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yinyuting 2010-06-01 17:41:02 引用
一 穴 速 治 坐 骨 神 经 痛
凡坐骨神经痛在肩后找一压之特痛点按10-15分钟,左边痛压右边,右边痛压左边。只要是坐骨神经痛,点到痛止,有三五次痊愈的,有七八次痊愈的,所治之人没有超过15次的,自疗也行,你可以不信,但你可以试试
取穴方法:
以手掌心按肩峰,大指尽处压痛取穴,以痛为穴。
按摩穴位治疗“痒症”湿疹
湿疹的痒,不同于麻疹般发作时那种爆发性的痒。而是一种会感觉到阴湿的刺痒。这种刺痒也会影响人的心情,连自己也无法清楚是痒或是有什么东西附着的感觉。就像蚂蚁在爬的感觉,使人无法忍受。尤其是身体较柔软及较敏感的部位。这种病症是越抓越痒且斑疹越多,有时会因痒的睡不着,而造成失眠症。即使能入睡,也会因无意识的搔抓。醒来一看斑疹的渗出液体已使得内衣及床单湿湿黏黏的。特别是手臂、膝盖、腋下的内侧最容易长出,若不加以治疗,会演变成慢性疾病,皮肤会变得很粗糙。 这种病与麻疹同样,大都是因过敏及肝脏障碍和体质所引起的,但是此病比麻疹更难痊愈,所以变成慢性的可能性很高,如此便越来越难治疗。还有些人是因接触油漆,或因气候变化等而长的湿疹。
穴道指压发不仅能止痒,治愈湿疹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治疗湿疹的穴位及指压法
止痒、祛除湿疹的穴道之一称为“治痒”穴,刺激此穴位,有止痒之效。
治痒穴是在手腕放下时,从肩膀凹洼,以垂直线而下,该线与乳头的水平线相交处 寻找方法:
取此穴道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势,治痒穴的具体找法:在手腕放下时,从肩膀凹洼,以垂直线而下,该线与乳头的水平线相交处。
主治疾病:
治痒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对于治疗湿疹等骚痒类疾病很有疗效,具体指压法请参考本站相关内容:穴道指压法治疗湿疹。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百虫窝穴(请参阅“血海穴”穴位取穴法)
〖标准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3寸,(血海穴上1寸)。
〖取穴〗患者屈膝取穴。
〖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股内侧肌和大收肌。分布有股前皮神经。
〖功用〗祛风活血,驱虫止痒。
〖主治疾病〗1、蛔虫病。 2、荨麻疹,风疹,皮肤瘙痒症、湿疹等。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一面缓缓吐气,一面按压6秒钟,反复做10次,即可止痒。
其次,以和前面相同的要领一面吐气一面按压叫做“太白"定位方法: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病症:
太白穴的主治病症为: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湿疹。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太白穴 Tài bái(SP3)
〖穴位取穴法〗 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解剖〗 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疾病〗 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漏,脚气,体重节痛,痢疾。
〖人体穴位配伍〗 配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胃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足太阴经所注为“输”;脾经原穴。
太白穴 俞穴,属土,足太阴原穴。
〖别名〗大白穴。
〖穴义〗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蒸升。
〖名解〗
(1)太白。太,大也。白,肺之色也,气也。该穴名意指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吸热蒸升,化为肺金之气。本穴物质为大都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受长夏热燥气化蒸升,在更高的天部层次化为金性之气,故名太白。大白名意与此穴同,大,通太。
(2)脾经俞穴。俞,输也。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吸热后化为阳气蒸升于更高的天部层次,为脾经经气的重要输出之穴,故为脾经俞穴。
(3)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的气血变化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吸热后蒸升,表现出脾土对肺金的长养特性,故本穴属土。
(4)足太阴原穴。原,本原也。脾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血有余,而本穴的蒸升之气同合于足太阴脾经的气血特性,且能较好地充补脾经经气的不足,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故为足太阴原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由天之下部上行于天之上部。
〖功能作用〗生发肺性阳气。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即在脚拇趾下部,大骨外侧的穴位大约按20次。如此,因湿疹而引起的红色斑疹便会消失
一针治疗腕踝关节扭伤{奇效}
临床经常遇到腕踝关节扭伤的病人,踝关节轻则肿胀疼痛跛行,重则青紫足不敢落地!腕关节肿胀疼痛不能活动!采用下法可一次祛疾!!临床用3年,有效率百分百!!病人经常一针扎下后立刻不痛,大呼:“神医阿!真是神医啊!不痛了!一点都不痛了!!”
此种病人最好是扭伤当后第一时间治疗。
方法:
1。左足扭伤取右手大陵穴!右足则相反取左手大陵!用一寸半毫针刺入两分,行针得气后让病人转动脚踝,行走立刻觉得轻松,不痛!如踝部肿胀青紫得厉害则在丘墟,申脉三棱针点刺放血后拔罐15分!如病人扭伤超过24小时方来治疗,采用上法后用镇江膏贴患处!
2。如为腕关节扭伤,左腕扭伤取右足的解溪穴,右腕则相反,用一寸半毫针刺入三分,针得气后让病人转动腕部!痛减大半!!
3。临走给病人开些活血化淤,跌打损伤类药以助疗效益可增加收入!
师传坐骨神经痛方,疗效显著
恩师在临床上治疗坐骨神经痛颇负盛名。今录其常用方子,供大家探讨。
方药;乌头汤加味
组成:制川乌6——10克 (先煎30分钟) 桑寄生15克 麻黄9克 黄芪30克 白芍40克 炙甘草15克 蜂蜜50克
加减:风重者加防风,寒重者加桂枝 湿重者 加薏米 露蜂房,气血亏虚着加当归 党参 鸡血藤,肝肾不足者加熟地,杜仲,久痛入络者加桃仁 红花 地龙 蜈蚣
病例:李某,男,工人。因雨林受寒,右侧臀部剧痛,向小腿部放射,活动受限,止痛药无效,检查直腿高抬及加强试验阳性 。脉浮苔白。
治疗:上药加桂枝10克。五服后,疼痛减轻,仍有冷感。原方加当归10克 熟地20克 地龙10克,七付后痊愈。
方解:乌头汤和芍药甘草汤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天门
穴位:天门(攒竹)
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临床应用) 推攒竹能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多与推坎宫、揉太阳等合用;若惊烦不安、燥动不宁,多与清肝经、按揉百会等合用。
落枕穴
落枕虽非疑难大病,但也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发生“落枕”后,不要惊慌,若感觉症状严重,应该就近就医,以免处理不当伤及颈椎关节;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在这里教大家几点自我调理方法。
1.冷敷:如果局部疼痛、僵硬严重,或者有肿胀或灼热感,就表示受伤部位充血发炎。所以,在24小时内,应该给予冷敷。可用毛巾或塑料袋包裹小冰块敷患处,每次15-30分钟,每天两次,严重者可每小时敷1次。
2.热敷:等到炎症疼痛减轻时,再考虑热敷,以疏通经络,活血化淤。可用热毛巾湿敷,或用热水袋干敷。有时间的话,可洗热水澡,尤其在颈部患处用热水反复冲洗,边洗边用手按摩颈部,效果更佳。
3.自我按摩“落枕穴”:中医针灸当中,有个“落枕穴”,在手背侧,第2、第3掌骨之间,指掌关节后一点的地方。该穴是治疗落枕的特效经验用穴,可以左右手交替自我按摩。要领:以大拇指揉按穴位,用力由轻到重,保持重按10-15分钟;在按摩穴位的过程中,将头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缓缓缩下去,使下颌向胸骨上窝靠近,颈部肌肉保持松驰,然后将头轻轻缓慢地左右转动,幅度由小逐渐加大,并将颈部逐渐伸直到正常位置。转动时以基本不出现疼痛的最大幅度为限。
预防落枕,还可制作一个高低软硬适宜的“中药”枕头。在制作枕头时,还可加入研细的中药,例如黄芪、当归、甘草等,以促进颈部血液循环。另外,平日要注意颈部保健,如久坐工作的人,要经常起身抬头活动颈部,防止颈肌慢性劳损。久处冷气空调环境者,更要注意颈部保暖,尤其需固定姿势工作者或伏案午睡的人.
头面颈项部病症
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额中;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口眼歪斜疾,颊车地仓从。阳白羽四白,面痛治亦同;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劳宫。落枕成斜颈,外关或悬钟;急性项背强,均可取人中。耳聋取耳穴,耳门透听宫;中渚外关配,哑门与翳风。廉泉主喉舌,治哑先治聋;新穴供选用,听会及聋中。
胸腹部病症
心胸内关取,肚腹三里求;胃痛刺中脘,天枢治脐周。下腹三阴交,关元气海由;中极阴陵伍,能导尿潴留。泌尿生殖症,上穴一般优;胁痛刺夹脊,阳陵与支沟。腹痛背俞穴,夹脊相应投;若遇阑尾炎,阑尾穴针留。
腰背四肢部病症
急性腰脊痛,下可取殷门;夹脊按部取,腰穴适当深。下腰大肠俞,上腰肾俞存;胸背须谨慎,胁肋不可深。上肢取曲池,肩髃合谷分;下肢阳陵泉,环跳绝骨扪。痛取局部穴,阿是亦可针。
落枕穴
落枕虽非疑难大病,但也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发生“落枕”后,不要惊慌,若感觉症状严重,应该就近就医,以免处理不当伤及颈椎关节;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在这里教大家几点自我调理方法。
1.冷敷:如果局部疼痛、僵硬严重,或者有肿胀或灼热感,就表示受伤部位充血发炎。所以,在24小时内,应该给予冷敷。可用毛巾或塑料袋包裹小冰块敷患处,每次15-30分钟,每天两次,严重者可每小时敷1次。
2.热敷:等到炎症疼痛减轻时,再考虑热敷,以疏通经络,活血化淤。可用热毛巾湿敷,或用热水袋干敷。有时间的话,可洗热水澡,尤其在颈部患处用热水反复冲洗,边洗边用手按摩颈部,效果更佳。
3.自我按摩“落枕穴”:中医针灸当中,有个“落枕穴”,在手背侧,第2、第3掌骨之间,指掌关节后一点的地方。该穴是治疗落枕的特效经验用穴,可以左右手交替自我按摩。要领:以大拇指揉按穴位,用力由轻到重,保持重按10-15分钟;在按摩穴位的过程中,将头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缓缓缩下去,使下颌向胸骨上窝靠近,颈部肌肉保持松驰,然后将头轻轻缓慢地左右转动,幅度由小逐渐加大,并将颈部逐渐伸直到正常位置。转动时以基本不出现疼痛的最大幅度为限。
预防落枕,还可制作一个高低软硬适宜的“中药”枕头。在制作枕头时,还可加入研细的中药,例如黄芪、当归、甘草等,以促进颈部血液循环。另外,平日要注意颈部保健,如久坐工作的人,要经常起身抬头活动颈部,防止颈肌慢性劳损。久处冷气空调环境者,更要注意颈部保暖,尤其需固定姿势工作者或伏案午睡的人.
其他病症
昏迷人中主,足心取涌泉;有热刺出血,十宣十指端。曲池降血压,退热亦可兼;疟疾取大椎,至阳间使连。三里调肠胃,内关利胸间;宁心止呕吐,并可治失眠。神门三阴交,安神疗效传;哑门治癔病,人中内关捻。癫痫长强穴,百会大椎延;风池及太冲,头昏眩晕旋。喘发定喘穴,胸闷配膻中;天突能止咳,痰多加丰隆。肝炎肝胆俞,至阳及太冲;阳陵足三里,大椎作用洪。天枢足三里,止泻有奇功;脱肛承山穴,长强百会中。
瞬间见效的穴道指压法(急救篇)
1.止鼻出血
头部受到撞击或鼻子受到打击才会流血,这是因局部血管受伤而引起,不必过分担心,但是如果属于突然出血,则不可忽视。因为这种突然性鼻出血有可能是因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等病因所引起的出血。
一般常见的成人鼻出血,大都是因“上火”而引起,但也有因感情变化、气候变化等环境变化和营养状态变化而出血,这种情形常见于一般年轻男女。但是女性在月经时期或妊娠之时,也有可能突然出血。
鼻出血时,最重要的是应了解原因,如果属于鼻子以外的原因,则应医治。如果属于高血压的鼻出血,与其立刻止鼻血,不如让它流出来好。
穴位与治疗
止鼻血的穴道在第五颈椎,因此只要在第五颈椎处用手刀轻劈即可。首先一面吐气一面轻劈,如此不断重复,就可立即止鼻出血。
2.治疗恶心
恶心想吐情形时常可见,尤其是在暴饮暴食后或是吃变质食物后最为常见。这是因为胃部无法消化、接受吃进的食物而引起急性胃炎。但是有时所吐无物,尽有一些酸性胃液,此时会感到口渴、胃痛、身体倦怠、食欲不振。尤其是参加舞会或各种餐会,在暴饮暴食之后都会有些不适之感,相信这是大家都有过的经历。
急性胃炎也因体质而有很大差异。因为胃肠虚弱、过度操劳、精神不定等等也可能产生急性胃炎。所以同样的食物给不同的人吃喝,并非每位都会因急性胃炎而感到恶心。如果将急性胃炎视为短暂之症而不加治疗,则有可能变成慢性胃炎或是胃溃疡等病症,因此必须加以重视。
急性胃炎症状虽然激急,但只要治疗适当,会很快恢复,不必过分操心。
指压法治疗恶心的穴位及指压方法
首先谈及“六华灸穴”。它对任何胃肠病以及内脏疾病治疗都极具效果的穴位。首先设定它是连接肩胛骨下端的线,它的中心位于第七、八根胸椎之间,如图所示,先找①处,再由①向下二格寻找②,再由②向下二格寻找③,在①②③各点左右处约二指处便是“六华灸穴”。它的指压法是先深呼吸一口气,缓缓吐出时,用指头用力压约6秒钟之久。由上向下连压10次,会使胃部有舒适感,连急性胃炎所产生的不适感也会一扫而光。
指压“中脘”左右2厘米处穴位,对急性恶心、呕吐也具有莫大功效。指压时,先平躺并放松肌肉,按胸骨下端和肚脐之间的“中脘”,也会使胃感到舒服,方法同前,连续重复10次。
3.治疗颈部扭筋(落枕)
早上一觉醒来,颈疼,无法起床——这种经历相信大家都有,这种情形叫“扭筋”,俗称落枕。这种症状有的一二个小时就会恢复,可是有的一连三四天仍疼痛不已,再加上采用不恰当的疗法,不但会增加痛苦,甚至会数日无法转动脖子。
扭筋时除了感到疼痛,脖子也无法向左或向后看,连身体也无法转向对方,全身宛如僵硬之感。它产生的原因是因不自然睡眠方式,颈部经长时间压迫,使颈部肌肉变硬所致。如果使用高度与平常相异的枕头,或是硬度不同的枕头,时常会发生扭筋现象,其他如疲劳或直接吹冷气时也会引起相同的症状。
扭筋时最易被侵害的是僧帽筋和胸乳突筋。由于此处血液不畅才引起扭筋,因此在治疗扭筋时,应该使收缩的肌肉松弛,使血管扩张,使血液流畅。指压穴道之前,应先用热毛巾敷在颈筋后才治疗,如此便能事半功倍。
治疗颈部扭筋(落枕)的穴位及指压法 在颈窝旁2厘米处的“眼点”,一面吐气一面用力压6秒钟(压到稍微感疼痛程度),连续3次。其次在第四颈椎旁2厘米处采用同样要领连续压10次。再用手刀劈颈窝5次。只要按照上述顺序,连续1-3次,就能使你的颈部转动自如,也不感到疼痛(在第二次和第三次指压时,也可以指压颈和肩膀交界的“肩根”,指压方法和肩井指压法相同)。
如果扭了筋而想勉强扭动,则会更加疼痛,招致反效果,使原本很快就可治愈的病拖到1-2个星期才能治愈。
4.治疗宿醉
如果豪饮过度,则必宿醉。宿醉症状可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头痛、眼睛肿胀、一说话就满脑子回响,这种类型是以头痛为主。另一种是情绪不佳、呕吐等症状。如果严重的话,可能上述两种症状同时发生。
酒精在体内会被乙醛所分解,氧化变成醋酸,醋酸在体内循环会分解为水和酸瓦斯。如果饮酒过度,便会破坏这种平衡,由于乙醛的积累而引起头痛。然而恶心和呕吐却是因吸取过量的酒精所引起急性胃炎所致。若要呕吐时将胃中之物全部吐出的话,倒会有些舒服感。如果因饮酒过量而手指浮肿,甚至神志不清的话,可能是酒精中毒,不可等闲视之。
治疗宿醉的穴位及指压法
如果酒后感到头痛,则以打击头顶“百会”穴和后颈“天柱”穴都有明显的效果。或者是指压第九、十根胸椎之间左右2厘米处的“肝俞”穴,也能使胃功能恢复正常,对于治疗宿醉也有显著功效,在指压“肝俞”穴时,应握拳猛打。
如果感到胃闷,情绪不佳时,可用力压肚脐上下左右3厘米左右之处6秒钟,如此重复10次即可见效。
5.治疗烧心、嗳气
过度的抽烟喝酒之后,心窝会宛如火在燃烧似的难受,这种无法形容的感觉又称为“烧心”。烧心是因胃酸过多或是胃中食物向食道逆流,或是食道运动异常、食道粘膜过酸、胃内压力增强所致。其它还因食道炎、食道溃疡、胃炎、胃溃疡等等引起。在用餐或吃点心之后,或是吃柑桔、栗子、糕点等酸性较强的食物时也会有“烧心”的感觉。
在“烧心”的同时还会嗳气,在嗳气中所带有酸味之物又称“吞酸”。“烧心”和“嗳气”虽然性质不同,但也时常同时发生。嗳气虽是生理反应,它将胃中空气或瓦斯由口中排出,因此不必过分担心,如果长时间嗳气,而且感到痛、臭之时,有溃疡之嫌,应立即医治。
治疗烧心、嗳气的穴位及指压法
治疗烧心、嗳气的方法以指压胸骨和肚脐连接线中央的“中脘”穴,颇具效果。一边吐气一边用拇指在此用力强压6秒钟,重复5次时,胸部的难受感就消失了。
其次也可以压“第三厉兑”穴。第三厉兑穴位于脚第三根趾头的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之间,使用前面的要领,用拇指和食指用力向下压,如此重复3次即可。
6.治疗手腕或脚脖子扭筋
手和脚的关节痛几乎都因扭伤或挫伤。扭(挫)伤原因很多,凡跌跤时用手撑地、手腕易挫伤、滑雪时脚易扭伤。日常所见的扭挫伤都是位于手脚的关节处。一般扭挫伤时,关节附近都会肿痛,如果任意甩动会徒增伤痛。
轻微的扭伤,关节会微微作痛,稍微严重的话,会肿胀,而且有内出血现象,严重的挫伤,关节上下都会浮肿,有时会发热。为何扭挫伤会导致这种情形呢?这是由于关节在平常所能转动范围内转动,而包围关节一带的关节包或关节相连的韧带,勉强的被拉所致。如果剧痛或严重肿胀时,有可能是骨折或骨裂,应到整形外科治疗。
如果挫伤严重,则勿加以按摩,否则会使内出血或炎症更加严重,如果因此使骨骼异常那就太划不来了。挫伤时首先用湿布包住患处,如果处置不当,则会继续疼痛。
治疗手腕或脚脖子扭筋的穴位及指压法
治疗手腕扭伤最有效的是指压“阳池”。以手腕为中心,往不痛之处弯曲,用拇指一面吐气一面强压10秒钟才放手,如此重复3次。如果是脚脖子话,指压“解溪”也很有效。指压要领同前,在指压后肿消、痛止。
7.治疗小腿痉挛
小腿痉挛大都是由于剧烈运动,尤其是短距离赛跑、柔道、游泳、马拉松等较容易引起。但是在疲劳之时或远足回来就寝之时也会发生。痉挛时小腿会宛如铁一般硬直,尽管你用力拉也难以拉直而且会感到痛苦难当。
由陆地运动所引起的痉挛,危险性还不大,如果是在游泳或驾车时引起痉挛的话,是事关生命危险的。一般所谓的小腿痉挛是指小腿肚子起痉挛,但事实上会起痉挛之处不仅仅限于小腿,连大腿内侧、脚底、脚趾头、胫骨、背部、手等等也会有引起的可能。在此只谈及一般常见的小腿痉挛。
在小腿痉挛时,脚脖子会剧痛,筋肉会引起收缩,脚跟会向上扯,脚脖子会伸长。此时如果过于惊慌,不但会使抽筋时间增长,也会使痛苦增加。如果处置不当在短时间内脚会浮肿,甚至疼痛得无法行走。
小腿痉挛并非是严重的问题,问题是在莫名其妙地产生痉挛时会使神经衰弱,引起失眠症。这种突发性痉挛,会使人平常无法运动。更糟的是晚上就寝时具有痉挛癖,这使人根本无法入睡。其他当过度疲劳或脚部寒冷时,也有引起的可能。
治疗小腿痉挛的穴位及指压法
首先俯卧并将小腿伸直,小腿用力,使腓肠肌向下呈V字型,在倒V字型顶点配合缓慢吐气用力按6秒钟,如此重复2次,“小腿痉挛”就可治愈,而且也不疼痛。
在指压穴道时,应该放松小腿再按摩,这点应该注意。当发生痉挛时,不可胡乱寻找穴位,应该事先记住穴位的位置,一旦有突发的情况时,即使在水中也能加以运用。
8.快速止牙痛
牙痛大多是因蛀牙的齿髓炎所引起,疼痛程度也因坏蛀程度而异。例如喝冷饮后感到疼痛,这只是一二度的轻症状,喝热饮疼痛的话属于第三度轻症,如果连平时也疼痛不堪,这是齿髓炎所引起,证明炎症已经侵入齿槽部,已是相当严重。
还有一种是平时会感到疼痛,但是吃冷热饮食却不痛,这种情形并非疼痛已经治好,可能是在不知不觉中更加恶化地从齿根腐坏,应该特别注意。如果有上述情形而不加以治疗,则齿髓神经必然坏死,使病情更加恶化。
快速止牙痛的穴位与指压法
快速止牙痛时,上下齿的穴位是不同的。如果上齿牙痛,则应指压“迎香”穴道。“迎香”穴位于鼻翼旁1厘米左右两处,只手压就会有疼痛感。此穴位不仅对防止上齿牙痛有效,连鼻子不通也有效。如果下齿牙痛,则左右手指相互交叉,用拇指放在上面的手的中指向桡骨延伸,寻找一压就有痛感之处。
这些穴位指压时,都应一边吐气一边按压10秒钟之久。如此反复20次,上下齿的疼痛会立即减轻,治疗下齿牙痛的指压穴道法,置于上方的拇指可以左右相互更换。
9.治疗晕车晕船
晕车、晕船的原因可以分为下列三种:
一是胃肠虚弱。由于睡眠不足或疲劳过度而引起胃弱,再加上交通工具的震动使消化能力减低,增加胃的负担。总之,这种情况是因胃的运动受到抑制,胃的出口紧闭,胃和胃壁的入口松弛,胃内之物无法送抵肠部,反而倒反口腔,产生呕吐。
二是内耳的平衡器官产生反射作用而晕车、晕船,这种类型的防止方法,只要塞上耳栓就可以了。
三是自律神经失调所引起,自律神经因外界的刺激,在体内产生固定功效,如果在自律神经不安定场所,因刺激丧失平衡,也会引起呕吐。
治疗晕车晕船的穴位与指压法
“鸠尾”穴是对治疗晕车晕船能产生速效的穴位。它位于身体前中心线之上,在最底下肋骨稍下之处。只要一边吐气一边按压此处6秒钟,如此重复10次便能调整胃的功能,不再有欲吐的感觉。
如果每日指压“第二厉兑”穴,可根治晕车症。“第二厉兑”穴位于脚的第二趾趾根外侧2厘米处。只用拇指和食指,一边吐气一边揉约6秒钟,如此重复10次,连续20天不间断,就可根治晕车晕船症。
10.穴道指压法止嗝
打嗝是由于横膈膜不规则痉挛所引起,在吸气同时,筋肉突然收缩,使喉咙紧闭,由于这种活动而产生奇怪的声音。打嗝原因很多,一般都是由于暴饮暴食之后突然喝冷饮、热饮或食物,或吃刺激性食物也会引起打嗝。如果是因这种原因而打嗝,那不必操心。
其实有许多是属于危险性打嗝。例如因胃癌、胃溃疡、胆结石、腹膜炎、肝脏病等所引起的打嗝。如果是事先毫无征兆地突然打起嗝,且无法止嗝时,这是一种疾病,应多加注意。其它因腹部手术后,横膈膜之下有脓或是因心脏病也会引起打嗝。第四颈椎所产生的神经会支配横膈膜,因此颈椎或脊椎有毛病时,也会打嗝。
止嗝的穴位及指压法
指压“气舍”穴对止嗝非常有效。“气舍”穴位于锁骨根部稍中之处,可一边吐气一边在此强压6秒钟,在压时,张嘴边说“啊——”边进行效果更好。若将肌肉放松,仰卧进行,也很有效。如此重复5次就可止嗝。
11.穴道指压法止咳
咳嗽是想咳出喉咙、气管、支气管内的异物,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若有异物进入气管之内,则在咳痰之时也会一并咳出。总之,咳嗽的产生是因痰或空气中灰尘、汽车废气、瓦斯、烟味等刺激气管所产生。如果是喉头炎、支气管炎的话,因它直接刺激气管所以才会咳嗽,支气管炎咳嗽时会连及胸部。其他如胸膜、食道、肝脏、心脏有病之时,也会产生反射性咳嗽。
咳嗽是因身体受到刺激的防御作用,如果一味吃药,想抑制咳痰的话,会使痰积累在气管,得到反效果,这点必须加以注意。暴饮暴食、疲劳过度等等都会对咳嗽有害,平常必须加以注意,在咳嗽初期,就应医治。
喉头炎会使声音嘶哑,因此在咳嗽时,先用热毛巾将颈部烫温之后再用穴道指压法治疗,就可以收到良好效果。如果颈部附近感到凉冷可能会继续恶化。如果是气喘吐痰的话,大都是支气管炎。此时在胸部和背部用温湿布使它保持温暖的话,颇具特效。
止咳的穴位及指压法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是“厥阴俞”穴,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立即止咳。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另一种方法是在锁骨中间“天突”穴采用相同指压方法,止咳效果也非常显著。如果小孩的话,不妨减轻压力,增加次数,也会收到相同的止咳功效。
13.穴道指压法止痰
痰是喉咙到肺部之间的气管粘膜所产生的液状物,它掺杂有空气中的灰尘、病毒,平常是不会产生的,当心脏功能衰退或呼吸器官生病时才会产生。而且痰的浓淡情形也会因疾病的种类而异。
水零零的痰,含有小水泡,如果呈现粉红色,显示有心脏病的可能性。支气管炎或急性肺炎初期也会咳出粘液性质的痰,但是肺结核或支气管炎的话,会带有“脓”。如果是支气管气喘,最初会有粘液性,但随着病的渐渐痊愈,它会变成水零零状。如果痰中带有血丝的话,乃是重病,这种情形很少例外。
对于痰或咳嗽的刺激,可从病状和程度加以判断。咳痰时,不可让身体受凉,尤其是背部和胸部千万不可吹风着凉,也不要吸进灰尘或烟尘。有时咳痰容易,但也有时无论你怎么咳也不出来。痰是病症的一种,如果一味想将它抑制在体内,这倒不见得好,为了不使体力消耗过度,用巧妙技巧将它咳出也是一种好的方法。
止痰或镇咳之药不可胡乱使用,必须视症状使用。应该找出咳痰的原因,采用根本治疗方式。
止痰的穴位及指压法
“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和第四胸椎中间向左右2厘米处。咳痰时,一边吐气一边在此强压6秒钟,如此重复三次,这时你所感受的喉咙异物便会消失净尽。小孩指压不可太强,但应增加次数。
疑难杂症
口 苦: 目前国内外均无药物治疗。中医理论认为此症为三焦经热。用三棱针刺关冲穴放血一滴如绿豆大,隔天一次,两次可愈。
口 臭: 此为常见之症,目前国内外均无特效药物治疗。中医理论认为此症为心经热。针刺大陵穴,一天一次,两次口臭自除。
胁肋痛(肋神经痛):此为常见之症,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针刺支沟穴,一天一次,两次可愈。此法简单效佳,不可轻之。
疟 疾:针刺大椎、期门(泻)、关元,针后各灸九壮。翌曰针风池(泻)、中脘(泻)、针后灸中脘九壮。第三天,针天枢(泻)、肓俞(泻),针后各灸九壮。以上为一疗程。无发病时,针一疗程;发病时,针二疗程。有立竿见影之效且多不复发。
失 眠:针大椎、陶道、心俞。效佳。
嗜 睡:针大椎、陶道、脾俞。有立竿见影之效,最多针二次就可痊愈。
针穴密配
3、 合谷、复溜
功能:发汗、止汗
主治:用于表虚表实之汗证(自汗、无汗)
方义:复溜属肾经经穴,补之可温肾壮阳,卫外固表,泻合谷可清气分之热,热清表固而汗止;补合谷轻扬走表而托邪,泻复溜玄府不固,故而汗出。
4、 百会、水沟、风府
功能:醒神开窍
主治:一切卒急昏厥
方义:百会为手、足三阳与督脉、厥阴肝脉之会,具有通阳安神,缓解厥阴筋急,清醒头脑之功。水沟为督脉和手足阳明经之交会穴,督为诸阳之海,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泻此穴具有通泄督脉,清理阳明,调整气机,开窍救急之功。风府为足太阳经、阳维脉和督脉之会穴,刺此穴,以搜脑府之风邪。三穴相伍,能是关窍立开,随之苏醒,言语自如,转危为安。
5、 肩髃、曲池(治上肢之主方)
功能:疏通气血,搜风除湿
主治:凡一切经络客邪,气血阻滞之证,如中风,偏枯,诸痹等上肢疾患。
方义:二穴俱属手阳明,肩髃卧针能疏通,曲池走而不守,故上肢一切经络客邪,气血阻滞之证皆可治之。
6、 环跳、阳陵泉(治下肢之主方)
功能:疏筋利节,调和气血
主治:中风偏枯、诸痹不仁、痿废不用等下肢疾患。
方义:两穴均属足少阳经,能舒通宣散。阳陵泉又是筋会,具有舒筋利节之功,环跳搜经络之风,二穴相应,相得益彰。
7、曲池、阳陵泉
功能:舒筋利节,清利疏泄
主治:上下肢麻痹,胸胁疼痛,热结肠胃之腹胀便浊。
方义:曲池、阳陵泉居肘膝之处,皆属大关节,肘部曲池行气血通经络,清肺走表。阳陵泉又能舒筋利节,泄肝胆清里,是方功能宣通下降,又能分浊泻火,肝肺气郁胸胁作痛,或热结肠中及胃,腹胀便浊,借之清利疏泄。
8、 曲池、三阴交
功能:清热凉血,祛瘀生新
主治:妇女经闭,崩漏带下,积聚毒疮,诸般肿痛,瘈疭热厥。
方义:曲池性游走通导,善清热搜风,三阴交为三阴经之会,属肝脾肾之枢纽,为治疗血分要穴。两穴配伍,则血分之瘀滞、热毒自清。
9、 足三里、三阴交
功能:益气养阴,健脾补虚
主治:脾胃虚寒、纳谷不香、饮食不化、食少纳呆、形瘦身弱、或呕或泻,腿脚麻木、疼痛。
方义:三里升阳益胃,三阴交滋阴健脾,乃虚损治疗不可缺少。胃强脾弱,阳亢阴亏,补三阴交而泻足三里,为补阴之中兼行清浊。又阳虚气乏,风湿客邪成痹,腿胫麻木疼痛时作,一以振阳,一以和阴,则有舒筋理痹之功。
10、阳陵泉、足三里
功能:调和肝脾,舒肝健胃
主治:肝胃不和之症,如吞酸口苦,泄泻呕吐,下肢痿痹。
方义:阳陵泉为胆经合穴,泻之以肃清净之府,平肝火之上逆,胆府清疏,胆汁入胃,化食消滞;三里为胃府合穴,泻三里,以导胃中之浊气,使其浊阴得降,清阳自生,两穴配伍,对肝胃不和之症,用之有效。阳陵泉为全身之筋会,大有舒筋利节,搜风祛湿之力;足三里有通阳活血渗湿散寒之功,固又可治诸痹、膝关节痛、筋挛历节、痿躄脚气。
11、合谷、太冲
功能:宣导气血,镇肝熄风
主治:癫痫狂邪各症,手足抽搐,小儿惊风,中风昏迷、口禁不开等。
方义:合谷属手阳明原穴,为阳主气;太冲属足厥阴原穴,为阴主血,两穴皆为气血通行之关,故为治气血失常疾病之主方。
12、丰隆、阳陵泉
功能:降逆通便
主治:大便秘结
方义:丰隆为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别走太阴,其性通降,阳陵泉为胆之合穴,亦有沉降之能,二穴同用有承气之功,而无承气之峻猛,治大便秘结,甚为稳妥。
13、气海、天枢(主下腹部疾患)
功能:补肾壮阳,导滞清浊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奔豚、疝瘕、遗精阳萎、小便不利、妇女月经诸疾。
方义:气海为任脉之要穴,是本经脉气所发,生气之海,气血所会,呼吸之根本,藏精之府,故为下焦之要穴。针宜补法,犹如釜底添薪,蒸蒸不衰。天枢以分利水谷,吸收精微,传话糟粕,清导浊气,为其所长。两穴配伍,具有振奋下焦阳气,清浊导滞,非常适应于下焦积寒与痼冷。
14、中脘、足三里(主上腹部疾患)
功能:燥湿健脾,升阳益胃
主治:胃中虚寒,饮食不下,脘腹胀痛,积聚或停痰,停食,宿饮,痞块,霍乱等症。
方义:中脘为君,统治六腑之疾。虚证,用补法者,以壮胃气,散其寒邪,调畅中气。泻中脘者,以疏其滞,胃气降,脾气升,津液上潮,呕吐等证自除。取三里为臣,为其有升阳益胃之能,可助中脘安胃益脾。泻三里,为其能降浊导滞,而佐中脘以利运行,二穴相合为君臣之方,临床确有殊功。
15、内关、三阴交
功能:养阴清热
主治:治阴虚劳损之症,如骨蒸盗汗、干咳、失血、梦遗、经闭等。
方义:内关清心胸,利达三焦,三阴交滋阴养血,交济心肾,此法确有交济坎离之功。
16、鱼际、太溪
功能:滋肾清肺
主治:虚劳骨蒸、咳嗽、咯血。
方义:鱼际清肺火,太溪滋肾阴,上清下滋,使火不上炎,金不受克,虚劳诸症悉平。
17、合谷、足三里
功能:调理中焦,宣通胃府
主治:清阳下陷,胃气虚弱,纳谷不香,湿热壅滞,秽浊滞于中焦,宿食停饮,腹胀噫秽。
方义:合谷为大肠原穴,能升降宣通。三里为胃经之合穴,补之益气升清,泻之通阳降浊。二穴皆属阳明,一手一足,上下相应,肠胃并调,若清阳下陷,胃气虚弱,纳谷不畅,则补三里,应合谷以升下陷之阳,俾胃气充足而饮食自进。若湿热壅塞,浊滞中焦,这样则蓄食停饮,腹胀噫哕,则泻三里,引大肠合谷下行,以导浊降逆,中气自然和畅。
18、劳宫、足三里
功能:清泻心胃之火,开胸降逆
主治:伤寒结胸,痞闷胀满,噫气吞酸,呕吐干哕,烦倦嗜卧。
方义:劳宫属心包络,性清善降,能开七情郁结,尤能清胸膈上焦之热,导火下行;配足三里,从中焦迫降邪热,上清下降,确为神妙。
19、大椎、内关
功能:调气行水,驱饮降逆
主治:胸膈满闷,喘咳气逆,痰多,胸膈积水等症。
方义:饮为水邪,停于胸脘之间,上逆则肺涨满,胸闷咳喘气逆之症作,然停水总责乎三焦,因它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而三焦乃体腔油膜,运行水津道路,津液蒸发是由三焦下属膀胱,这样则决渎通畅,水无停留之患。大椎属督脉,手足三阳之会,调太阳之气,阳气通行则水自利,且性能宽胸降气。内关穴乃是手厥阴心主之络,别走手少阳,宣心阳而且退群阴,利油膜而通淤塞则决渎畅,饮邪也可自蠲。
20、少商、商阳、合谷
功能:清热解毒,宣肺利咽
主治:太阴阳明热邪内蟠,上结咽喉,咽喉肿胀疼痛。儿科内热上攻烁肺,外感交攻,咳嗽喘逆发烧。
方义:少商为手太阴井穴,其性能宣泻肺热。商阳在指端,为手阳明井穴,能利气泄热。二穴点刺出血,有和里清荥之效。合谷为手阳明原穴,它可清散上焦客热,有釜底抽薪之功。(本方对小儿发热、咳嗽、乳蛾、痄腮等症,见效甚捷。)
21、隐白、中脘
功能:健脾补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阳不振,肚腹胀满,泄泻,中气不足,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妇女月经不调,经血崩漏,赤、白带下等症。
方义:隐白是足太阴脾经之井穴,此经脉根于隐白,上结于太仓(中脘),有补益脾胃,调理气血之宫。中脘为任脉经穴,胃之募穴,腑之所会。隐白与中脘相伍,既有经络联系,又有脏腑表里相合之关系。故有健脾益胃,补中益气,消食化饮,升清降浊之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