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滴嗒 2009-11-26 11:42:45 引用
《奋斗》是一群80后年轻人在北京盖房子,《蜗居》是一群80后年轻人在上海买房子。近来大受追捧的电视剧《蜗居》展现了80后正在面临的严酷现实 ,又一次引发了80后对爱情生活的感慨,质疑和思考。
海萍从一无所有到短短见年间,背了一个窝囊丈夫,一个养不活的女儿,一套没有到手的房子,一身还不清的债。实现了从一个赤贫百姓到百万负翁的跨越。苏纯最后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后悔感慨。为了给姐姐凑齐首付,让海萍一家三口在这个十里洋场的大都会里有一个容身之所,海藻离开了深爱自己、打算买了房子就结婚的男友小贝,做了有权有势的市长秘书宋思明的“小三”。 已近中年宋思明对一个年少轻柔梦幻的女子的倾心爱慕,醉心于这种明暗交替的慵懒步伐。小贝的为爱奋斗,最后因海藻的离开划上句号。这些人物的背后折射出一种力量,那是爱情。
许多人在《蜗居》中看出房子,金钱和爱情的价值趋向,是嫁给爱情,还是嫁给生活?而我所要说的是爱情的份量。海藻的离开有个人奢侈欲望在作祟,其中也离不开个中的辛酸和无奈。浓浓的姐妹亲情,深深的初纯爱情,矛盾和挣扎夹杂在她心中。海萍在生活的重压下开始质疑爱情和婚姻的从属性。用自己艰难的经历告诫妹妹贫贱夫妻百事哀。为什么会痛苦挣扎,因为心中有情,内心有爱。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正如没有灵魂的肉体,注定要名存实亡。“我把心给了你,你就拥有我”这个海萍的眼中认为是一无所有的人用来编造美丽爱情的谎言。可要是没有爱情,那连这样的“谎言”都没有了。爱情是婚姻的依靠,理想生活的存在价值是以爱情为基准。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坐标,指明了方向,即使两相分离,即使平淡琐碎,只要有爱内心才有了依靠,有了寄托,心中才会踏实,就不会畏惧道路的坎坷和生活的艰辛。如果给你奢靡的尊贵生活却没有爱情的相濡以沫,那还会感觉到幸福吗?
房子是一个容身之所,而爱情才是躯之灵魂。就好比物质的满足和精神的满足。如果有物质的生活却没有爱情的婚姻我也断然不会接受。昨日与旧友的闲聊,她猛然间说她第一次发现还有点崇拜我,我诧异的问我有何崇拜。她说在如今的社会和如此久的伤痛中,我依旧怀揣着沉甸甸的感情。也许我揣着的只是自己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鄙夷。我们也都曾在爱情和现实间左顾右盼,趋之若鹜,患得患失,也曾认为缺乏物质的爱情精神上也同样得不到满足,也曾认同人之所以慷慨是拥有的比挥霍的多,我们怀揣爱情却又无法为爱不顾一切。只是不论现实有多猥琐,不论缺乏物质支撑的生活背后有多少怨妇的内心焦灼,我们都该相信爱情,都该坚信婚姻是以爱情为基础。
有人为钱财偏离家庭,放弃誓言,有人为金钱背信弃义,放弃爱情…这些是他们的选择,只是他们不懂得情感比金钱可贵的不止千百倍。当人只顾眼前的利益时,就完全可能牺牲精神上的追求,变得像行尸走肉般无情,当人变成金钱的努力时,就完全丧失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丧失了人格和自我。俗语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只有那些只顾挣钱的“机器”才会没有自我意识为财为亡,而意识是什么,是“士可杀不可辱”的人格尊严,是“持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绵长爱情,是人的存在价值,和情感归属。
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任何纯情背后都潜伏着或多或少的功利要求,但人性之所以善美,就是以情为主轴,功利和外因都围绕其旋转。爱情的深化是或多或少要靠功利考虑中诸多因素的契合。但纯情初露,至诚可爱才是人性的闪亮。爱情就是最好的体现。
《蜗居》让 人看到了现实飙高不下的房价让很多人成为“房奴”或在努力通往“房奴”的路上,付出的辛酸、奢望和奋斗。但也让人明白物质的重压下如果没有爱情那和空体躯壳有何分别。
我忧伤,痛苦,无助,但我不怨,不服,我也有我的向往和追求,有我的价值和尊严。我的一路要有爱情相伴,我等着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