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宝宝

广州宝宝广州 广东

蒙特梭利教育中的“正常化的儿童”

收藏
分享到:

楼主蘑菇松鼠国际早教中心642qe 2021-04-20 17:40:36 引用

qq55039232ci48

所谓“正常化”,就是将成长时脱离轨道的原动力矫正、回到原先的轨道而呈现的现象。即“敏感期”→“孩子的工作”→“集中现象”→“正常化”。


因此,我们把儿童自我成长、自我建构的过程称为“工作”。


当一个孩子专注地从事一项活动,并且能够把自己的能量完全通过这个活动而释放出来时,其身上的“偏差行为”,比如恐惧、不安、自卑、吵闹、急躁、依赖、懒惰、贪婪、势利、撒谎、反抗、逃逸、好吃、口吃、妄想、爱争吵、破坏等行为将逐渐消失。孩子能够通过工作恢复到正常状态。


自由工作



 

此时的孩子,由于心智成熟,已经学会了自我克制,平静地生活以及有秩序地工作。儿童便会变得安静、平和、阳光、自信、自律、专注、秩序、协调、独立、健谈,呈现出喜悦、爱、善良、诚实、温和、宽容、和平、感恩、自由等状态。我们把这种孩子称为正常化的孩子。



2.正常化的儿童具备以下特征:
1具有旺盛的自发活动力,即内在的、自动的活动力 

蒙特梭利博士认为,幼儿身体内含有生机勃勃的冲动力。正是这种本能的自发冲动,赋予他积极的生命力,促使他不断发展。



2喜爱工作胜于游戏 

工作不同于游戏:游戏只是无目的的玩耍,而“工作”则是一种有目标、有进步的活动。蒙特梭利博士认为工作和游戏有着很大的区别。


她指出,一个完整的活动需要经过四个步骤:产生兴趣→进行操作→产生专注→完成活动。工作需要完成整个活动的四个步骤,而游戏只需要完成两个步骤,即产生兴趣→进行操作即可。


3喜爱反复地集中工作:因没达到满足而要反复操作,过程就是目的


孩子不但喜欢选择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而且他们希望做得“精准”。追求达到“精准”的效果吸引着孩子不断地反复操作。


4爱好秩序,保护秩序 

蒙特梭利博士认为,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包括教育在内,唯有在秩序中,才能顺利地发展。幼儿在1个月—2岁时是建立秩序的敏感期,2—4岁是巩固秩序发展的敏感阶段,对什么事情都要求有秩序才能满足。如发现物品按照顺序排列整齐,符合他的心意,他就会有高兴、满足感;否则,他就不高兴。幼儿对他喜欢的物品表现出重复、愉快的排列。


5拒绝奖赏 

在蒙氏环境中,是不主张给予孩子物质奖励或惩罚的。


蒙特梭利博士认为,如果总是使用奖励或惩罚的方法,这样的孩子除了不主动以外,也会缺乏自信,做事会胆怯、犹豫。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对还是不对,就更谈不上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创新。如果用物质来奖励,时间久了,会使孩子的兴趣从学习本身的乐趣转为对外在物质的兴趣,进而削弱了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



“正常化”是蒙氏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蒙特梭利博士认为,在教育上,最重要的,莫过于运用工作,使儿童通过“自发的集中工作”,走上正常化的轨道。


儿童的正常化来自于“专注”于某项工作。为了达到正常化,我们必须提供合乎儿童兴趣且能促使他们专注的工具。要成功达到这一点,他们必须操作各种具“意义”的物品,这有助于儿童的“心智条理化”。


当孩子们开始兴味盎然地集中工作,常常游离不定的精神也就回归于秩序,并走向正常化。

   1   共有记录数:1

用户中心

欢迎您,育儿网游客
快速登录后可以创建和加入圈圈。如果你不是育儿网注册会员,请马上注册

邀请好友

复制圈子地址发给好友

精品话题