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幸福麻辣烫 2010-08-09 15:16:24 引用
还子能不能打?不止一次地有妈妈问我这个问题。
每每此时,我就觉得非常难以回答,因为我是主张亲密育儿的,一度视“打”为洪水猛兽,在教养桐桐过程中,我也基本不记得打过她,但桐桐并未因为我的宽松而出现大的成长问题。但另一方面,在我亲历或耳闻目睹的经验中,又发现偶尔打了孩子的那些父母也成功教育出了好子女。印象最深的是两个案例:
一个案例是我在同事的教子经验篇《全面发展的小作家》中谈到的,这个同事的老公,就曾经在儿子拒洗冷水澡时打过孩子,结果孩子在这次暴力之下,养成了洗冷水澡的习惯,以至于直到读大学之前,基本上没生过什么病,而且,这个孩子,对父母还特孝顺,去年同事生癌后,只要爸爸不在家,都是他陪妈妈,给妈妈烧饭,伺候的很周到。
另一个案例是我在导师的教子经验《听导师讲育儿心经》中谈到的,师母在儿子拒绝午睡之后,曾经一巴掌打过去,从此儿子养成了乖乖午睡的习惯,当时听师母讲这个例子的时候,我心里有点打鼓,心里疑惑着这一巴掌打下去孩子会形成什么心理创伤什么的,导师和师母和儿子却他们都保持着良好的亲子关系,儿子也依旧阳光开朗,不像心里有什么暴力阴影的样子。
这两个有悖于我育儿观的例子让我开始思考一些问题:作为教育方式之一的“打”真的像老虎一样可怕吗?“打”的结果是不是恶劣的亲子关系?如果偶然的“打”改变了一生的习惯,算不算一种善呢?
带着这些困惑我又反思了自己小时候被打的经历,突然意识到这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至少在我自己这里如此,因为我对于自己被打的体验,有三种不同的情感反应:
第一种是针对我父亲的,坦白地说我跟我父亲的关系一直不好,这种状态是很多因素造成的,具体到家庭教育方式这个点来说,我的父亲是个极其严厉的人,但不是严厉在他对我们的行为习惯或性格养成多么上心,而是因为他打骂起我来十分随意,而且从来不遵循什么原则,很多时候他自己心情不好了、认为我们给他丢脸了或者喝醉了就会打骂(虽然打的次数不是很多),这让我感到十分屈辱和反感,我想,之所以我们姐弟几个和他关系一直不好,这种因素一定占了点比例。
第二种是针对我母亲的,母亲是个非常温和的人,任劳任怨,宽容大度,对我们几个特别疼爱,虽然偶尔会骂我们,但只打过我一次,虽然这次挨打让我记忆犹新,却不是因了记仇的心理,而是这一打激起来的负疚感,母亲那次之所以打我,是因为当时家里没吃的了,就剩了点小米熬成的粥,只够一个人吃的,由于小妹妹刚出生不久,母亲不吃东西就不会有奶水,担心小妹妹没得喂,母亲就提出由她来吃那碗粥,可是同样很饿的我却嘀咕说母亲嘴馋,母亲听了感到非常委屈,认为我不理解她的苦心,拿起笤帚打了我,但打完之后她也哭了,解释说不是她自己想吃,主要是因为小妹妹需要她的奶水。听了母亲的解释,我也非常惭愧自己竟然不能体谅母亲,至今想起来,都特别希望母亲能忘却这件事。
第三种是针对启蒙老师的,我刚读小学的时候,作天作地不愿意上学,结果我的班主任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打了我两教鞭,我出于恐惧而继续求学了,结果二十几年后取得了所谓的学业成功,现在每每想起那两教鞭,都充满了感激,因为它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通过梳理自己的这些相关经历,我开始认为:教育孩子过程中,“打”是可以为之的,但怎么样的“打”才会对孩子的成长发生正面影响肯定是有条件的,那么,它需要什么条件呢,还没有理清自己的思路,我就遇到了这样一个案例:
前几天回山东的火车上,有缘遇到一个即将赴美国访学的名校大二女孩,闲聊间发现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小老乡,小学四年级就得过全国科技创新类大赛一等奖,中考时又成功从山东考进上海的有名高中(上海的高中有几年曾经面向全国开放一定名额,但非常保守,考试难度可想而知),高中毕业后,她如愿进入理想的大学,主修理想的专业,且学习成绩一直名列班级第一,组织能力、演讲能力等综合素质卓越,每年都拿着名目繁多的奖学金,今年又争取到赴美访学的机会……
更让我震惊的是,如此乖巧优秀的女孩子,竟自称从小是被父母,特别是妈妈“打”出来的,因为小时候她的妈妈对她管教的十分严格,一点小事不对头就打,比如,哪次考不出100分,就会追着她打,做事做错了,也会劈头盖脸地打,她很小的时候,有一次不去幼儿园,她爸爸也打过她一顿…….在父母的严格管教下,她日益长成一个独立自主、热爱劳动、成绩优秀、为人处事能力都很强的孩子,而她的爸爸妈妈,也越来越尊重这个争气的女儿,对她的教育方式也越来越民主……
听女孩子讲到妈妈小时候经常打她的时候,一贯秉持亲密育儿观的我再次遇到内心的疑问:这种“暴力”教育出来的孩子,还会和父母亲吗?再次出乎我意料的是,被“打”大的女孩子不仅对父母的教养感恩戴德,和父母的感情也非常亲密,而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时候她会一天一个电话打到家里,跟父母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沟通学业上的想法和困扰,交流对人际关系的一些认识,求学在外的她挂念父母、崇拜父母,每到学期末,她都热切地盼望回家,像这次即将去美国访学之前,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和父母多呆几天,昨夜启程之前甚至激动的只睡了一小时,她还说,如果哪天她出国了,那肯定是仅仅为了留学,学成之后她肯定要回来尽孝,因为父母为她付出太多了,她工作之后要让他们好好享受天伦之乐…..
女孩的话让我非常感动,也非常感慨,长久以来,我一直为“孩子能不能打?”这个话题而纠结,渐渐地就形成了遇到带有“打骂”方式的家庭教育案例就认真思索的习惯,这次也没有例外,在探寻女孩父母相对“暴力”的家教方式成功的原因时,我注意到了下面一些信息:
1、女孩的妈妈虽然一度喜欢用打的方式教育她,但对女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却非常关心,一直在尽力给女孩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比如,初中时,她爸爸就花了很多钱给她找了个最好的,考高中时,又高瞻远瞩,给她提供了到上海来读书的机会,这些“投资”一直让女孩子感激在心,同小时候的伙伴比较下来,她觉得自己的父母是最有远见、最关心她的学业的。
2、女孩的父母虽然看起来很“凶”很严,但做人处事都是非常值得效仿的榜样,他们孝顺双方的父母,事业上积极进取,生活上吃苦耐劳,像女孩的妈妈,每天早晨5点多都会起来为全家准备丰盛的早餐,包括包包子、做火烧、做中式汉堡等等,这些别人一听就觉得特别难做的早点,妈妈却一直做得乐此不彼,让人感动。
3、女孩的父母虽然小时候喜欢打她,但女孩子长大做出成绩以后,他们的教育方式就随之调整了,原本重视孩子成绩的他们,即使在女孩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也总是安慰她说“我们知道你已经尽力了!”女孩子遇到生活和学习上的困惑,他们总是十分用心地帮助解决,有时候女孩请教爸爸问题时,爸爸再忙也不会推脱,如果自己不懂想办法钻研出来也要给孩子一个交代!
这个女孩的案例触动了我进一步思索,总结包括这个女孩案例在内的亲身经历或目力所及的案例,我认为要想让“打”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下属条件是不可少的:
1、父母本身是为人处世、言传身教的典范,是值得孩子追随的榜样,这样,即使打了孩子,孩子也可能心服口服。
2、父母真心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平时以正面教育为主,打是不得已而为之,且打了孩子之后,能让孩子明白为什么挨打,得到打的教益。
3、不把打作为教育方式的常格,打孩子必是针对孩子某项行为习惯、性格养成等具有长远调教价值的弊病,而非心血来潮或者迁己之怒。
4、平素亲子关系良好的情况,“打”起来更容易产生教育效果,负面影响也最小。
无独有偶,前几天想到这几点后,今天读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一本影响了几代人的家庭教育经典),竟然发现陈鹤琴先生也专章讨论了这个问题,在《我们应该怎样责罚小孩子的》这一章里,陈先生也认为,孩子的教育,应以春风化雨的正面教育为主,在不得已运用体罚的情况下,他提出一些条件,现稍作简化后摘录如下:
1、若能以诱导法得到良好结果的,我们千万莫去打骂我们的小孩子。
2、未责罚小孩子以前,做父母的应当探索小孩子作恶的原因,不要一味地瞎打瞎骂。
3、做父母的在未责罚小孩子以前,还要详细考察他的过失,要深知他所犯的究竟是什么过失,不要不分皂白,乱施鞭笞。
4、即使要责罚小孩子,做父母的也不要在众人面前去责罚他,以保存他的羞恶之心。
5、即使要打骂小孩子,早晚也不要打骂。若是早上打骂他,他一天要不舒服;若是晚上打骂他,他一夜要不得安睡。
6、做父母的不可迁怒于子女。
7、做父母的责罚小孩子的时候,应该重责其所错的事情而轻则其人,以予他自新之路,以保存他的人格。
8、打骂的时候,旁人不宜在帮着说“可怜,可怜!”等话,免得小孩子相信自己是对的,相信打他的人是错的。
9、不宜痛打小孩子,以致打后懊悔不及。
10、做父母的不要常常去责罚他们的小孩子,因为常常责罚就失去其效力了。
看来,要不要打孩子的困惑,还真是由来已久呢,我个人的探究,就到这里告一段落吧!
沙发滴嗒 2010-08-09 15:38:24 引用
孩子到底能不能打?我一向认为打不得,但是看了这篇,有很多思考。
最近豆瓣有个很火的小组叫:Anti-Parents,桐桐妈有机会抽空去关注下哦!
板凳♡妞妞妈妈01 2010-08-10 14:39:57 引用
是啊,打与不打是个很有争议的问题,记得08年教育部出台,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其实标准很难衡量,老师都把握不了,学生和家长像拿到了保护伞,到最后演变成,学生批评不得了,因为报道出好多学生被老师批评后跳楼,后果变得很严重,老师连批评学生都不敢了,但去年又有报道称,学生打老师,而且中专学校还多发,甚至出现了,考场打老师行为。所以教育部又出台了,老师可以适当惩罚,概念还是很模糊,打与不打这个标准不好把握了。
对于自己的孩子,我想如果有错,而且诱导不起作用,打也可以起到一定作用,适当的体罚还是可以的,不然如果孩子到了能争辩的年纪,有好多歪理谬论,大人也许都争论不过,而且他也不知道自己理论有错,那怎么办?还是诱导为主,一定不要无理由惩罚孩子。让孩子养成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