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桐桐妈☆ 2009-11-10 14:14:32 引用
最近桐桐因为护理不当连续反复咳嗽(第一次是在初愈后的第三天,这次是在初愈后的第四天,姐妹们一定要引以为戒,相关博文见《警惕咳嗽初愈后的“食复”!》),在连续多日抗争宝贝咳嗽的推拿过程中,一边学习一边实战一边反思,自感推拿技术有所进步,虽然自己目前的水平连樊老师提到的“下工”层次都达不到,但为了及时总结学习的经验教训,便于自励的同时也达到与他人分享的目的,特成此文,因曾写过《小儿推拿自学絮语》,故本文为续。
一、爱上小儿推拿的理由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爱上小儿推拿,便至少有三个理由:
1、 实现让孩子低药物成长的愿望
没有哪个妈妈希望孩子生了病就受打针吃药之苦,特别是在抗生素被滥用的今天。选择小儿推拿,最初就是出于这样一个朴实的理由,桐桐一岁半那场求医遭遇更是让我坚定了这个选择。
2、小儿推拿不易产生抗药性和依赖性
比之通过外力帮助孩子对抗疾病的药物,特别是抗生素,小儿推拿调动的是人体的自愈能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五脏六腑的机能都得到了更“和谐”的优化,故不仅不容易产生抗药性,而且无形中增强了孩子的抵抗力。
3、小儿推拿不仅可以治病,而且可以保护孩子的健康
不学习小儿推拿,同样可以通过向药物求助而治好病,但药物是用于对抗疾病的,不会用来保护孩子的健康(除非服用专门的保健药物,但“是药三分毒”),小儿推拿则不然,不仅对于很多疾病都有效,平时也可以用于强身健体,而且没有副作用。
二、自学小儿推拿的心得
1、流派各异,可以先认准一个流派去钻研。
小儿推拿有许多派别,不同医家基于自己的临床体会,对不同穴位的功效、操作手法、疾病的取穴配伍甚至穴位的位置往往有着不同的认识,有的差别不是很明显,有的则差别甚大,比如:
关于穴位的推拿方法,不仅有直推派和旋推派的区分,即使在直推派内部,也有方向的差别,比如,同样是补肾经,有的医家认为是从指根推向指尖,有的则认为相反。
关于穴位的功效,不同医家也有不同的临床体验,比如,有的书上认为,孩子只要流鼻涕,就可以揉迎香,樊老师则发现,如果孩子流清涕,越揉流的越厉害,如果流浊涕,这个穴位用起来则很有效果。
关于疾病的取穴配伍,差别更是明显,比如,同样是风寒感冒,我手头的几本小儿推拿书,所推荐的穴位配伍竟然都不一样,有的就用几个穴位,如以取穴少而精著称的三字经流派,有的则给出许多穴位,有的用这个,有的用那个。
关于穴位的位置我也很有体会,比如,这次桐桐感冒,樊老师给我的穴位配伍中,经常会出现四横纹,开始的时候,由于我对这两个穴位把握的不准,在手头的书籍里查找资料时,竟然发现不同的书上对这个穴位有不同的主张,有的认为是四指的中间那个指节,有的则认为是指掌相交处的直接,去网上查找视频,也有分歧。
应该说,这些差异性的见解都是基于各自的临床经验提出的,不排除都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看到这些五花八门的提法,则很容易头大,不知道何去何从。至少我自己就被此困惑了近一年不敢动手,直到樊老师告诉我先认准一个流派去钻研,等有一定基础了再广泛涉猎,才茅塞顿开。
2、给自己找个指导老师
尽管当前市面上的读物很多都写的通俗易懂,稍微有点文化知识的人就能看懂,但弄懂字面意思和拿来为我所用之间还是有很大距离的。最初有这种体会是在接触推拿读物又碰到桐桐生病时,拿着上面的辩证知识竟然无从判断孩子到底是哪种情况,方知孩子的病不是对着书本的典型症状生的,需要临床经验才能灵活辨别,后来带孩子到医院去推拿,进一步发现医生用的推拿手法、穴位跟自己对着书本琢磨着操作的很不一样,方才知道有专业指导就是不一样,难怪自己推拿经常没有效果!从此便萌生了找个老师的念头,后来便幸遇了樊老师。
3、把孩子的每一次生病当做练兵的机会,仔细揣摩体会
没有学习小儿推拿之前,我特别怕孩子生病,现在虽说仍然很怕,心里却不是那么没底了,心里会一边宽慰自己说每次生病对孩子来说都是增强抵抗力的好机会,一边学着对着书本观察孩子的临床表现,比如,舌苔是什么颜色的,鼻涕是什么性状的,二便什么特点之类的,同时向樊老师请教该进行哪些穴位的推拿,樊老师给了我穴位配伍之后,就认真地在宝贝身上边推拿边揣摩如何取准每个穴位、推拿的频率和力度是不是合适之类的,还别说,这么一来,还真有发现和进步,特别是再回头想想最初给孩子推拿时所找的穴位位置和手势、手法、力度时,感觉还真有差别,当然最明显的差别还在效果上,起初给孩子推拿,有时候有效果有时候没效果,现在虽然仍然是照猫画虎的水平,却能明显感到效果了,比如,咳嗽会一天天减少、清涕会很快变成浊涕进而很快消失之类的。
三、对影响推拿效果因素的体会
1、孩子生病初期甚至刚有病兆就推拿介入效果最好。这就需要我们储备一下相应的医学知识,至少有基本的护理常识,就像樊老师所说,如果孩子突然不肯吃饭、睡觉或者一只耳朵热、一只耳朵凉了,就可能是身体要出状况了,就要加倍注意了。再比如,如果孩子受了凉,一般会出现打喷嚏、清涕之类的症状,那么最好在感冒发作起来之前就尽快介入,对孩子进行驱寒性的推拿,效果最好。如果等病发的差不多了再推拿,就可能事倍功半了。比如,桐桐一岁半患支气管炎的那次,我们拖了好多天才去推拿,效果就不是那么明显了,不得已还是吊了几天水。
2、辩证一定要准确,这样才能正确配伍,否则辩证错了,推拿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这对于不大懂中医知识的初学者来说,往往是最难的,所以我选择求助樊老师,以前不认识樊老师的时候,就去医院听听医生怎么说呵呵。
3、推拿期间的护理也特别重要,该忌食的一定要忌食,该保暖的一定要保暖,否则,推拿的效果很容易受到影响,即使已经初愈,也要巩固一个礼拜,否则万一吃了不该吃的东西或受了凉,同样会复发,而且每次复发都会比上一次厉害,像这次桐桐咳嗽连续两次反复就是这种情况,详见我前几日的博文《警惕咳嗽初愈后的“食复”!》。
4、推拿过程中的手法、手势、频率、穴位的精准度都很重要,但这个往往很不容易觉察,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体会出来的,但练习一段时间后再回头看,就很容易看出差别。
5、孩子的状态不可忽视,一定要尽量争取孩子的配合,原来我带桐桐在医院里推拿时,发现小儿推拿室里都备了好多玩具,推拿师也总是想办法讨孩子开心,还觉得受宠若惊,后来看了许多资料才知道推拿师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稳定孩子的情绪,因为如果孩子一边哭闹一边推拿效果肯定不怎么样,现在我给桐桐推拿时就十分注意她的情绪状态,白天推拿时一般会放着碟片给她看,晚上一般趁她睡了,但最近看到的资料说孩子熟睡状态时推拿效果不好,看来以后还是要争取白天推拿。
6、不可不说的是信心,或者说意念的力量,这一点听起来好像有点玄乎,但我个人是越来越有体会,原来给桐桐推拿的时候,我只注意了手头的动作,很少刻意集中精力,有时候甚至一边操作一边怀疑这样会不会有效果,或许那个时候推拿经常没效果跟这个也很有关系,后来经樊老师提醒,每次推拿时我都十分专注,不仅对穴位配伍充满信心,而且不停地揣摩手头的穴位应该怎么推拿的更能发挥它的效果,现在推拿还真的能看到效果了,这进一步强化了我的信心,基本上已经在效果和信心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