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发ljyky 2009-04-12 22:27:57 引用
观点一:牛奶导致蛋白质过量
林光常博士:蛋白质重要不重要?非常重要。
适量的蛋白质对身体是非常好的,
过量的蛋白质会杀人。
所有现代文明病,80%以上的罹患,都跟蛋白质摄取过量有关。
体重乘上0.6,就是你一天需要的克数。
比如说体重60千克,你一天需要的是36克。
可是你知道吗?你随便一杯牛奶喝下去,再吃一个蛋,你很快就会超过了……
洪昭毅教授:首先,根据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公布的最新标准,我国正常成人每天每千克体重应该摄入1.16克蛋白质(大约相当于每人每天需要75克蛋白质),老年人应增加到每天1.27克/千克体重,小儿正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中,其需要量相对更多。决不是“体重乘上0.6”。
目前,大多数中国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蛋白质摄入不足。就喝牛奶而言,根据最近的调查,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每年摄入的牛奶只有8.1升(人均每天22毫升),不足全世界人均值的1/12,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还奢谈牛奶导致蛋白质过量,岂非可笑之至?
范志红博士:蛋白质过多确实有害。然而,中国人膳食中的蛋白质主要来自哪里?
其中一半左右来自于粮食类主食(大米蛋白质含量7%~8%,面粉为10%~12%),
余下的来自肉类(含蛋白质15%~20%),以及豆类和豆制品(大豆蛋白质含量35%~40%,豆腐干含蛋白质20%左右,水豆腐5%左右),
还有鸡蛋(蛋白质含量13%左右),最后才轮到牛奶(蛋白质含量3%)。
一杯牛奶含蛋白质只不过7.5克,仅占一个轻体力活动男人一日推荐量的10%,
要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少喝牛奶能起到多大作用?随便一杯牛奶喝下去,就很容易导致蛋白质过量的观点,真是杞人忧天。
王丁棉副会长:牛奶中蛋白质含量不是最高最多,但种类多且品质最佳。
牛奶蛋白质中含有8种人体必需而自身又不能自行合成的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获得,且其中的蛋氨酸和赖氨酸在植物蛋白中含量很少。
大部分的中国人,他们对蛋白质与钙的摄入不是超量而是不足。1杯牛奶加1个鸡蛋就会使蛋白过量的说法,我认为是荒谬至极的谎言。
观点二:牛奶是过敏的元凶
林光常博士:去年我回到台湾的时候,我妹妹的小孩,才4个月大,身体过敏非常厉害,我就跟妹妹讲:“牛奶不要喝!”结果,第二天就好了一半。
我跟她解释:很多小孩子会过敏,我在世界各地都看到,每天抓,痒啊!我说牛奶不要喝就好了,蛋不要吃,就好了,就这么简单。
再讲一个在祖国大陆的研究,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花费了将近一年时间,研究人员对3140名2岁以下儿童进行食物过敏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4~6个月大的孩子,是食物过敏的高发年龄段,其中以牛奶和鸡蛋为引起儿童食物过敏最常见的食物,占整个食物过敏患者的63.6%。当孩子出现呕吐、腹泻、打喷嚏和皮肤湿疹症状的时候,就是告诉你:我不能吃这些东西,不要再喂我吃了。
黎海芪教授:对儿童而言,常见的致敏食物有牛奶、鸡蛋,其次为花生、大豆、鱼和橘子。在牛奶、鸡蛋、花生三种最常见的致敏食物中,花生过敏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国外4个用牛奶诱发过敏的研究表明,有2.2%~2.8%的小儿在1~2岁时出现牛奶过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首次在国内报告,0~24个月儿童食物过敏的患病率为3.5%~5.2%。
王丁棉副会长:发生食物过敏的小儿毕竟是少数,也不能笼统地把食物过敏的原因都归结到牛奶身上。仅因极小部分的婴幼儿对牛奶有过敏,就封杀所有的人饮用牛奶,这未免有些因噎废食。
范志红博士:医学研究中发现,4~6个月的孩子用牛奶来喂,有可能增加皮肤过敏的发生率,但并不能得出长大后不能喝牛奶的结论。过去,中国人祖祖辈辈都不喝牛奶,照样有人过敏,不能把皮肤过敏的成因都归罪于牛奶。
观点三:牛奶无法消化
林光常博士:现在牛奶里的蛋白质是母奶的3倍,我们身体根本没有办法处理,而且它的蛋白质几乎都是酪蛋白,身体非常难消化,那就造成消化不良的问题。胃病、胃酸过多、胃痛,我说你酪蛋白不要吃就好了,就这么简单。
根据英国营养学家的研究,英国目前至少有700万人喝牛奶后,因为胃肠无法完全消化而产生了长期疲劳、关节炎、消化不良等健康问题,这些症状在医学上叫乳糖不耐症。英国专门治疗这个疾病的马太医生就说,临床上他对这些病人进行调查,在他们不喝牛奶之后,健康状况就有显著的改善,甚至完全恢复健康。原先喝牛奶的在不喝牛奶之后,疲劳、头痛、持续性的肠胃不适、气喘、心悸,却完全消失。
范志红博士:所谓牛奶蛋白质比母乳高3倍而难以消化,仅仅是对于1岁以内婴儿来说的,而不能套用到成年人身上。难道说,牛肉蛋白质含量比母乳高9倍,就不能吃牛肉了么?大豆蛋白质含量是母乳的30倍,难道就不能吃?成年人难道还要喝蛋白质含量1.2%的母乳?
至于喝牛奶会导致乳糖不耐症,这是一个不准确的提法。乳糖不耐症是因为多年长期不接触牛奶,突然喝牛奶而导致的肠道消化不良反应。如果从断奶后的1~3岁开始,经常喝少量牛奶或酸奶,维持乳糖酶活性,便不会发生明显的乳糖不耐反应。
蔡东联教授:尽管中国人发生乳糖不耐症的比率较高,但是由于牛奶的营养价值很高,我们并不能因此反对大家喝奶,只不过喝奶要有正确的方式。少量多次地饮用乳制品,或同谷物(如饼干)一起食用,都是避免乳糖不耐症的好方法。酸奶中的乳糖已经分解,所以乳糖不耐受者可以喝酸奶。现在还有加入乳糖酶的鲜奶,乳糖不耐者完全可以喝。
观点四:牛奶越喝越缺钙
林光常博士:现在的牛奶含有大量蛋白质,蛋白质在身体里代谢的时候会产生大量酸性物质,这样体质就会偏酸,体质偏酸就容易生病,而我们身体有一个自主机能,会从身体里面溶出碱性物质去平衡这个酸性,让你不会那么快生病。
那么各位,我们身体里面什么物质碱性特别高啊?就是钙。
所以你越喝牛奶,体质越酸,钙又是储存在骨骼里面,所以骨头里面的钙就溶出越多——越喝牛奶,就产生越多酸性物质,酸性物质越多,钙就越流失,钙质越流失,你越以为不够,再去喝牛奶补钙,越喝牛奶钙越流失。
所以我的结论是:想得骨质疏松症吗?请多喝牛奶。
范志红博士:林博士忘记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牛奶并非酸性食品。相反,它呈弱碱性。关于这一点,有很多学术著作当中的数据为证。这是因为,牛奶中富含钙、镁、钾等金属元素,总体平衡的结果,碱性元素略占优势。据我国测定数据,100克牛奶中含钾高达120~130毫克,钙110~140毫克(平均约为120毫克),而磷只有60~80毫克。林博士并不充分了解牛奶的化学组成,却信口推断牛奶为酸性食品,在学术上未免显得有些不严谨。既然牛奶并非令人体质偏酸的食品,所谓“牛奶越喝越缺钙”的理论就站不住脚了。
洪昭毅教授:其实,关于摄入过多蛋白质造成钙的丢失问题,科学家早有研究,而且结论也很明确:每多吃1克蛋白质可导致10毫克尿钙的丢失。但其原因并非林博士所说牛奶酸碱性的问题,而主要与蛋白质食物中所含的磷酸盐(可能还有硫酸盐)可与钙结合成复合物,不利于肾小管对其再次吸收有关。
现在的问题是,只有当蛋白质摄入量超过了人体需要,才会出现促进尿钙排泄增多的现象。而前面已经讲过,大多数中国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蛋白质摄入不足。
即使有个别人多喝了一点牛奶,也绝不可能造成缺钙。因为每100毫升牛奶含钙120毫克,其吸收率一般在30%~40%之间,也就是有36~48毫克的钙被吸收,100毫升牛奶含有3克的蛋白质,最多增加30毫克的钙丢失,结果还是正平衡。当然我们并不是提倡过多地饮用牛奶,每天250毫升便已足够,任何东西都是“过犹不及”的。
蔡东联教授:经科学测试,牛奶中的钙非常丰富,含量也高,且最易为人体吸收,是自然界中最好的钙源之一。
骨质疏松症不仅取决于膳食中是否缺乏钙的来源,也取决于机体对钙吸收和保持能力的强与弱。这种吸收和保持能力的强弱,又与人的年龄、体内的内分泌即性激素强弱、缺少阳光照射以及缺少运动等有很大的关系。不能简单地把骨质疏松归咎于牛奶。
观点五:多喝牛奶易患乳癌
林光常博士:最近世界乳癌医学会在渥太华开会,科学家提出了许多的报告,其中一个研究报告发现,如果奶牛注射生长激素以后,牛奶中会出现一种叫IGF1的生长激素,而它是导致乳癌的祸首。为什么乳癌现在在沿海地区的城市是女性癌症的第一名?跟牛奶有直接的关联。正常乳牛的牛奶中并不含有很高的IGF1,可是如果打完生长激素,IGF1会比一般的牛奶高出40倍!IGF1加入到正常的细胞中,细胞就很容易癌化,而乳癌患者体内IGF1都非常高。就是牛奶喝出来的。
李跃民教授:林博士说的那种富含IGF1的牛奶在我国没有,因为我国限制注射牛生长激素用于增奶和育肥,这和欧洲的规定相同。既然在我国没有生产这种富含IGF1的牛奶,也就不应该将沿海地区人们喝牛奶较多与患乳癌多联系起来。
洪昭毅教授:生长激素是一种非常昂贵的药品,如果真的想要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来提高牛奶的产量,那么简直就是用黄金去换取同样重量的废铁。除了价格昂贵以外,注射生长激素能增加牛奶的产量,是最近才报道的,养牛的牧民也不可能很早就应用这一科研成果。
蔡东联教授:牛奶和奶制品干酪中含有一种叫CLA的物质,能有效破坏人体内有致癌危险的自由基,并能迅速和细胞膜结合,使细胞处于防御制癌物质侵入的状态,从而起到防癌作用。而且,牛奶中所含的钙能在人肠内有效破坏致癌物质,使其分解改变成非致癌物质,并排出体外。牛奶中所含的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D等对胃癌和结肠癌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而且牛奶中还含有多种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免疫球蛋白抗体,也有防癌作用。
观点六:牛奶,糖尿病的病因
林光常博士:我拿几份最近的报告给大家做说明。芬兰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喝500毫升,也就是半公升以上牛奶的儿童,他们亲属之中如果又有人得糖尿病,他们会比牛奶喝得少的孩子高出5倍的可能性发展成为1型糖尿病患者……为什么现在1型糖尿病越来越多?就是牛奶。
刘尊永教授:婴儿选用牛奶喂养会不会引起糖尿病?对该问题的研究已经多年了,但进展较慢,正反两方的观点都有。也就是说,喝牛奶会不会引起糖尿病,现在并无明确的答案。林博士用尚未得到证实的理论来反对喝牛奶,未免太过草率。
那么,糖尿病患者还喝不喝牛奶?日本国立健康营养研究所研究人员最近研究发现,米饭和牛奶同时食用可以降低血糖指标,对于防治糖尿病很有帮助。美英等国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经常饮食牛奶,有助于糖尿病的治疗。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饮用牛奶有助于补体内钙的流失,可缓解病情,又有助于预防经常性抽筋和背痛等并发症。此外,牛奶还可补充患者膳食中蛋白质和热量的不足,也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
(本刊下期将另文刊载国内营养学专家关于牛奶相关知识的介绍。)
编后:通过各方面专家的解答,相信大家对于目前牛奶纷争的是与非已经有了一个判断。事实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理解与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有不同的声音或新的见解很正常,把它们作为专业人士间的学术交流也无可厚非。但是,当它作为一种科普形式,面对的是普通百姓时,就应该慎重了。
关于牛奶的营养和摄取对人体健康影响这一话题的争论,早在上一世纪40年代、50年代时就在国际上展开过讨论。起因是有人认为西方人所患的心血管疾病与他们所摄入的大量奶类食品有关联,后来经过国际奶业联合会(IDF)会同医学界共同组织了300多位有关专家,用了长达十多年的时间对牛奶营养与人类健康的影响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评价,参与评价的300多位专家虽然未能取得100%的一致意见,但至少已有超过95%以上的专家持肯定的意见而将牛奶会损害人体健康的论调否定。
作为媒体,在传播一个言论前,首先有义务和责任去追究其真实性、科学性!但在此次的牛奶风波中,部分媒体不负责任的宣传,对一些不严谨的言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弄得人心惶惶,这是十分令人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