动承担了抚养三个叔叔、一个姑姑的义务,日子十分拮据。

尽管我妈时常念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那读书是指读课本,是指要我的叔叔姑姑们不放弃学业,根本不懂什么课外阅读。

我的童年,因为经济也因为理念,我没有一本自己的课外书。当然,小镇的小学也没有图书馆。我的同学也没有课外书。直到小学高年级,我才得到邻居姐姐的信任,偷偷读到几本当时的禁书:金庸和琼瑶。

如此匮乏的环境,最终我却能走上写作这条路,回忆起来,我最感谢的,是我的小学老师,是一种贯穿了我的小学生活、叫做口头作文大赛的比赛。

我童年时,这种比赛在全班、全校、全区甚至全市时常举办。

所谓口头作文大赛,其实十分简单:老师准备好很多作文题目做成小纸条,学生前来抓阄,抓到作文题目后想10分钟,站到大家面前,口头说出一篇作文。

进行这种训练,不仅不辛苦,还十分有趣。

不用写字,只需要轻松动动口,把所想的说出来,说得好还会得到表扬——说话和写字,哪个孩子不爱前者?

得益于这种训练,从开始我就不怕作文,而且觉得写作文很有趣——毕竟说得多、写得少。

但我现在回想起来,口头作文的效果可不简单:它培养的是用书面语言来思考、表达的习惯和能力。

我的亲身感受是:用书面语言思考、表达,与传统所说的打腹稿并不相同。前者要求更高。

打腹稿通常会期待落笔之后反复修改,思维上有惰性。真正用书面语言思考,其实就是用心、用嘴写作,因为必须出口成章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小学时因为常常参加这种比赛,导致还是小学生的我每次看到什么新奇的事物,总是会下意识地想:该怎么说它?现在我成为职业写作者,依然有这个习惯。

尤其是在前几年我开始职业写作、又没有接受任何宣传活动的时候,生活非常单纯、安静,我这种下意识的,几乎有点疯魔:我还会自己嘴里嘀咕着,扮演好几个人对话……

2003
年,我写的第一本儿童文学《嘭嘭嘭》,就只吃馒头和苹果、最多从早晨10点写到凌晨2点,如此,闭门6天完稿。(绝非粗制滥造。读者认可和十余次获奖可为我证明。)

2009
年,我在新教育又创造了个人奇迹:7天中,走过4座城市、开一天什么都没写的大会,写出对新教育的评论7万余字,《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发表。(因杂志容量,篇幅删减至15。)
……
请原谅我自吹自擂、不厌其烦地细说这一点,实在因为我因此训练受益太大!

我甚至认为:在应试教育带来的巨大压力下,口头作文训练不仅适合小学生,同时适合所有希望加强作文训练的、所有年龄段的学生!

让孩子真正明白写作就是说话,让孩子对写作不再恐惧,综合演讲与写作的长处,在阅读和写作之间建一座桥,在尽可能减轻压力的状态下帮助孩子成长—— 这是多好、多简单便捷的一种方法啊!

口头作文训练,初中以上的孩子,如果自觉的话,可以自主进行。不妨用口头作文、录音、回放、思考、重新口头作文,这样进行自我检测。如此一来,作文训练不会占用太多时间。

但对于小学及以下的孩子,一定要有大人做评委评委的点评能让孩子知道好与坏(点评注意:与其批评说得不好之处,不如大力表扬说得精彩之处)。

具体到不同年龄段,训练的做法也要有所侧重。

对还没上小学以及小学低年级段的孩子,训练的是说句子、一段话。这时的孩子不会写多少字、但口头词汇量已经掌握得比较多,这时的大人则要做三件事:

1
,鼓励孩子开口,经常进行交流。

2
,及时把孩子说得精彩的话记下来。孩子如果说得结巴、不流畅,就记下大意、简单顺一下,给孩子读一遍,问他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对吗?这样孩子才知道正确的表达方式。

3
,隔一段时间把这些话重温给孩子听听,告诉孩子你这句说得真棒啊。只有这样点评,孩子才会渐渐明白:怎样是好的句子、好的段落。何况,这些好句子、好段落是由自己说出来,这种激励与激发,可想而知。

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直接训练开口说作文。这时的孩子识字量、阅读量已经加强,这时的大人不妨从以下方面引导:

1
,鼓励孩子把阅读中背诵过的精彩语句、片段,融入自己的口头作文中。

2
,鼓励孩子说得长一点,说的字数不妨超过平日写作文要求的字数。3,要求孩子用规范的书面语言来说,尽量去除那些嗯嗯啊啊、然后、后来等口头习惯用词。

4
,把孩子的口头作文录音。一则对于说得十分精彩的作文,不妨大人帮助着笔录来,向报刊投稿(帮孩子做做,减轻孩子的负担,万一成功对孩子是很大的鼓舞),二则过一段时间,不妨再说个同题口头作文,两者比较一下,若孩子有进步,则要猛烈表扬^O^

——
试试这种口头作文训练吧!!!


地板o麻花o 2010-09-26 12:02:43 引用

kelongmo

五、为作文冲一道浅沟儿

从读到写,是其中的一种辅助方式。另外一种辅助方式,是:阅读作文书,用孩子写的优秀作文,为孩子的写作冲出一道浅沟儿。

就像前面的用声音给孩子搭阅读之梯的观点来自李庆明先生,这个用作文书为孩子写作冲出一道浅沟儿的观点,主要来自一位讲课风格只能以无厘头命名的全国特级教师赵志祥先生。

一次与赵老师的交流中,我得知他辅导学生作文的一个绝招:让孩子读作文书、抄作文来提高写作能力——这一招实在剑走偏锋,运用一定要慎重。

作文书,没错,就是那种类似教辅的、由孩子作文结集的书,孩子要不要看?

据我所知,这个问题被两种大人,以两种极端的方式解答:

一种是不喜童书的大人,狂热迷恋作文书。这些大人认为看小说就是看闲书、没用,读作文书才是有用的课外阅读。

一种是爱童书的大人,极端鄙夷作文书。这些大人往往自己有较高文化修养,认为读童书名著、尤其是引进版的童书名著,才是至高无上的阅读。

但赵老师是怎么让写不好作文的孩子读作文书、抄作文的呢?

一,作文书要选择好的作文书。市场上有大量书商炮制的作文书,名称极其响亮,内容却是从网上随便乱扒一些文章。

二,要拔高选择作文书:比如,三年级孩子选择四年级、五年级孩子写的作文书。

三,抄什么?捡欠缺的抄。因为生活面窄写不出作文,就抄别人的生活片段;因为感悟欠缺,就抄别人的精彩议论;有的孩子不会写开头,就抄开头;不会写结尾,就抄结尾……就像中医治病一样,一定要根据个人不同来开药方。

四,抄多少?可不能全篇都抄。以作文能力的程度,抄30字、50字、100字不等。随着能力的提高,抄的字数越来越少。

老师不仅让孩子抄作文,而且他刻意地鼓励这些抄得好的孩子。只要抄得合适、抄得精彩,他也给予表扬、高分。

这样抄来抄去,赵老师就做到了让学生冲他喊:老师!别让我抄了,我想自己写!

为什么会这样?

我的解读是:优秀的作文书,也是童书和孩子作文之间的一级台阶。

很显然,孩子无法下笔就写出童书那般的文章。即使那童书的写作水平一般,但那也是孩子无法立刻达到的,而经典童书则更是一锅汤,大量的养分在其中,却必须孩子长久的吸收、消化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化作自己的身体的一部分,才能运用自如。

而再优秀的作文,也是年幼的孩子写出,仅从写作水平而言,肯定无法与童书相比。因此,对于不擅写作的孩子来说,作文书里的作文,就是踮起脚就能摘到的苹果。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写作时的自信。他会觉得:这样就能出书了?我写得也很不错嘛!

作文书还有一个特点:让孩子明白,作文的格式是怎样的。

请注意:这个特点,既是好处、也是坏处。

孩子写的作文,尤其是应试教育下的作文,是有一定的格式、规律可循的。很多孩子自由写作、编故事,并不害怕,提到按老师出的题目写作文,就害怕,其实就因为没掌握这种格式。

因此,一方面,写作是水到渠成的事。一般说来,喜欢阅读的孩子,写作能力会自然而然地有所提高。

另一方面,当水量还没大到顺利冲出一道渠时,用优秀的作文书告诉孩子作文就是这种格式,人为地帮孩子冲出一道浅沟儿,也有助于孩子消除对作文的恐惧心理。

切记切记:我说的是浅沟儿。浅,一定要浅,一定要适可而止,一定不要把沟冲得太深——深沟,就成了模式,就让孩子学会作文的同时,彻底丧失了自己的灵动和真正创作的冲动。

因此,对开头所说的那两种大人的极端做法,我都不赞成。

让孩子只读作文书的大人,当然是极端错误:阅读童书,不仅长远地为孩子写作打下基础,更是真正滋养着孩子的生命。

但只重视名著的大人,也未必正确:孩子有孩子的特性,让孩子用孩子的脚步去丈量成长吧。

对了,往往爱童书的大人,是对孩子关注更多、期望更高的大人。他们会精心烹饪精神食粮,尽力呵护孩子的成长。

对这些大人,接下去我想说说阅读的内容:孩子能读坏书、垃圾书吗?

7楼o麻花o 2010-09-26 12:04:33 引用

kelongmo

全本的在这里有:【http://www.doc88.com/p-68770347541.html

 

 六、阅读的四个层次

好书与坏书的区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说到好坏之分,我觉得先要区分阅读的四个层次。

读书是重要的。但也有很多大人疑惑:为什么我的孩子阅读量并不少,但从大人看来,感觉阅读收效甚微?

谈到收效,往往会被人认为功利,会有人建议阅读是生活方式阅读不要太功利

我当然赞成阅读是生活方式、提倡不功利的阅读

但纯粹的不功利,是不可能存在的。

每个人都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有更幸福的生活,这就要求个体对世界更有贡献。

因此,阅读既是非功利的生活方式,也是不断自我学习、终生学习的最好途径,是实现幸福、得到幸福的一种方式——后者简称为学以致用,其实也是功利的一种。但这是种积极意义上的功利

在这个基础上,我认为阅读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
,激发阅读兴趣;

2
,培养阅读能力;

3
,加强思考意识;

4
,做到学以致用。最重要的是把这一切落实到行动中,努力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这四个层次,从微观上看,有时完全是叠加在一起的。

比如大人给孩子读《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注:一本图画书,讲鳄鱼很害怕见医生,而医生也很害怕见鳄鱼这样的病人,彼此害怕着完成治疗的故事)——

1
,大人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书上原来有这么有趣的故事!


2
,在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用图画协助,让不识字的孩子轻易把妈妈讲故事的声音转换为自己脑海里的画面。

3
,孩子会思考:鳄鱼和牙医真的那么可怕吗?其实,可怕的也没那么可怕,牙医怕鳄鱼,其实鳄鱼也怕牙医。

4
,做到学以致用:如果牙齿不好,就得去看医生,我还是乖乖刷牙吧!

但从宏观来看,以孩子的成长、甚至以人的生命历程为时间段来观察,这四个层次应该是递进的关系。

第一层次的激发阅读兴趣,对孩子来说,可能功效最大的是口头文学。
比如爸爸妈妈讲的故事、爷爷奶奶念的童谣等等。

(跑题一下:口头文学可以说是一切文学的母体。但开始被学者关注、研究,还是近些年的事,其重大价值与意义还有待继续挖掘。)

一旦得知这些有趣的事物书里还有很多,书就对孩子产生了最初的吸引力。

这里要指出一个误区: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童谣、儿歌往往比古诗词更能激发阅读兴趣。因为古诗词虽然朗朗上口,但内容对孩子而言还是偏艰深。童谣、儿歌同样有韵律,内容更贴近于孩子。

江苏海门的一位叫沈红萍的年轻妈妈,就是童谣、儿歌的受益者。她清楚地记得:有很多妈妈热衷于教孩子背诵古诗词,以在亲朋面前表演背诵多少诗词为荣。而她在女儿两三岁时,给女儿选择了童谣和儿歌。女儿又念又背,乐得不亦乐乎,非常顺利地成为一个爱读书的小姑娘。

第二层次的培养阅读能力,则主要是指自主阅读的能力。


这一点上,发达国家依然走在我们的前面:据报道,美国2-3岁的孩子较普遍地开始了自主阅读。

这和欧美对儿童的研究分不开:他们对孩子的心理有了充分了解,所出版的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童书,结合了读与玩的特点,孩子能被书吸引,也能借助图文并茂的方式来了解书中的内容。

中国孩子的自主阅读年龄,要晚得多。

在起码一半的中国孩子,是不会自主阅读、缺乏阅读能力的现状前,中国孩子能够小学阶段开始自主阅读,就已经很不错。

据美国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孩子自发喜爱读书的最佳年龄,一般在7岁至12岁之间。

在此之前,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也难以咀嚼出书的真正好滋味,在此之后,又有太多成长的困惑缠绕,需要更多时间去解决切身的问题。

因此,自主阅读处于起步阶段的孩子,最好大人能提供的是一些轻松、幽默、浅显、贴近孩子当下生活的作品。此时选择图书的一个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好读。


第三层次的加强思考意识,是对书籍的真正消化。此时的图书,要注重在好读的基础上,更强调耐读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名著

相比较而言,中国父母对阅读名著还比较积极。但盲目的积极,往往变成过犹不及。

有的大人,热心于向孩子索取要么书面、要么口头的读后感。孩子读完一本书,第一时间就是问:感觉怎么样?希望孩子头头是道地说清楚。

我想问这些大人:你吃到一道可口的菜,你除了拍桌大赞一声真好吃之外,你能立刻像洪七公一样,分辨出一块条肉里的四小条肉分别是什么吗?如果你每吃一道菜,厨师都殷切追问感觉怎么样,你还能安心吃下去吗?!

书是粮食。阅读和吃饭没什么两样。如果你不能,就别强求孩子能。这样的提问,只会干扰阅读。

有的大人,热心于引导孩子思考后得到正确答案。这样的大人表面看似乎比第一种要强,因为他们还会引导

但我认为,这样的大人比第一种更可怕!

人的口味不同,喜爱的滋味千差万别。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正是这个真理。

对于书籍中大是大非的问题,需要大人们当头猛喝一声、毫不含糊地指明积极的方向,这的确需要正确答案

但童书中,此类原则上问题比较少。更多的问题,只是作者不同立场不同、只是孩子从中感受的滋味不一。

这种情况下,爱护孩子的思考,比得到任何正确答案更重要。哪怕孩子思考后的答案和通常的理解风马牛不相及,大人们最多只需要委婉地说一声:原来你是这样想的!好别致!我的想法是……”仅此而已。

在具备类似阅读量的前提下,思考是孩子成长与否的分水岭
——这一点,我们不妨用成人的经历说明。

我认识一位年轻的妈妈。她曾是个很喜欢阅读的孩子,童年看过很多国内、国外的童书,少女时期迷恋言情小说,然后……她的阅读到此为止,再未深入。

她告诉我没再读书的理由是:后来觉得那些爱情小说都是骗人的,加上中学的学习太忙,大学恋爱,然后又结婚、生孩子,就没精力再读了。

即便如此,阅读也给了她好处:她的文笔比一般人要好,因此成年后,她得到一份负责某教育部门的活动策划与宣传的工作。


任何工作都毫无意义,任何工作都是由工作者本人赋予其意义。但是,她将自己的工作做得怨声载道、痛苦不堪。与此同时,她将希望全部寄托在女儿身上,大力培养女儿进行阅读。

我却非常担心,不知女儿会不会走上和她相同的轻阅读之路?

我所指的轻阅读,与现在出版界曾经提出的轻阅读概念不同。

出版界的轻阅读,指的是内容读起来很轻松的书。

我所说的轻阅读是种读书方式,哪怕是再经典的名著,也可以轻阅读:大量只读同一类型的书,泛泛流于故事表面,读时也跟着故事哭笑、荡气回肠,读后把书一关,就书是书、我是我。

其实,任何书都毫无意义,任何书都是他者个体生命体验的言说。除非读者本人赋予其意义,用思考,将书与自己的生命关联。

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发现,有些因为种种条件所限,读书并不那么多的孩子,却能将有限书籍发挥更大作用。

我本人应该也算这样的例子。

和很多真正的读书人相比,我的阅读量实在可怜。而童年阅读因家庭条件导致的匮乏,更是无法弥补的欠缺。读书少,是我最羞愧、也最想努力的地方。

但我的经历,可能从反面验证了思考的重要:就像好不容易吃到口的一碗饭,我会特别珍惜地细嚼慢咽一样,因为得到一本书不容易的经历,因为有大量空闲时间供我发呆,让我养成了对一本书总是反复琢磨的习惯。

尽管我的思考多是胡思乱想,万万没想到,我竟因此走上了以胡思乱想、胡说八道为要素的写小说谋生之路。


真正的思考是什么?是在生活中反刍

检验孩子阅读之后有没有思考的标准,是看孩子在日后生活中,有没有无意识间提到书本中的观点,有没有我想起xx书里如何如何就像xx书里那样此类的话。

如果孩子经常提及此类的话,就已经充分说明孩子正在把书中的精神世界融化在生活中。

这种思考,就像小鸟轻盈划过天空。只有无声的气流证明曾经发生过。

因此,引导孩子思考也非常简单,只需要自己说出:这件事让我记起xx书里……”

如此以身作则,就是对思考的最好引导。


而给孩子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经典图书,则是给思考埋下尽可能多的伏笔。

这种思考看似最简单不过,其实最有效不过——若生命是树木,书籍是肥料,那么孩子的每一次思考,都是促使根茎向生活的土地深处多探索了一点。

长久之后,反刍式的思考形成了习惯,让孩子既爱书、又不惟书是从。书籍与生活借思考交汇,互为补充、互相滋养,长此以往,阅读才会真正与生命形成互动,达到第四层次。

第四个层次的做到学以致用,我认为是阅读的终极追求。


书海无垠,人却生命有限、精力有限。

读书再多,若不能为自己所用,那自己也只是可爱无害也无用的四脚书橱。

如何把阅读的涓涓细流变成生命的百川入海?从广博走向精专,以广博为基础走向精专,
是很多人践行过的现实之路。

这种层次并非专属于成人。真正爱读书、会读书的孩子,在初中就可能达到这个层次。

有一种学生,爱玩更会玩,并不脱离时代,懂得合理分配时间,在学业紧张的中学时代并不放弃阅读,但又能有意识控制娱乐式浅阅读的数量,考试成绩基本保持在第一梯队——在中国教育令国人失望的今天,我依然亲眼见过不少这样优秀的孩子。

此时的阅读,依然是生活方式,依然具备着愉悦灵魂的娱乐作用,但阅读更是生命的动力,一本本书,就是变形金刚的一方方能量块。


显然,在这种层次里,选择图书已经变成了自发、自主行为,哪怕是孩子,也会籍由个体的精神指向,选择与自己的个性更契合的书籍,不再需要大人来提供书单。

此时大人要做的是
,关注孩子阅读的大方向,不用纠结于具体的一两本书是好是坏。

此时大人所能发挥的最大作用,
不是无微不至地关注孩子,而是对孩子放开一只手,尽可能修炼自己:不仅做孩子最忠诚的朋友,也尽力成为孩子最睿智的朋友。忠诚才是孩子最可靠的港湾,睿智才会在孩子的精神发生巨大失落时,有足够力量给予关键的扶助。

在我的理解里,这个层次,才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最大乐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部大书。我们读书,只是为了探索如何更好地用一己之力书写个体的生命之书。

 

 

8楼o麻花o 2010-09-26 12:05:58 引用

kelongmo

七、好书、坏书?这是个大问题!



正常的大人,都希望将美好事物赠予给孩子。爱读书的大人,更希望用好书喂养出一个精神茁壮的好孩子。

问题是,什么书是好书?

有人说:孩子喜欢的书就是好书。

这话没错,想想看也不对:孩子一直吃软的食物,咀嚼肌丧失锻炼,会得病。同样,人性中疏懒的那部分,让人更爱阅读轻易的书籍,只喜欢这样子的书,也会得病。

有人说:内容深刻的书才是好书。

这话没错,想想看又不对:核桃有营养吧?给还没长牙的小孩吃吃试试?那样做的是疯子!

有人说:纯净唯美的书才是好书。

这话没错,想想看也不对:那么多语言平实、抨击丑恶、给孩子心灵以震撼的书,难道就不好?……

稍加关注,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评判书籍好坏的标准。

略略思索,我们又能将这些评判一一推翻。

正因评判标准的紊乱,我们才会听到各种意见完全相左的名人名言,让我们无所适从。

比如有名言说:开卷有益。又有名言说:坏书是带有知识性的毒药,它会毒杀精神。

我想,对书的好坏评价,必须要和前文所说的阅读四个层次联系起来。

为了便于叙述,我姑且按照一般标准,将书先分为好书垃圾书坏书三种。

好书,就是耳熟能详的名著,蕴涵着亘古不变的人类精神追求。

垃圾书,就是当下的流行小说,普遍被大人认为是浪费时间的垃圾食品。

坏书,就是地摊文学以及禁书,被禁的除了政治原因外,基本都是关于色情、暴力、邪恶之类。

好书的好,似乎不用多说——中国人虽然读书不多,但对名著却是异常信奉。

问题是:
好书里也有不好

首先,好书里会有不好的内容。

比如《论语》里说父母在,不远游,哪个大人现在会如此教育孩子呢?

可见,什么是好的精神?这个标准也在随着时代变迁。

人类在向前,价值观也在更替。就像从以裹小脚为美到以裹小脚为变态的发展一般,人类也在跌跌撞撞地学着解放束缚、融入自然,梦想着实现天人合一。

因此,好书的绝大部分内容当然是美好的永恒。但其中这些随着时间僵硬、僵化以至死亡的内容,尤其是那些神已死而形未死的内容,需要我们特别警惕。

其次,好书里也会有不好(陈旧)的形式。

书籍的诞生,在记录、传递知识的同时,具备着同样伟大的娱乐作用——娱乐似乎有点刺耳,就说是愉悦吧。书籍愉悦人类自身,让人生多一份乐趣。正所谓的做无聊之事,遣有涯之生。

在没有影视、生活节奏缓慢的时代中,书籍承担着更大的娱乐作用。因此当时的作者遇到的阅读挑战更小,作者就可以从容地铺陈、尽兴地叙述,有着大段游离于主线之外的风景、心理描写——即便童书,也是如此。

而中国人有读故事的传统。据学者研究:中国人喜欢故事,远胜于外国人。(题外话:以前我为此觉得羞愧,但最近发现,若从印象学的角度来分析,读故事不仅是劣势,或许又恰是中国人的优势所在吧?快来讨论讨论!)

时间到了今天,被动漫、影视喂养的孩子、甚至大人们,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即使在阅读上,我们也逐渐偏向于好莱坞式的节奏。

与过去悠远绵长的大段风景描写相比,如今的我们更易被精辟犀利直指特征的风景吸引。

与过去百转千回的大段心理描写相比,如今的我们更易被简洁明快跌宕起伏的心理吸引。

我们喜欢读书的大人尚且如何,何况孩子?何况孩子比大人更爱故事?

因此名著里无论是此种大段的评论、描写,还是语言的古典与今日不同,都是形式上陈旧的表现。

孩子怕名著,孩子与名著间有堵高墙,阻碍孩子品尝到名著的美味——这个问题,表面原因是孩子阅读能力不强,实质上是名著形式上的陈旧。



至于垃圾书,也就是每个时代的流行小说,说起来就非常简单了——

《红楼梦》当年就是在市井间疯狂流传的流行小说。

《绿野仙踪》当年就是一部标准的商业化作品。

金庸作品当年被多少老师追杀?得藏在抽屉里偷偷看。如今呢?已经被选入教科书。

上述例子足以让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好书垃圾书的并非壁垒分明。经典名著往往就是在时间考验后脱颖而出的流行小说。因为群众的眼睛一般情况下还是雪亮的,受到广泛赞誉的作品,总有一点可取之处。

而且,对于少数只爱读书、缺乏课外活动的书呆子小朋友来说,让他们读点这种描写当下活色鲜香的生活,还有助于把他们诱惑到课外活动中去呢!

——
上面说的是垃圾书的。但垃圾书名为垃圾,当然也有

垃圾书是流行小说的形式,形式上更贴近当下读者的阅读喜好,往往最能培养阅读上的惰性:换汤不换药的浅显主题,不用思考随波逐流的情节……习惯
只阅读这些作品,就像长期只吃柔软食物的孩子,咀嚼功能会退化,会真的啃不动蚕豆。

何况,流行小说一旦流行,必然引起泛滥,一旦泛滥,必然导致泥沙俱下。如果用大人有限的金钱和孩子有限的时间,沉沦在垃圾书之中……那情形可想而知。

我觉得:一流作品,是用新瓶装新酒,也就是用流行的形式写下对世界的全新思考与发现,是作者的终极追求。

二流作品,是新瓶装旧酒,也就是用流行的形式重述经典精神,这种追求比较容易实现。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有追求不意味着能实现。若连这种追求都没有,只能得乎其下,真的只是垃圾中的泡沫。


关于坏书——被禁之书,充斥色情与暴力的邪恶坏书啊,还有什么多说的吗?坏书,被人们视为人类精神的毒瘤!

可我……还有点歪理想说……

且不说我们厌恶政治却生活其中,被禁之书很多因政治而禁,单说那些色情与暴力之书:《洛丽塔》《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金瓶梅》……

眼下除了《金瓶梅》仍是洁本大行其道之外,《洛丽塔》《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都成为名著了吧?(可见我们老祖宗之厉害,色情到现在依然色得让一般人吃不消,哈哈)

前面说好书时说过:人类在向前,价值观也在更替。

说坏书,一方面是同样的道理,导致当初的色情,如今已被宽宥为人性的一部分。

而我以为坏书还有更重要的一面,是具备借鉴、警醒之重大意义。

林语堂育有三女,尤爱长女如斯。

正常大人都会将美好事物奉献给孩子,何况是父亲林语堂对这个才情横溢、七岁左右就称我也有话说而被鼓励给杂志投稿的女儿如斯?

没有文章专门记录如斯阅读的事,但我们可以合理想象作家林语堂对她的培养。

如斯到适婚年龄,林语堂为她物色了一位才貌俱佳的医生为偶。订婚前夕,如斯与美国男友私奔。

那位美国男友高中被开除、居无定所、不务正业。时间证明他的确是个混混。如斯几年后终于离开他,由此患了精神病。她的病时好时坏,最终十几年后自缢身亡。当时林语堂76岁,晚年丧女。

人生,时也,命也,运也——如斯的悲剧,我们大体可如此说。

可除此之外,是否人们自身还有些规律可循?

恩爱的父母、美妙的阅读、过人的聪颖——这样的孩子是幸福的。

但一帆风顺往往同时意味着缺少阅历,自家的幸福反成一叶障目,对世界的险恶毫无体察。

坏书里的坏和好书里描写的坏,是不同的。

好书里描写坏,是大义凛然批判的角度,写到坏,总是有点隔靴搔痒之感。

坏书里的坏,是赤裸裸的坏,张扬的坏,得意洋洋的坏,读者能看见作者仰天长笑挖哈哈哈哈我就是坏得这么快活的坏!

我想,越是这种幸福家庭里的孩子,就越有阅读坏书的必要。甚至有让孩子干坏事的必要。

让孩子年纪尚幼时去干小坏事,把这类孩子对理想不切实际的渴望在小坏事中一点点消解,防止长大了干出大坏事、从而坏了人生大事。

大部分人是在生活中认识人性恶的一面,在阅读的帮助下保存对美好信念的坚守。如斯这一类孩子,却恰恰相反。

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人素质的提高、国家的独生子女政策,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有着与如斯类似的生活环境。

洁白者易污。刚强者易折。让一个生活中充满美好的好人只读好书,是种麻醉,是种缺失,这时的好书,也无异于毒药!

对坏书的阅读,是年龄大一些,比如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孩子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父母心中,孩子永远是长不大孩子啊!

所以,一个孩子阅读到一定程度时,坏书也是好书。

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卷有益是有道理的。

因此阅读的确是件私事,必须结合每个孩子的家庭、性格、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等具体情况而定。

但是,难道因此对书的好坏就没有判断标准吗?

结合前文的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加强思考、学以致用四层次,我们往往发现:

在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时,浅显、流行的垃圾书有时得到的效果比读好书更好;

在加强思考就需要好书,若此时还一味阅读垃圾书,那简直就是对生命的浪费,这时若读到坏书也不要紧,可以注重从中学习以更多角度思考问题;

到学以致用时,则是信手拈来为我所用之境,是真正的开卷有益时期,被阅读者关注的书,好书自然不必说,他还能将垃圾变废为宝、也能叫坏书变坏为好,甚至还特别需要坏书来知己知彼以求百战不殆!
因此,周星驰告诉我们:一条底裤也有它的作用。我们要举一反三地说:何况是书咧?无论好书坏书,都是有用滴书!

害怕孩子读坏书、垃圾书而走歪路的大人们,看到这里就完全不用焦虑了。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开始阅读,那么他的阅读之路会非常自然地与大人的引导结合在一起:

阅读的前两个层次,恰恰是孩子还不能自主选择图书的时候,大人完全可以选择最好的书,把美好的种子深深种进孩子心里。

阅读的后两个层次,孩子已经有了一定鉴别能力。只要大人向孩子敞开胸怀、做孩子的朋友,那么垃圾书、坏书都有存在的价值,还能增加大人与孩子间的话题,引发沟通与探讨。

好书是为心灵提供最多养分的书,同时具有增强对坏书的抵抗力、对坏书进行清洁消毒的作用。

我甚至敢断定:从来没有一个人会纯粹因为一本坏书、垃圾书走上邪路。

阅读分两种:读书本,读生活。

那些自称看了什么坏书而做坏事的人,是平时在读生活的过程中,从周遭小环境中汲取了太多毒素,读到一本坏书只是导火索——何况,倘若读生活读得如此失败,如今影视里类似的导火索不是太多了么?根本不用费心去读书。

所以我认为一本
书好坏的标准是:比一个孩子当下阅读情况超前半步的书,就是这个孩子的好书


长期超前一步,孩子会因难度过高失去兴趣,是坏书。

长期毫不超前,孩子会沉浸在同一层次的阅读中没向台阶上迈进,是坏书。

应该注意这个阅读情况,既指孩子阅读能力,比如同样读小说,超前半步的选择就是书籍的长短、深浅程度不同;也指图书的内容,比如只爱读小说、不爱读科普,超前半步的选择就是科普故事读物等等。

正因如此,教育家李庆明先生在接受专访被问到请为孩子推荐10本经典读物时,他的回答是:个人推荐的书常常是不可靠的,不管是谁!

世间万物,道理往往相同:书的好坏之论,和婚姻类似。阅读(婚姻)的结果有好坏之分,但书(人)无绝对好坏之别,只是看两者是否合适。仅此而已。

——
真正的好书,是读者的阅读和作者的写作一起创造出来的!

9楼o麻花o 2010-09-26 12:06:33 引用

kelongmo

八、对孩子精神食疗的法则




食补胜于药补。中国人食补朴素法则是缺啥补啥。

我说书是粮食不是药,就是说书也有食疗的作用。事实上,书对孩子的性格塑造的确有矫正的作用。

说到矫正,我想起自己的一个经历,只是不是读书,而是生活——我特别怕蛇。不知道为啥就是怕。

十几岁时,有次跟妈妈一起走乡间小道,妈妈突然说:刚才路边有条蛇……”

我大惊失色向前猛窜几步,问:哪里哪里哪里?

妈妈淡定地答:刚才啊,已经路过了。很小的蛇,筷子长,小指头粗。

我胆战心惊地四下张望,接下去的几天里,我连续做着有蛇的噩梦,自己把自己吓得半死……

长大后,觉得总是这么怕也不是办法,太窝囊了。

有次在旅游景点看到卖工艺品,栩栩如生的竹蛇,平拿着还会晃动的那种。我心生一计,破费买了它。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就时常把玩这条竹蛇,然后把它藏在被子下、衣柜等等各种角落里。

藏着藏着,自己就会忘记藏在哪里。一旦掀开被子、打开衣柜,总以为是真蛇,吓得魂飞魄散,激灵出一身冷汗。

吓着吓着,渐渐地……我习惯了蛇的模样,习惯了蛇的存在。

尽管我现在还是不喜欢蛇,也还有点怕——或许这个属于天性一辈子也不可能真正改过来,但比起最开始对蛇的恐惧,在我自己的魔鬼训练后,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同样道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属于天性的部分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改变。

性格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但是,可是,可但是啊——如果能汲取其他性格的部分优势融入自己的天性之中,不是更占便宜么?!

记得曾经看过古希腊人(似乎是古希腊人啊)认为人分为四种:男男,女女,男女,女男。而最容易获得成功的,是男女和女男。

想想也很容易理解:纯粹的男性思维和纯粹的女性思维,都是有局限的。而具备部分女性思维特征的男性和具备部分男性思维特征的女性,自然是集两者之长了。

要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性格缺陷,并主动寻求改变之法,显然不切实际。因此和我买竹蛇不同,孩子的矫正重任,就在大人肩上。

我认为
给孩子精神食疗法则,和吃饭的食补相同:缺啥补啥。(…………不是废话嘛……

很多妈妈为了选择孩子喜欢的书,费尽心思。现在,我们阅读食疗派出笼了!
我们的具体矫正办法就是:跟孩子千方百计对着干!孩子越不爱看,就偏偏给他看!

当然,千方百计对着干的要点在于千方百计。如何使用千方百计去改变孩子呢?
对于安静文弱、性情温和、老实寡言的孩子,无论男女,我们为他们选择一些励志类、名人传记类、冒险故事类的书。当然,《鸡皮疙瘩》那种口味偏重的恐怖历险类,还是免了。

对于勇猛顽强、从小锋芒毕露的孩子王的孩子,无论男女,我们为他们选择一些柔情似水的、以亲情、友谊为主题的书。当然,有的柔情似水描写过于细腻、节奏太慢,同样不建议选择。

必须注意:这种食疗式矫正阅读,度的把握很重要,过犹不及。

度的把握首先是内容上。这种孩子平日不爱阅读的书,必须比平日爱读的书在内容上更浅显、故事也必须流畅明快。这点可以借鉴给孩子搭吧阅读之梯一文中的做法,给孩子对不偏爱的书搭把循序渐进的梯子。

其次是
阅读方式上。无论孩子是否已经开始独立阅读,这种书最好大人与孩子一起读。既便于随时关注孩子阅读中的心理变化,也让孩子有个沟通的伙伴、让阅读更有乐趣,从而容易坚持。

在这一点上,老师比父母更有优势。集体阅读的力量是强大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精彩的集体阅读堪称具有魔力,能够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决定性的作用。

还有是
数量上。天性是不可违逆的,只是显性表现还是隐性表现的不同。就像我在自我矫正后不那么怕蛇却绝非爱蛇一样,一个性格静的孩子,即使通过矫正变得外向,他的性格中仍然具备羞涩内敛的一面,他更大的乐趣还是看自己感兴趣那方面的书,而他日后所成就的,必然是做他自己感兴趣的事。

因此,食疗式矫正阅读,目的在于让孩子了解另一种看待世界、处理事务的方式,以便在可能的情况下有所借鉴。这种书籍在阅读上适宜用共读的形式进行,在数量上也不宜过多。如果矫正顺利,在阅读数量比例上,可以从192837如此缓慢增加。

最关键的一点是:食疗切忌粗暴,必须在孩子对阅读已经很有兴趣的前提下进行。也就是在阅读的第二个层次、在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时进行。否则,以伤害孩子的阅读兴趣为代价的食疗,那将得不偿失!

除了对性格的矫正外,这种疗法也同样适合在阅读上偏食的孩子。

无论是只读小说还是只读科普,年纪小的孩子还会只爱飞机只爱猫只爱图画等等,短时间里只读某一类读物,是孩子的兴趣使然,不用担心。但长时间、比如一两年中只读xx”就是偏食,就可以尝试着用以上方法来矫正。

我想,
这种矫正最重要的不是让孩子阅读不偏食,甚至也不是让孩子的性格更好,而是让孩子懂得珍惜幸福、追求幸福。

我们都说:知足常乐。因此,表面上看,幸福正是来自于对生活状态的知足、满足。

可是,人们对事业、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却往往来自于知不足、不知足。

我觉得,在知足与不知足之间寻找、维持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才是真正的幸福。

欧美的发达国家的人们,对于家庭与事业关系的处理,包括公司里工作制度的建立、生活里约定俗成的法则,都让他们比较容易维持这种平衡。

比如周末是休息时间,老总也会安排自己周末休息;比如婚后的聚会一般是夫妻俩同时参加等等,都从制度上保障了幸福的实现。而他们也的确比我们更懂得享受生活、享受生命。

但中国不同。在我们这个急速发展中的国家,家庭观念在东西方的碰撞中七零八落,事业上似乎一停步就会被时代列车甩远,更何况还有不正当竞争、低保障的社会福利……这样的状态下,能维持幸福的平衡,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所以在中国,凡事力争上游的孩子,容易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但往往忽视对家庭的同时付出。而谁又能在工作上常胜不败呢?一旦事业遇到挫折,疏于打理的家庭也不是避风的港湾,幸福感顿时荡然无存,一颗心立刻苍老不堪。

而容易满足的孩子,往往是安于平静生活的家庭型。一旦工作上安于现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斗志。生活的激流让人不进则退,人又是社会动物,不可能完全避免人与人之间的横向比较,一旦比较,心态就会失衡,再安逸的家也顷刻成为囚笼。

我们上一代是这样生活。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也是这样。可我们的孩子还能这样生活吗?我们孩子的孩子呢???

必须改变。迟早都会改变。

改变生活从改变观念开始,改变观念的一大方式就是通过阅读。

通过阅读,让事业型的孩子知道情感的重要,个人价值的一部分在家庭中显示,父亲、母亲这种家庭角色,重要程度并不亚于职场上的CEOCXO,从而花一部分心思去经营家庭;

让家庭型的孩子知道事业的可贵,知道幸福还有一种是回馈世界,对工作的积极进取并不完全等同于对名利的角逐,从而用更宽广的视野、更宽阔的心胸在社会舞台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如此一来,生命不再只有一个目标,将更为广阔,成功不再只有一个标准,将更为柔韧。幸福,应会因此更为恒久地存在吧?!

之前没写清楚:写这个精神食疗,缘于最近采访几个成功人士——不是指名利上的成功,尽管名利上这些人的确也不差,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追寻的理想、结合现实做了实事、生活得非常充实。

从对他们的深入采访(每个人都聊了6小时以上)中,很明显地看出:他们的性格并非天生如此。

他们的成功,首先当然都基于天性,但问题是,没有一种天性是不好的,也没有一种天性是完美的。

而我最大的感觉是:他们获得成功最重要的,还是对天性、对自身的打磨。改变天性是不可能的。但这种打磨不能称为改变,应该可称为改良吧。

这种打磨,一种是阅历上的。他们是成人,比孩子而言阅历多得多,而
他们比一般人更注意从阅历中汲取、反思,改良了天性中的一部分。比如采访的一个人,曾经非常文静内向不擅言辞,如今管理着好几万人,迄今事业上仍然有极大挑战,却依然从容不迫,口才更是一流。这就是他有意识训练自我的结果。


另一种打磨,则是阅读上的。除了自己本身爱好的阅读之外,他们
比一般人更注意去阅读自己缺乏的、不擅长的、甚至是本不喜欢阅读的那些,并且积极用到生活中。而这种阅读-运用的过程,其实也是改良了天性。

孩子的可塑性比大人要大多了。之所以称食疗而不是治病,就是和你说硬拗着孩子的父母不同。食疗不是逼迫孩子看什么书,而是运用各种方法激发
孩子自身的兴趣
,让孩子意识到另一种欣赏角度、感受另一种处事方式,视野更宽广就所获更多。

我个人深信:阅读食疗是有益、有用的。在孩提阶段,需要大人费心引导。若能养成这种习惯,到成人后依然能缺啥补啥地阅读,将受益更大。(啊,这些是不是应该补充到前文中)

至于多少人能够做到……唉,其实能做到的人,不看这帖子也能做到,做不到的人,看再多帖子也没用啊……打住打住!不能这样想,这样一想,我就什么都不想写不用说就回到从前了!

10楼o麻花o 2010-09-26 12:07:14 引用

kelongmo

九:你信书吗???



这次且不说那些不懂阅读重要的人们,单说说我们这些自觉懂阅读、想让孩子多阅读的人——

带领、引导孩子阅读,让书传授孩子知识、滋养孩子灵魂。毫无疑问,你这样做,是爱书的。

那么,
爱书的你,信书吗?

尤其是:你会信即使过程坎坷结局却永远充满光明的童书吗?




你信喊狼来了的孩子会吃亏?不信会哭的孩子有更多糖吃?

你信小红帽能安然从大灰狼肚子里出来?不信被拐走的孩子一去不返?

你信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不信现在的离婚率越来越高?

你信善有善报勤劳善良勇敢的人获得幸福?不信命运的乖戾、时世的无常?



你信吗?真的信???

我想,你不会真的只信前者吧!

这毫无疑问:任何一个大人,都不会只信前者。

岁月的流逝带给我们皱纹和智慧。智慧的特征之一就是质疑,就像皱纹会质疑我们的脸果真光滑。



不信书里所说的,我们的行动自然与书中不同。

我们叫孩子不撒谎,可为了种种原因,我们自己用一个谎言掩饰另一个谎言。

我们让孩子勇于挑战,可我们在身体安全之外,更多因胆怯而对新鲜事物的追寻小心翼翼束手束脚。

我们希望孩子拥有幸福,可老师会因分数鄙薄某个孩子、父母会因小事争吵不休冷战不停。

我们要孩子勤劳,可我们却忍不住羡慕嫉妒恨地谈起谁谁谁多么幸运,天生好命不劳而获。



——
我们的一举一动,孩子都在读。

无论师生共读还是亲子阅读,在我们给孩子读一本书时,孩子其实读着两本书:一本是死的书,那是书本。一本是活的书,就是我们。

不信书,当然行动与书籍是两层皮。

书读得再多,无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里、成为自身的一部分,那么这样的阅读也只是轻阅读

轻浅地滑过生命的时空,滋润了地表,消遣了时间,却无法真正滋养心灵。

不信书,还去读书,书只会压在肩头成为包袱,而不是生命打开新的窗户,看到全新的风景。甚至可能会越读越冷漠,因为经历过而冷漠。



我们是大人,在引号孩子前,自己如何能信书?如何去信书?尤其是童书?

信与不信,我只能以我的体验为例。



孩提时代,我和所有孩子一样,是信书的

因为书少,对书的迷信越发深。也因为看的书少,这种信持续了更长时间。在某些方面,我的确比较晚熟——比如信书这一点。

因此,我才会信《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这本书对我的生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书中主人公40多岁突然开始追寻自己绘画的梦想,而且在此之前什么训练都没有、什么天赋的苗子都看不出、甚至显得比一般绘画爱好者更愚钝时,就一头全身心地扑向绘画……

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这本书,我绝不会贸然辞职,开始我的全职写作生涯。

如果不是信这本书,如果现在让我回头再想辞职问题,尽管我对辞职不后悔,但我想:我很可能不会坚持当初的选择。

(这个不后悔和不选择有点矛盾,但的确如此。这一点,有很多人与我有同感,苦的是无法确切描述。)



长大后,我一度不再信书。如此文开头所述,我觉得:妈呀!生活和书本太不同了!

我见到某些写出好书的人,他们本人根本就不像书里那么好——他们的书在骗我!

我见到某些人的遭遇,发现自己拼命努力无法得到的,别人轻而易举就能得到——所有的书在骗我!

当我满怀善意去对待别人,得到的却是伤害时,我简直要崩溃了——没天理啊!他娘的!天理都是骗人的!

就像这好网里的种子,说什么天道酬勤啦,我拼命大段回复也没得到,别人跟着后面轻松一句话就哗啦哗啦大掉幸福的种子,这怎么叫天道酬勤——这系统,这世界,都是骗人的!

曾经的我,就是这样想的。我怎么可能信书、又怎么可能信童书呢?!



然而,
等我见到的人和事再多一点,读的书再多一点,我就变成了眼下的我:现在,我信书,信这个世界。正如我信好网这个天道酬勤系统

也许今后还会有不信的阶段,但有过这种经历后,我觉得我最终还是会信。



我是这样想的——

我们不信,往往只需要一个事例。为什么不能
反过来:就信我们信的那一点?

比如:有人对我做了坏事,我不再信他的善良。可这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确善良,我为什么就不信他的确有点善良、人性中的确有善?

比如:我辛苦付出没有得到回报,但的确有人辛苦付出得到了回报。我为什么就不信天道的确酬勤,只是这次没轮上我?

说到机遇,有概率学家测算: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机遇。平均每个人一生会有7个机遇。

1个往往来得太早,被普通人拿豆包不当干粮地忽视;第7个往往来得太迟,被普通人自感垂垂老矣而放弃。

那么,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为什么不乐呵呵地期待5个机遇来敲门?



我曾经哀叹生长在山谷里的花,和生长在山顶的花,受到的待遇永远不同。

我经历更多人、事、书之后,我却感觉:
生命的重负,对于每朵花、每个人都是同等的。只是呈现的方式不同。

山谷的花不受关注却开得自在,山顶的花阳光关注却更多被风摧残。

对于乞丐,他的重负是物质,为了生存而忧愁;对于阔佬,他的重负是精神,他为了空虚而烦躁。

会有人说:什么呀!好多阔佬哪有精神啊!他们就过着猪一样的生活!

可别忘了——过年,就是猪最大的痛苦!平时生活越优裕的猪,对这个恐惧就越大呢!这,正是更大的精神重负啊!



总而言之,我想:
信美好的存在,而不是信自己对美好的拥有。不因自己没有得到而不信。



从更绝望的层面,其实我很多时候都想:其实孤独才是人的本质。其实毫无意义才是生命的真义。其实人生不过如此。

每逢此时,我就慌忙去看一些书、上网看一些人的博客、脑子里回忆一些事,对自己精神食疗

似乎有的书中那些孤独的灵魂,直到现在还有人与之对话,那么孤独也不是绝对的孤独;

似乎有的人的生活真的幸福,一群人、一家人其乐融融;

似乎有的人生真的绽放光芒,不仅温暖了自己,还照亮着同行人……

其实我知道,如果以我不信阶段的绝对标准而言,这些书、人、事,都并非无懈可击。

所以我清楚:
我信的,很可能只是一个梦。



作为普通人,我们能有什么?也许,只有这个信的梦而已。



只有拥有这个梦,人生才会有点趣味,因为我们才会有兴趣做很多事:用很多行动,试着去实现这个梦。

比如我一再回复,梦想种子掉到我身上。事实上也的确掉过呀~~~

只是生活中更多的行动,很可能因为我们生命短促,系统还来不及回报,我们就翘辫子了——那对我们而言,回报似乎意味着并不存在。

那不就是善有善报并非天理吗?那我们的信、我们的行动岂不是没了收获吗?

依稀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
做好事的最大收获就是自己成为好人



曾经很不理解这句话。觉得成为好人算什么收获啊?!

现在我的理解是:成为好人,就是拥有平和宁静,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尽管世事喧嚣却少为外界干扰所苦;成为好人,就是拥有从容与微笑,能原谅别人的过失,因此也能原谅自己的过错,获得真正的安宁。

这就是回报:我们的行动就是我们的回报。我们创造的美好,最终都会经外部馈赠给自身。

就像这好网系统:如果我拼命回复,却永远也无法得到种子(阿弥陀佛,财神我只是举例而已,别当真啊),可我也得到了回报——我最大的回报就是我的行动(我写的这些文字)。

经由这些叙述,我才理清了自己的思路。理清思路,对我下一步行动才有好处。



所以,人们常用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形容对戏的痴迷,其实对阅读也同样如此。

所以,我们常觉得疯子傻子比我们更快活,无他,只是信而已。

所以,那些给孩子读书读得悲伤处哽咽落泪、欢喜处嘻哈同乐的大人啊,孩子听你们读的书,是有福的!

因为书里的故事不再是故事,而是有了生命的温度。这个温度,来自于大人的阅读——这,才是阅读的梯子声音那把梯子的最妙之处。

那么,我们大人不要打开书感动、合上书叹气吧!

且让我们信书,且只有信书,才能真正感染孩子,才能落实到行动,才能让阅读四层次中的学以致用真正成为可能!




11楼o麻花o 2010-09-26 12:08:06 引用

kelongmo

十:关于幸福



 

曾写过一篇短文《幸福从读懂童书开始》,里面写过:



  和大多数人不同的是,真正意识到儿童文学的魅力,是在我成年之后,是在我为文学梦辞职的那年。

  那时,我的生活陷入颠沛流离之中,强大的现实几乎摧毁了我用可怜的文学梦搭建的精神堡垒。有一天,我帮朋友的孩子买《安徒生童话》,接着就去邮局取我盼望已久的稿费。在排队取钱时,我信手翻开了那本书,第一篇是《海的女儿》。我站着、看着,眼睛慢慢湿润了。身边的喧嚣顷刻间离我很远,满眼满心,只有那个因为所爱而飞向天空的灵魂。

  我永远无法忘记这一刻,从小爱看书的我相信故事是真事,这篇虚构的童话,对我也是毫不例外的真实,海的女儿深爱王子,而我的王子是文学。如果刀锋是追寻所爱的必经之路,又何不与海的女儿一般,在上面继续跳舞?那才是生命的美丽。

  这世界有太多丑恶,让我们随着成长对其增添怀疑。而所有文学类型之中,儿童文学恐怕是最为坚守人类美好信念的一种写作。只有相信,才能得到。看懂童书、相信童书的那刻,正是对人性的正面进行积极肯定的一刻,正是相信光明真实存在的一刻。

    ……

  孩子和成人不同,孩子有着更柔软易感的灵魂。阅读童书,能对成人的我有着如此拯救,在被分数围剿的年纪里,阅读应该是他们观望世界的最佳窗口、寻找心灵伙伴的最佳途径。阅读能让心灵沉静、丰盈。

  我深信,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只有拥有这样的心,才能感知、获得真正的幸福。



——
以上,其实就是上篇《你信书吗》的内容。

也是
我对人活着为什么的答案:为了幸福。小到自己个人的幸福,大到让周围的人、更多的人因为自己而更幸福

而且事实上,一个幸福的人,就算他仅仅只想自己能幸福,只要他真正获得幸福,就必然会让别人因为自己而更幸福,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完全孤立地存在。

所以关于人活着为什么,我真正想说的是如何获得幸福。



首先,要信幸福真的存在,才有可能感知、从而获得幸福。正如你相信美好存在,才会看到美好。

我认为这是个非常严肃非常重要的前提。

不信一个事物存在,即使它就来到你眼前,你也不会认为那就是你想找的事物啊!

因此,有信仰的人普遍幸福感比较强。信仰具体到宗教信仰上,才会有各种宗教在被指迷信的重压下依然大行其道。



其次,明白幸福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那样整齐划一。幸福分为很多种,不同种类间横向无法比较也不应该比较。每种幸福都是完整的。

幸福分为很多种当然是说,我认为的幸福,你可能觉得是痛苦。

比如我觉得这么静悄悄地呆在屋子里,发狂地在论坛上一码几千字地宣泄是幸福;而对一个以体育运动为幸福的人来说,这完全是种折磨。

每种幸福都是完整的就是说:硬币有两面,每种幸福也同样有该种幸福的付出。我们不能把所有幸福的某一面集中起来形成集中幸福。如果真去追寻这种集中幸福,就能立刻、永远地得到:不幸!!

比如我一度就非常羡慕:那些父母很了不起的孩子多幸福啊!天生就有那么好的基础,在父母帮助下随便努点力就能取得成绩也~~~

后来我发现我太愚蠢啦!那些孩子从小就笼罩在父母成功的阴影下,挣脱这阴影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根本不比普通人对生活付出的努力小呢!甚至有的孩子无法超越,就从此沉沦——沉沦都没法安心沉沦!因为灵魂深处总会有个声音提醒他:我太没用了……我比不上他们……

以上,我就是犯了集中幸福的错误:把平凡父母对孩子的平等与纵容,结合了非凡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与帮助,硬是捏出个不符合事物存在规律的幸福来。



最后,记住一大不幸——我们会死。

我们会死也!!!

我们日复一日地活着,阳光下,阴雨天,忙忙碌碌——我们知道会死,却像从来不知道会死一样的活着啊!好象此刻的存在是永恒不变的!

咳!你们不觉得奇怪吗?我觉得简直奇怪极了!很多次走在大街上,我一时神游就会想起这个问题,再看看身边的人流,都觉得世界太不可思议了!!!

而和伟大的死亡相比,我们现在觉得那些不幸的事,不是太琐屑渺小了吗???!!!



所以,我觉得记住上面三点,常常提醒自己这些,就会比较幸福。



具体到创造幸福来说,我觉得无非拥有两种:所爱的人和所爱的事。

而要想幸福,这人与事两者都不可缺少。不同的只是比例问题。

——
其实,每个人都有所爱的人、所爱的事,不是吗?尤其是妈妈们,所爱的人有个永远不会变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这多好呀!

那些做出伟大事业的人,据我目前发现:基本都是更重视所爱的事的人。

作为我们普通人,我的感受是:我们会更重视所爱的人。或者说,有了所爱的人,其他事才觉得有趣。



精神食疗里说到幸福的问题,其实是在人和事之间去尽量取得平衡的问题。就是希望爱事的人也努力去爱人,爱人的人努力去爱事。

因此,
妈妈们能够爱孩子,有所爱的人了,这时应该去爱点事。而且是必须爱点事,才能更懂爱的人、让所爱的人更爱自己。

前面凝视晚秋说得真好:父母是孩子的天花板!

我想,当妈妈去爱事时,其实就是在提高天花板的高度。

这个事,可以是工作,可以是爱好,可以是家庭……可以是一切事!

拿往往被人认为最细微、也是女性最爱做的来说:把自己折腾得美一点。这就是件很重要的事啊!

把自己折腾得美一点,就要内外兼修。内是读书、读生活、修身养性、还要运动健身,外是服饰搭配、美容知识,美容知识还涉及到化工知识、医学知识……服饰搭配也不简单,美学是多大的一门学问啊,何况要亲身来实践美学?!到最后还可能美吾美及人之美”……

像这样,任何一件事,都可以无限延伸开,扩大到整个世界呢!

这些事多有趣啊,能活着做这些事多幸福啊,不是吗?



其实,我觉得中国人更重视爱事,而且是建功立业的大事。也是在这种要做大事的压力下,幸福跑得无影无踪。

比如我非常讨厌胸无大志这种词……不对,准确地说:我是不喜欢把胸无大志作为贬义词。

可能是中国太大、历史太悠久,搞得中国人太喜欢有大志了。那股动不动就要超英赶美、拯救他国受苦受难人民的劲头,到现在也没有消失。



我一直认为:爱一个人,并不比爱世界容易。因爱一人而伟大,并不亚于爱全世界的苦难同胞。所以,胸中有无大志,都可以获得幸福。

有的人牺牲自己个人与家庭幸福,却带给更多人幸福,如丛飞,我们当然景仰。但不是我们都必须这样做才能获得幸福。

(跑题一下:因为老提倡大志,老宣扬圣德,害得我们老百姓都不知道怎么做人了。实在是因为圣人的道德我们做不到嘛!圣人做出伟大的事,是因为他们认为做这些事给自己带来了幸福感,以常人之苦为乐,这才是圣人圣之所在啊!)



我更觉得:更多幸福往往是平凡的。

好好去爱自己的父母、伴侣、孩子、朋友,如果能真正懂得爱,因为爱这些人而为他们去做一些事,这样就会有连绵不绝的幸福感。

而表面上看,每个人都是孤零零的存在,都必须承担着自己的苦痛。但事实上每个人的血脉都与世界相连。

我们的父母、伴侣、孩子、朋友已经是个小圈子、小世界。这个世界又连着另外的小世界……我们能够好好爱身边的人,为他们做事,从而自己感受到幸福,这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事!

——
就从自己的生活中捕捉小幸福,往往会发现自己得到的是大幸福呢!



至于孩子学习,尤其是小孩子,无论是为为中华崛起而学习,还是为将来的幸福(给儿子买麦当劳)而学习,都很空洞啦!

举个例子:对刚进校的小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是进行爱妈妈的教育。

他认为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祖国这个概念太抽象,妈妈则非常形象、具体。而如果一个人连他的妈妈都不爱,又何谈会爱祖国呢?!



所以对小学生的最佳状态应该是:让孩子为兴趣、因为觉得好玩而学习。

可惜啊……这种理想状态基本是学校来决定的,大部分中国学校目前又做不到这点。

我个人观念是:小学阶段,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能写完作业就算啦!结合孩子个性,养成些基本习惯,就万事OK~~绝大多数时间,一定要玩啊,一定要玩!

就玩阅读,让孩子拼命课外阅读;

就玩讨论,孩子越大就越多和他讨论书里的问题、现实中的问题;

就玩体育,让孩子长得壮壮的;

就玩生活,有机会就带孩子出门,出门前先做好研究,尽量有目的、有主题地旅游……

让孩子长成个皮实健康从容的孩子,尤其男孩子懂事会比较晚,一旦有朝一日他突然醒悟要学习了,以前积累的那些就都厚积薄发啦!



幸福和知识不同。知识是疫苗,必须学(打)到身体里才管用。幸福是传染病,在身边就可能会被传染。

哦,差点忘了
幸福最简单绝招:冲着镜子笑!心情再不好,使劲冲镜子笑一笑、笑几笑,保证会比之前好!

一个自己感受到幸福的大人,必定会把更多幸福带给孩子呢!

这,就是我关于人活着为了幸福的个人偏见。

 

 (完)

12楼lily0696 2010-09-26 20:03:44 引用

lily0696

满眼都是美国\日本\韩国的阅读本,中国的很少,大多也是古人留下来的"三字经"什么的,与现实的教育环境有很大差别,正在愁中国孩子怎么教育,恰好看到这个贴.觉得很受益.先收藏,再细看.

13楼幸福麻辣烫 2010-09-27 14:49:44 引用

ygbeibei-zengyifan

谢谢麻花对书屋的支持和厚爱,这篇我帮您放到‘资源共享’专题中,类似的帖子,你可以现在书屋帖子置顶的上方右侧找到‘选择专题’--‘资源共享’,然后帖子会自动收录到相关专题里,方便自己或其他阅读者查阅。

再次谢谢您对书屋的喜爱。

14楼o麻花o 2010-09-27 22:10:59 引用

kelongmo
幸福麻辣烫于2010-09-27 14:49:44写道:

谢谢麻花对书屋的支持和厚爱,这篇我帮您放到‘资源共享’专题中,类似的帖子,你可以现在书屋帖子置顶的上方右侧找到‘选择专题’--‘资源共享’,然后帖子会自动收录到相关专题里,方便自己或其他阅读者查阅。

再次谢谢您对书屋的喜爱。

哦,好的。

 

   1   共有记录数:14

用户中心

欢迎您,育儿网游客
快速登录后可以创建和加入圈圈。如果你不是育儿网注册会员,请马上注册

邀请好友

复制圈子地址发给好友

精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